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涂料组合物和涂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5-01  12


    本发明涉及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涂料组合物和涂膜。本申请基于2022年2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22-028985号而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在涂料和涂装产业中,用户对于环境问题的意识明显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对环境问题加以应对的涂料技术的重要性正在提高,从溶剂型涂料逐渐向高固体分、水性、进而粉体涂料转移。粉体涂料完全不使用有机溶剂,因此不用担心火灾的危险性、中毒。另外,由于能够回收涂料并加以再利用,因此,环境污染也少,对于聚氨酯涂料而言,粉体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2、当今的聚氨酯粉体涂料的主流在于,将作为主剂的聚酯多元醇与作为固化剂的封端多异氰酸酯在挤出机中以封端剂不发生解离的温度进行熔融混合,其后进行粉碎而制成涂料。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封端多异氰酸酯,其是利用ε-己内酰胺之类的封端剂对由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以下有时称为“ipdi”)衍生的多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基进行封端而得到的。

    3、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和3公开了一种聚脲二酮型固化剂,其使用由ipdi衍生的多异氰酸酯且不使用封端剂。

    4、进而,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聚脲二酮型固化剂,其使用由甲苯二异氰酸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以下有时称为“hdi”)衍生的多异氰酸酯且不使用封端剂。

    5、这些聚脲二酮型固化剂由于由2摩尔异氰酸酯基彼此形成的脲二酮基在涂装烘烤时能够再次解离成2摩尔异氰酸酯基,并与多元醇发生反应,因此,能够制成粉体涂料用固化剂。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1-31744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64-5627号公报

    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2-16332号公报

    11、专利文献4:日本特公昭57-464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近年来,寻求聚氨酯粉体用固化剂兼顾耐粘连性和涂膜外观。

    3、然而,专利文献1~4中记载的粉体涂料用固化剂虽然耐粘连性优异,但在固化涂膜的光泽、平滑性(映像性)之类的涂膜外观方面存在课题。

    4、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提供既良好地保持耐粘连性,制成涂膜时的光泽和平滑性又优异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另外,提供使用前述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得到的涂料组合物和涂膜。

    5、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6、即,本发明包括以下的方式。

    7、(1)一种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包含由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至少两种封端剂衍生的封端异氰酸酯,

    8、前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包含分子量为200以上且350以下的脂肪族三异氰酸酯,

    9、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上且120℃以下。

    10、(2)根据前述(1)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前述脂肪族三异氰酸酯为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11、

    12、(前述通式(i)中,存在的多个y1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任选包含选自由酯结构和醚结构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的碳原子数1~20的二价脂肪族烃基。存在的多个y1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且12以下的一价脂肪族烃基。)

    13、(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前述封端剂的解离温度为120℃以上且150℃以下。

    14、(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前述封端剂包含含有环烷烃结构的胺系热解离性封端剂(b1)以及与前述胺系热解离性封端剂(b1)不同的热解离性封端剂(b2)。

    15、(5)根据前述(4)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前述胺系热解离性封端剂(b1)相对于前述封端剂的总摩尔量的比例为20摩尔%以上且95摩尔%以下。

    16、(6)根据前述(5)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前述胺系热解离性封端剂(b1)相对于前述封端剂的总摩尔量的比例为40摩尔%以上且80摩尔%以下。

    17、(7)根据前述(4)~(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前述热解离性封端剂(b2)为选自由吡唑系化合物、肟系化合物、内酰胺系化合物、醇系化合物和三唑系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18、(8)根据前述(7)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前述热解离性封端剂(b2)为吡唑系化合物或三唑系化合物。

    19、(9)根据前述(4)~(8)中任一项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前述热解离性封端剂(b2)相对于前述封端剂的总摩尔量的比例为20摩尔%以上且60摩尔%以下。

    20、(10)根据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在23℃下为粉体状。

    21、(11)根据前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包含非晶性部位。

    22、(12)一种涂料组合物,其包含前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和活性氢化合物。

    23、(13)一种涂膜,其是使前述(12)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发生固化而成的。

    24、(14)一种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使分子量为200以上且350以下的脂肪族三异氰酸酯与至少两种封端剂发生反应来制造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的方法,

    25、前述封端剂通过包含提高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封端剂(c1)和降低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封端剂(c2)而使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上且120℃以下。

    26、发明的效果

    27、根据上述方式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可提供既良好地保持耐粘连性和固化性,制成涂膜时的光泽和平滑性(映像性)又优异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上述方式的涂料组合物包含前述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制成涂膜时的光泽和平滑性优异。上述方式的涂膜是使前述涂料组合物发生固化而成的,光泽和平滑性优异。



    技术特征:

    1.一种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包含由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至少两种封端剂衍生的封端异氰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脂肪族三异氰酸酯为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封端剂的解离温度为120℃以上且15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封端剂包含含有环烷烃结构的胺系热解离性封端剂(b1)以及与所述胺系热解离性封端剂(b1)不同的热解离性封端剂(b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胺系热解离性封端剂(b1)相对于所述封端剂的总摩尔量的比例为20摩尔%以上且95摩尔%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胺系热解离性封端剂(b1)相对于所述封端剂的总摩尔量的比例为40摩尔%以上且80摩尔%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热解离性封端剂(b2)为选自由吡唑系化合物、肟系化合物、内酰胺系化合物、醇系化合物和三唑系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热解离性封端剂(b2)为吡唑系化合物或三唑系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热解离性封端剂(b2)相对于所述封端剂的总摩尔量的比例为20摩尔%以上且60摩尔%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在23℃下为粉体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其包含非晶性部位。

    12.一种涂料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和活性氢化合物。

    13.一种涂膜,其是使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发生固化而成的。

    14.一种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使分子量为200以上且350以下的脂肪族三异氰酸酯与至少两种封端剂发生反应来制造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封端异氰酸酯组合物包含由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至少两种封端剂衍生的封端异氰酸酯,前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包含分子量为200以上且350以下的脂肪族三异氰酸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上且120℃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祐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旭化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1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