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5-02  13


    本公开涉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安装在车辆上并辅助驾驶员的转向动作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在电路基板上设置驱动电动机的逆变器电路和控制逆变器电路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电动机一体化。逆变器电路包含开关元件等功率半导体元件,该功率半导体元件是伴随着电动机的驱动而发热的发热元件。另外,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电子部件有时规定使用温度的上限,在达到该上限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电子部件的误动作或破损,有时采用停止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动作等对策。在这种情况下,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持续使用时间变短,有可能导致转向辅助力的降低,因此,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上设置有使发热元件的热量释放的散热构造。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61463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作为散热构造,专利文献1采用如下了构造:在一个面上安装有发热元件的电路基板的另一个面和构成电动机框体的一部分的散热器之间设置散热材料,通过将电路基板螺钉固定在框体上,使散热材料与电路基板和散热器紧密接触,将电路基板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经由散热材料向散热器散热。这样的构造是为了有效地使发热元件的热散去,但在电路基板及散热器上需要确保用于与散热材料紧密接触的面积,由于利用散热材料而存在装置大型化、产品重量增加等问题。

    3、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一体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该电动助力转向装置通过抑制发热元件的发热量来使散热构造小型化及简化,抑制产品重量,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5、本公开所涉及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电动机;设置有可旋转地支承所述电动机的转轴的轴承的散热器;以及设置有驱动所述电动机的逆变器电路、并且配置于所述散热器的与所述电动机相反侧的面的电路基板,构成所述逆变器电路的发热元件配置在从所述转轴的轴向观察时投影了所述散热器的外形的所述电路基板的投影区域内,所述逆变器电路构成为利用20v以上的第一电压进行驱动。

    6、发明效果

    7、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控制装置一体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能够抑制发热元件的发热量,因此能够使散热构造小型化和简化,能够抑制产品重量,并能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设置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设置有控制所述逆变器电路的控制电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1A、1B)包括:电动机(2);设置有可旋转地支承所述电动机的转轴(21)的轴承(33)的散热器(32);以及设置有驱动所述电动机的逆变器电路(4、4A、4B)、并且配置于所述散热器的与所述电动机相反侧的面的电路基板(31),构成所述逆变器电路的发热元件(8、8A、8B、9、9A、9B)配置在从所述转轴的轴向观察时投影了所述散热器的外形的所述电路基板的投影区域(42)内,所述逆变器电路构成为利用20V以上的第一电压进行驱动。

    技术研发人员:松永俊宏,大西善彦,秋山周三,藤仓升平,谷胁将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1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