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搭载于车辆的制动踏板装置。
背景技术:
1、以往,已知一种搭载于车辆的制动踏板装置。
2、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动踏板装置具备固定于车身的支架、固定于支架的轴套、可旋转地设置于轴套的外周的圆筒的轴衬、固定于轴衬的外周的圆筒的轮毂和固定于轮毂的制动踏板。该制动踏板装置中,轴衬、轮毂及制动踏板相对于支架及轴套以能够绕轴套的轴心旋转的方式设置。该轴衬具有压配合固定于轮毂部的内侧的圆筒部、设置于圆筒部的内周面的环状突出部和从圆筒部的轴向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轴衬所具有的环状突出部与轴套的外周面接触,凸缘部与支架接触。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486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动踏板装置是如下结构:在驾驶员对制动踏板进行踏下操作而使轮毂部旋转时,轴衬所具有的环状突出部一边与轴套的外周面接触一边滑动,轴衬所具有的凸缘部一边与支架接触一边滑动。因此,如果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则轴衬所具有的环状突出部与轴套的外周面的摩擦力会因为轴衬与轴套的线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变化。另外,如果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则轴衬所具有的凸缘部与支架的摩擦力会因为轴衬、支架与轮毂的线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变化。由此,驾驶员对制动踏板进行踏下操作时的踏力感会根据环境温度而变化。
2、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例如,可考虑在轴衬所具有的环状突出部与轴套之间设置间隙,并在轴衬所具有的凸缘部与支架之间设置间隙,以使摩擦力在低温环境时也不会变大。但是,如果这样构成,则作为反面结果,在常温时及高温环境时这些间隙变大,异物可能侵入其中。如果轴衬与轮毂因异物侵入这些间隙等而黏连在支架及轴套上不旋转,则驾驶员不能对制动踏板进行踏下操作,车辆的制动有可能出现故障。
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踏力感并且能够提高车辆制动的安全性的制动踏板装置。
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观点,搭载于车辆的制动踏板装置具备固定部件、轴、制动踏板及筒部件。固定部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车身。轴被支承在设置于固定部件的孔部的内侧,且以能够绕规定的轴心相对于固定部件进行旋转的方式设置。制动踏板固定于轴,通过由驾驶员进行踏下操作而绕轴的轴心以规定的角度范围进行动作。筒部件设置于孔部的内壁与轴之间。在筒部件的径向内侧的内壁与轴之间,设置有使轴能够绕轴心相对于筒部件进行旋转的规定的间隙。另一方面,设置于固定部件的孔部的内壁与筒部件固定在一起。并且,关于在筒部件与轴黏连的状态下对制动踏板中的驾驶员能够施加踏力的规定位置施加载荷时使孔部的内壁与筒部件之间解除固定的扭矩,其大于0,且小于在筒部件与轴黏连的状态下对所述规定位置施加载荷时固定部件、轴、制动踏板及它们的连接部位中的一处以上发生破损的扭矩。
5、据此,因为在筒部件的径向内侧的内壁与轴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所以能够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无关地使驾驶员对制动踏板进行踏下操作时的踏力感恒定。而且,就该制动踏板装置而言,当在筒部件与轴黏连的状态下对制动踏板的规定位置施加载荷时,使固定部件的孔部的内壁与筒部件之间解除固定的扭矩比导致制动踏板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发生破损的扭矩小。因此,即使在筒部件与轴因异物侵入筒部件与轴之间的间隙等而黏连在一起的情况下,如果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则也会在制动踏板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发生破损之前,解除固定部件的孔部的内壁与筒部件之间的固定,使制动踏板旋转。因而,该制动踏板装置能够消除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踏力感的变化,并且即使在筒部件与轴无意地黏连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制动踏板进行踏下操作。因而,该制动踏板装置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踏力感,并且能够提高通过驾驶员的制动踏板操作实现的车辆制动的安全性。
6、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破损包含破坏、变形、位移等,指的是破损的部件的功能出现故障或者破损的部件的形状改变。
7、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孔部的内壁与筒部件之间解除固定的扭矩大于0指的是实质上大于0,具体而言,指的是比在筒部件与轴未黏连的状态下在筒部件的内壁与轴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
8、另外,根据另一观点,搭载于车辆的制动踏板装置具备固定部件、轴、制动踏板及限制部件。固定部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车身。轴被支承在设置于固定部件的孔部的内侧,且以能够绕规定的轴心相对于固定部件进行旋转的方式设置。制动踏板包围轴中的径向外侧的区域并且固定于轴,通过由驾驶员进行踏下操作而绕轴的轴心以规定的角度范围进行动作。限制部件以包围轴中的径向外侧的区域的方式设置在制动踏板中的朝向轴心方向的面与固定部件之间,限制轴及制动踏板的轴心方向上的移动范围。
9、在制动踏板中的朝向轴心方向的面与限制部件之间,设置有使轴及制动踏板能够绕轴心相对于限制部件进行旋转的规定的间隙。另一方面,固定部件与限制部件固定在一起。并且,关于在限制部件与制动踏板黏连的状态下对制动踏板中的驾驶员能够施加踏力的规定位置施加载荷时使固定部件与限制部件之间解除固定的扭矩,其大于0,且小于在限制部件与制动踏板黏连的状态下对所述规定位置施加载荷时固定部件、轴、制动踏板及它们的连接部位中的一处以上发生破损的扭矩。
10、据此,因为在制动踏板中的朝向轴心方向的面与限制部件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所以能够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无关地使驾驶员对制动踏板进行踏下操作时的踏力感恒定。而且,就该制动踏板装置而言,当在限制部件与制动踏板黏连的状态下对制动踏板的规定位置施加载荷时,使固定部件与限制部件之间解除固定的扭矩比导致制动踏板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发生破损的扭矩小。因此,即使在限制部件与制动踏板因异物侵入限制部件与制动踏板之间的间隙等而黏连在一起的情况下,如果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则也会在制动踏板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发生破损之前,解除固定部件与限制部件之间的固定,使制动踏板旋转。因而,该制动踏板装置能够消除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踏力感的变化,并且即使在限制部件与制动踏板无意地黏连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制动踏板进行踏下操作。因而,该制动踏板装置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踏力感,并且能够提高通过驾驶员的制动踏板操作实现的车辆制动的安全性。
11、此外,对各构成要素等标注的带括号的参考符号表示该构成要素等与后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构成要素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1.一种制动踏板装置,搭载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7.一种制动踏板装置,搭载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