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4-30  18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卫星通信相比地面通信有其独有的优点,例如可以提供更广的覆盖范围;卫星基站不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或者外力的破坏。引入卫星通信可以为海洋,森林等一些地面通信网络不能覆盖的地区提供通信服务;增强通信的可靠性,例如确保飞机,火车,以及这些交通上的用户获得更加优质的通信服务;为通信提供更多数据传输的资源,提升网络的速率。因此,同时支持与地面与卫星的通信在广覆盖,可靠性,多连接,高吞吐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益处。

    2、目前卫星通信已经在第三代合作伙伴(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中引入,作为第5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的一个通信场景,称为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ntn不仅可以支持5g的各类终端,还可以支持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类型的终端等。卫星通信的最大特点是高移动性和大通信延迟,因此与地面相比的不同特点是终端在上行同步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或星历等信息来实现同步。如终端上报gnss信息之后,可以在一定的有效时长内保持连接态,在gnss失效之后,终端进入空闲态。

    3、然而,上述方法会导致终端不断地发起随机接入进入连接态及退出连接态,使得终端无法长时间的持续通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及装置,可以有效提高终端设备通信的时长。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装置,这里的第一通信装置既可以指终端设备本身,也可以指终端设备中实现该方法的处理器、模块、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所述方法包括:

    3、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gnss第二有效时长;上报时长信息,所述时长信息用于指示gnss第二有效时长,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基于参考时间点确定,所述参考时间点包含于所述gnss测量间隔内,或者,所述参考时间点位于所述gnss测量间隔之后。

    4、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基于参考时间点确定gnss第二有效时长,从而上报该gnss第二有效时长,可使得该第一通信装置在gnss有效期内上报gnss有效时长,保证该第一通信装置能够继续在gnss有效期内与第二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实现长时间通信。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gnss第二有效时长包括:在所述gnss测量间隔内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gnss第一有效时长,基于所述gnss第一有效时长和所述参考时间点确定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小于所述gnss第一有效时长。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gnss第二有效时长包括:接收触发信息,基于所述触发信息在所述gnss测量间隔内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gnss第二有效时长。

    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装置,这里的第二通信装置既可以指网络设备本身,也可以指网络设备中实现该方法的处理器、模块、芯片、或芯片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8、接收时长信息,所述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第二有效时长,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基于参考时间点确定,所述参考时间点包含于gnss测量间隔内,或者,所述参考时间点位于所述gnss测量间隔之后;基于所述时长信息确定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

    9、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时长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最近一次通过时长信息指示的gnss第二有效时长发送触发信息。

    10、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基于gnss第一有效时长和所述参考时间点确定,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小于所述gnss第一有效时长。

    11、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基于所述参考时间点及所述gnss测量间隔的结束时间点确定。

    12、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基于所述gnss第一有效时长、所述参考时间点及所述gnss测量间隔的结束时间点确定。

    13、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t满足如下条件:t=t0-t1,其中,t0表示所述gnss第一有效时长,t1表示所述参考时间点与所述gnss测量间隔的结束时间点之间的时长。

    14、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长信息包括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与gnss第三有效时长的差值;或者,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的索引;或者,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与gnss第三有效时长的差值的索引。

    15、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gnss第三有效时长包括gnss初始有效时长,或者最近一次通过指示信息指示的gnss第二有效时长。

    16、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时间点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gnss测量间隔内完成gnss测量的时间点;或者,所述gnss测量间隔的结束时间点。

    1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具有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18、示例性的,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芯片或功能模块,该芯片或功能模块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等。

    19、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第二通信装置包括具有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20、示例性的,该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芯片或功能模块,该芯片或功能模块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等。

    21、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或者,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当该程序被执行时,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之外。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之内。

    24、本技术实施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集成于一个器件中,即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被集成在一起。示例性的,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示例性的,该收发器还可以用于发送时长信息。示例性的,该收发器还可以用于接收触发信息等。示例性的,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

    26、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该第二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或者,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当该程序被执行时,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之外。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之内。

    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集成于一个器件中,即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被集成在一起。示例性的,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示例性的,该收发器可以用于接收时长信息。示例性的,该收发器还可以用于发送触发信息等。示例性的,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

    31、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接口,所述逻辑电路和所述接口耦合;所述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所述逻辑电路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所述接口用于输入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接口用于输入触发信息,所述接口用于输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接口用于输出时长信息等。

    32、示例性的,所述逻辑电路,用于确定gnss第二有效时长。

    33、第八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该第二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接口,所述逻辑电路和所述接口耦合;所述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所述逻辑电路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所述接口用于输入信息包括:所述接口用于输入时长信息,所述接口用于输出信息包括:所述接口用于输出触发信息。

    34、示例性的,所述逻辑电路,用于确定gnss第二有效时长。

    35、第九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

    36、第十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代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

    37、第十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

    38、第十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gnss第二有效时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基于所述参考时间点及所述gnss测量间隔的结束时间点确定;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t满足如下条件:t=t0-t1,其中,t0表示所述gnss第一有效时长,t1表示所述参考时间点与所述gnss测量间隔的结束时间点之间的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长信息包括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与gnss第三有效时长的差值;或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第三有效时长包括gnss初始有效时长,或者最近一次通过所述时长信息指示的gnss第二有效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时间点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gnss测量间隔内完成gnss测量的时间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gnss第二有效时长包括:

    9.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基于gnss第一有效时长和所述参考时间点确定,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小于所述gnss第一有效时长。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基于所述参考时间点及所述gnss测量间隔的结束时间点确定;或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t满足如下条件:t=t0-t1,其中,t0表示所述gnss第一有效时长,t1表示所述参考时间点与所述gnss测量间隔的结束时间点之间的时长。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长信息包括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与gnss第三有效时长的差值;或者,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的索引;或者,所述gnss第二有效时长与gnss第三有效时长的差值的索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第三有效时长包括gnss初始有效时长,或者最近一次通过所述时长信息指示的gnss第二有效时长。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时间点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gnss测量间隔内完成gnss测量的时间点。

    16.根据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时长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逻辑电路和接口,所述逻辑电路和所述接口耦合;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及装置,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测量间隔内确定该第一通信装置的GNSS第二有效时长,然后上报用于指示GNSS第二有效时长的时长信息。对应的,第二通信装置接收该时长信息,并基于该时长信息确定GNSS第二有效时长。其中,GNSS第二有效时长可以基于参考时间点确定,该参考时间点可以包含于GNSS测量间隔内。该方法可以提高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通信的时长。

    技术研发人员:陈莹,杨若男,王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0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