一种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及其织造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4-23  38


    本发明涉及纺织,具体涉及一种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对于鞋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鞋材面料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耐弯折性和耐磨性能,还要具有与众不同的外观。目前市面上的透气的双色单面鞋面的制备方法通常为以下两种:1、在透气基底层通过印花等后处理方式实现双色效果,但该双色印花易脱落,且会影响鞋面的透气性能;2、通过纱线交织形成的双色效果,如申请号为201410650697.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经编双色成形鞋面的生产方法,织物在双针床贾卡经编机上编织,共有四把导纱梳栉,按从机前向机后排列的顺序依次为只在前针床垫纱编织的梳栉gb1,可在前针床和后针床垫纱编织的分离式贾卡梳jb2和jb3,以及只在后针床垫纱编织的梳栉gb4;分离式贾卡梳jb2和jb3在前针床和后针床上垫纱成圈时,每根贾卡导纱针可根据花型需要进行一个针距的偏移或不偏移,通过纱线交织形成双色的布面。但是交织时由于两种颜色的线圈重叠易导致颜色不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透气性佳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第一提花层,所述第一提花层由第一贾卡梳栉、第二贾卡梳栉和第四地梳织成;

    3、所述第一提花层包括第一颜色区域和第二颜色区域,所述第一贾卡梳栉和第二贾卡梳栉的基本组织为经平组织;所述第一颜色区域中,所述第一贾卡梳栉的组织变化为编链组织和变化成圈组织,所述第二贾卡梳栉的组织变化为衬纬组织;第二颜色区域中,所述第二贾卡梳栉的组织变化为编链组织和变化成圈组织,所述第一贾卡梳栉的组织变化为衬纬组织。

    4、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采用上述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织造得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

    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织造得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具有通透、透气、结构稳定且双色纯正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提花层,所述第一提花层由第一贾卡梳栉、第二贾卡梳栉和第四地梳织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提花层,所述第二提花层由第一贾卡梳栉、第二贾卡梳栉和第四地梳织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花层的厚度大于第二提花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格基底层,所述网格基底层由第一地梳、第二地梳和第三地梳织成;所述第一提花层和第二提花层在网格基底层上进行提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梳和第二地梳的组织为变化衬纬组织,所述第一地梳和/或第二地梳的最大横移量大于3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地梳的组织为编链组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梳采用全拉伸丝,所述第二地梳采用全拉伸丝,所述第三地梳采用1f的全拉伸丝,所述第四地梳采用1f的全拉伸丝,所述第一贾卡梳栉采用全拉伸丝或拉伸变形丝,所述第二贾卡梳栉采用全拉伸丝或拉伸变形丝。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梳、第二地梳、第三地梳、第四地梳和第一贾卡梳栉采用的纱线材质相同且与第二贾卡梳栉采用的纱线材质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贾卡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进行织造。

    10.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织造方法织造得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及其织造方法。该织造方法,包括第一提花层,所述第一提花层由第一贾卡梳栉、第二贾卡梳栉和第四地梳织成;所述第一提花层包括第一颜色区域和第二颜色区域,所述第一贾卡梳栉和第二贾卡梳栉的基本组织为经平组织;所述第一颜色区中,所述第一贾卡梳栉的组织变化为编链组织和变化成圈组织,所述第二贾卡梳栉的组织变化为衬纬组织;第二颜色区域中,所述第二贾卡梳栉的组织变化为编链组织和变化成圈组织,所述第一贾卡梳栉的组织变化为衬纬组织。本发明织造得到的双色网格结构的经编织物具有通透、透气、结构稳定且双色纯正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林亚妹,林文君,徐天雨,高亚明,卓丽琼,杨德华,姚远满,杨勇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78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