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4-26  12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极片,尤其涉及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目前大量移动式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动力汽车,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极片,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2、目前的电池一般通过极片材料选用体系的优化来改善电池动力学性能,但目前锂离子电池极片依旧存在孔隙小,吸液性能差,导致电池动力学性能差,无法满足现有高倍率充电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极片存在缺少孔隙,吸液性能差,导致电池动力学性能差,无法满足现有高倍率充电要求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极片放卷;

    4、极片通过张力辊前伸输送;

    5、极片通过牵引辊引导纠偏;

    6、极片与处理辊侧边切面呈角度设置,并接触处理辊,进行极片弯折处理和极片的应力拉伸;

    7、极片通过张力辊再次进行前伸输送;

    8、极片收卷。

    9、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极片材料依次通过输送、引导,到达处理辊所在区域,极片会出现极限缠绕,极片的曲率变大,致使极片弯折部位拉扯,进而在弯折部位产生并扩大了孔隙,提高了吸液效率。处理后的极片进行进一步输送及卷收,提高了极片材料的处理效率,便于设备上张力辊、牵引辊、处理辊的设置。

    1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极片接触的处理辊直径范围为1mm至500mm。通过将极片接触的处理辊直径范围限制在1mm至500mm,便于极片通过处理辊时得以有足够的弧度产生形变,以保证极片出现极限缠绕,极限缠绕即为通过处理辊切角的角度调整,能够让极片与处理辊接触面积更大,对极片进行最大化拉伸,极片拉扯,进而产生极片的孔隙。

    1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极片在牵引辊与处理辊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移动。通过在高度方向上进行极片在牵引辊与处理辊的移动,便于增加极片材料在处理辊上的接触面积,以及增加与处理辊弧形结构的接触面积,提高极片形变及孔隙形成的效果。

    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极片通过张力辊再次进行前伸输送及极片收卷步骤之间,进行牵引辊的再次引导纠偏。通过在极片通过张力辊再次进行前伸输送及极片收卷步骤之间添加牵引辊的再次引导纠偏步骤,便于在卷料在收卷前进行位置引导,保证极片收卷的精确性。

    1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牵引辊引导纠偏的次数为两次以上。通过设置两次以上的牵引辊引导纠偏步骤,便于极片在设备上移动方向及位置的调整,并且提高极片移动的精确度。

    1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极片通过张力辊前伸输送朝向牵引辊的方向输送。通过将极片通过张力辊前伸指向牵引辊的方向输送,便于提高极片的输送效率,避免极片经过张力辊施加动力后需要再次进行角度调整以适配牵引辊所在位置。

    1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处理辊切角0-90度。通过角度的设置,极片在经过处理辊时,更容易在拉伸的时候形变产生孔隙,且角度越小,产生的孔隙越多

    1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极片弯折处理和极片的应力拉伸步骤的次数为二次以上。通过将极片弯折处理和极片的应力拉伸步骤次数为两次以上,便于对极片进行单面多次或者双面的单次或多次的弯折处理,实现极片整体加工后的孔隙生成。

    1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极片通过呈角度到达接触处理辊,进行弯折处理时还包括极片加热步骤,极片加热的温度不高于300℃。通过对处理辊加热处理,极片经过处理辊时,由于受热,极片变软,更有利于拉伸产生孔隙。

    1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极片在处理辊上的输送速度不高于100m/分钟。通过控制极片在处理辊上的输送速度,极片在处理辊停留的时间越长,产生形变的时间越长,便于极片表面进行稳定造孔。

    19、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接触的处理辊直径范围为1至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在牵引辊与处理辊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极片通过张力辊再次进行前伸输送及极片收卷步骤之间,进行牵引辊的再次引导纠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辊引导纠偏的次数为两次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极片通过张力辊前伸输送朝向牵引辊的方向输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辊切角0-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极片弯折处理和极片的应力拉伸的次数为两次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极片通过呈角度到达接触处理辊,进行弯折处理时还包括极片加热步骤,极片加热的温度不高于3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在处理辊上的输送速度不高于100m/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拉伸造孔方法,包括极片放卷,极片通过张力辊前伸输送,极片通过牵引辊引导纠偏,极片与处理辊侧边切面呈角度设置,并接触处理辊,进行极片弯折处理和极片的应力拉伸,极片通过张力辊再次进行前伸输送,极片收卷,通过将极片材料依次通过输送、引导,到达处理辊所在区域,极片会出现极限缠绕,极片的曲率变大,致使极片弯折部位拉扯,进而在弯折部位产生孔隙,使得极片大小扩大,提高了吸液效率。处理后的极片进行进一步输送及卷收,提高了极片材料的处理效率,便于设备上张力辊、牵引辊、处理辊的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杰瑞动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79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