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共聚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5-01  16


    本公开涉及含氟共聚物。


    背景技术:

    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三元共聚物,其以共聚的形式含有(a)四氟乙烯、(b)基于三元共聚物的重量为约4重量%~约12重量%的六氟丙烯、以及(c)基于三元共聚物的重量为约0.5重量%~约3重量%的全氟(乙基乙烯基醚)或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

    2、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含氟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a)四氟乙烯95.8重量%~80重量%、(b)六氟丙烯4重量%~14重量%、和(c)通式:cf2=cf-(ocf2cfcf3)n-o-cf2cf2cf3(式中,n表示1~4的数)所示的全氟乙烯基醚0.2重量%~6重量%的各共聚物单元。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2-109588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8-692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氟共聚物,其能够得到115℃耐磨耗性、氧低透过性、145℃耐拉伸蠕变特性、80℃高温时刚性、对反复载荷的耐久性、耐蠕变性、耐溶剂裂纹性、对在160℃施加的拉伸力的耐久性优异、氟离子难以溶出到过氧化氢水等试剂中的成型体。

    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4、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含氟共聚物,其为含有四氟乙烯单元、六氟丙烯单元和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单元的含氟共聚物,其中,六氟丙烯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单体单元为9.4质量%~10.3质量%,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单体单元为1.4质量%~2.4质量%,372℃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4.1g/10分钟~39.9g/10分钟,含羰基的末端基团、-cf=cf2和-ch2oh的总数相对于每106个主链碳原子数为120个以下。

    5、发明的效果

    6、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含氟共聚物,其能够得到115℃耐磨耗性、氧低透过性、145℃耐拉伸蠕变特性、80℃高温时刚性、对反复载荷的耐久性、耐蠕变性、耐溶剂裂纹性、对在160℃施加的拉伸力的耐久性优异、氟离子难以溶出到过氧化氢水等试剂中的成型体。



    技术特征:

    1.一种含氟共聚物,其为含有四氟乙烯单元、六氟丙烯单元和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单元的含氟共聚物,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共聚物,其中,六氟丙烯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单体单元为9.5质量%~10.1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氟共聚物,其中,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单体单元为1.5质量%~2.1质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氟共聚物,其中,372℃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7.1g/10分钟~36.0g/10分钟。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氟共聚物,其中,-cf2h的数量相对于每106个主链碳原子数为120个以下。

    6.一种注射成型体,其含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氟共聚物。

    7.一种被覆电线,其具备含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氟共聚物的被覆层。

    8.一种成型体,其为含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氟共聚物的成型体,其中,所述成型体为接头、流量计、配管构件、阀或电线被覆。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含氟共聚物,其为含有四氟乙烯单元、六氟丙烯单元和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单元的含氟共聚物,其中,六氟丙烯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单体单元为9.4质量%~10.3质量%,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单体单元为1.4质量%~2.4质量%,372℃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4.1g/10分钟~39.9g/10分钟,含羰基的末端基团、‑CF=CF2和‑CH2OH的总数相对于每106个主链碳原子数为120个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井坂忠晴,善家佑美,山本有香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1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