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小区切换通常是由源基站或者网络侧其他网元对终端进行测量配置。配置完成之后,首先由终端基于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并向源基站上报测量报告。然后,由源基站根据测量报告做出切换决定,并向目标基站(即待切换的基站)发出切换请求。源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应答后,向终端发出切换命令,以指示终端切换到目标基站。终端可基于源基站的指示,切换到目标基站。在终端切换过程中,源基站的切换决定通常是基于一些指定的参数,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作为参考。但是,由于判断条件单一,可能造成终端切换后的小区虽然rsrp较高,但是服务质量较差,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电子设备,可实现抑制服务质量较差的小区的测量上报。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测量上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接入源基站的服务小区,方法包括:电子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其中,通信质量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小区的第二参数小于第一阈值,调整第一小区的第一参数。其中,调整后的第一参数小于调整前的第一参数,第一小区属于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电子设备向源基站发送第一小区的第一测量报告和第二小区的第二测量报告,其中,第一小区的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调整后的第一参数,第二小区的第二测量报告中包括第二小区的第一参数,第二小区的第二参数大于第一阈值,第二小区属于至少一个相邻小区。这样,电子设备侧可实现对指定参数的主动调整,从而调整向基站上报的指定参数的数值,以在电子设备实现对测量上报的主动干预,以降低电子设备切换到服务质量较差的小区的概率。
3、示例性的,相邻小区可以是源基站的小区,也可以是其它基站的小区。
4、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基于源基站下发的配置消息,对至少一个相邻小区进行测量,以获取到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
5、示例性的,由于第二小区的第二参数大于第一阈值,则无需对第二小区的第一参数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对于服务质量较好的小区,无需进行主动干预。
6、示例性的,第一阈值用于指示小区基于第二参数的服务质量,即,如果第二参数低于第一阈值,则小区的服务质量较差,如果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小区的服务质量较高。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指示信息,切换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电子设备从服务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切换指示信息为源基站基于第一测量报告与第二测量报告,确定将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小区之后发送的。这样,基站基于调整后的第一参数,以决策电子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从而降低第二参数较低造成的小区服务质量较低的小区被选中的概率,提高电子设备切换后的业务使用体验。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整第一小区的第一参数,包括:电子设备基于下述公式调整第一小区的第一参数:
9、调整后的第一参数=第二阈值-(第一阈值-第二参数)*预设系数
10、这样,电子设备可将第一参数先调整到第二阈值,然后再基于预设系数等,调整第二阈值,以得到调整后的第一参数。
11、示例性的,第二阈值通常情况下小于调整前的第一参数的实际数值。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源基站发送第一小区的第一测量报告和第二小区的第二测量报告,包括:电子设备基于至少一个相邻小区中的每个相邻小区的第一参数,判断是否满足测量上报条件。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小区的调整后的第一参数与第二小区的第一参数满足测量上报条件,向源基站发送第一小区的第一测量报告和第二小区的第二测量报告。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调整后的第一参数,评估第一小区是否满足上报条件。示例性的,如果存在调整后的第一参数不满足测量上报条件的,则无需测量上报。在本技术中,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二参数中,与第一阈值之间的差值越大,也就是说,第二参数越小的,其对应的第一参数的调整幅度越大,可能调整后的第一参数的由原来的满足测量上报条件,而变为不再满足测量上报条件。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至少一个相邻小区中的每个相邻小区的第一参数,判断是否满足测量上报条件之前,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三小区的第二参数小于第三阈值,在执行测量上报条件判断时,排除第三小区;其中,第三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这样,本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执行测量上报条件判断之前,可以检测至少一个小区的第二参数中是否有小于第三阈值的。其中,第三阈值用于指示该小区的服务质量较差。也就是说,如果电子设备接入到该小区,则将会影响电子设备的业务质量。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参数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第二参数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plus noise ratio,sinr)和/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rsrq)。这样,本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可基于sinr和/或rsrq预先评估小区的服务质量的好坏,并基于第二参数,即sinr和/或rsrq的数值,决定是否需要主动干预rsrp的数值,从而实现在电子设备侧对服务质量较差的小区的测量上报的抑制,使得基站侧在决策时,选择服务质量较差的小区的概率降低。
1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接入源基站的服务小区,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上,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获取至少一个相邻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通信质量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检测到第一小区的第二参数小于第一阈值,调整第一小区的第一参数;其中,调整后的第一参数小于调整前的第一参数,第一小区属于至少一个相邻小区;向源基站发送第一小区的第一测量报告和第二小区的第二测量报告,其中,第一小区的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调整后的第一参数,第二小区的第二测量报告中包括第二小区的第一参数,第二小区的第一参数大于第一阈值,第二小区属于至少一个相邻小区。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指示信息,切换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电子设备从服务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切换指示信息为源基站基于第一测量报告与第二测量报告,确定将电子设备切换到第二小区之后发送的。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基于下述公式调整第一小区的第一参数:
18、调整后的第一参数=第二阈值-(第一阈值-第二参数)*预设系数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基于至少一个相邻小区中的每个相邻小区的第一参数,判断是否满足测量上报条件;检测到第一小区的调整后的第一参数与第二小区的第一参数满足测量上报条件,向源基站发送第一小区的第一测量报告和第二小区的第二测量报告。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检测到第三小区的第二参数小于第三阈值,在执行测量上报条件判断时,排除第三小区;其中,第三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参数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第二参数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plus noise ratio,sinr)和/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rsrq)。
2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23、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24、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电路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电路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25、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涉及的电子设备和基站。
1.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接入源基站的服务小区,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参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测量报告和第二小区的第二测量报告,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相邻小区中的每个相邻小区的第一参数,判断是否满足测量上报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所述第二参数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和/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接入源基站的服务小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所述第二参数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和/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
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信号,所述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