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5-04  11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设备,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


    背景技术:

    1、起重机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由于起重机属于大型机械设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在使用起重机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定期对起重机进行维护和保养也是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总之,起重机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其种类繁多、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应充分了解其性能和特点,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cn118145512b,提供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包括活动安装在带支撑腿的轮胎运输车上的支撑板和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轴活动安装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臂。通过支撑臂、活动臂、动力伸缩杆和阻力伸缩杆,使得在运输物料时,可根据物料的高度进行分级,其模式一,仅将支撑臂保持竖直状态,而后阻力伸缩杆伸出,在对运输小物料和物料运输位置不高时使用,模式二时,首先使得活动臂在支撑臂中整体上升,并对连接块进行固定,随后动力伸缩杆和阻力伸缩杆分别伸出,再次延长整体支撑杆的长度,满足长物体竖直运输的需要,有效提升起重机所能够提升的高度。

    3、上述设备虽然能够提升起重机所提升的高度,但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和日益增长的效率与安全需求,传统起重机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灵活性受限,难以迅速适应多变的作业条件;稳定性不足,可能在吊装过程中产生晃动,影响作业精度与安全;操作界面复杂,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高,增加了操作难度和出错风险,并且上述装置设备以及现有设备难以对配重物体的重量进行设备配重适当调整,容易出现平衡度倾斜的问题,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以解决上述背景以克服传统设备的不足,满足现代市政建设对高效、安全、智能施工设备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顶部滑动嵌设有起重机构;

    3、所述起重机构包括两个移动柱,两个所述移动柱的外表壁均固定连接有一组传动箱b,两组所述传动箱b的传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两个所述移动柱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驱转电机,所述驱转电机的旋转端固定连接有驱转杆,所述驱转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座c,所述调节座c的调节端固定连接有起重梁,所述起重梁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微型电机,所述起重梁的内部预设有一组驱转槽,一组所述驱转槽的内表壁均固定插设有轴承,一组所述轴承的内表壁之间固定插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座,在起重机的精巧设计中,调节座a被稳固地固定安装在驱转杆的外表面之间,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与连接作用,与此同时,调节座b则巧妙地安置在起重梁的底部,与调节座a遥相呼应,共同为起重机的平衡调节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尤为关键的是,气缸这一核心部件,以活动插设的方式巧妙地置于调节座a与调节座b之间,在起重机作业过程中,气缸作为驱动元件,能够根据起重负载的变化实时调整其推力,通过精准的力学反馈与控制机制,气缸能够驱动起重梁进行细微的角度调整,从而持续保持起重梁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衡性,这种设计不仅确保了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还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即便在复杂多变的市政施工环境中,也能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实现高效、精准的物料吊装与转移作业。

    4、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内部预设有一组内槽,且微型电机旋转端与螺纹杆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的内部预设有一组旋转孔,一组所述旋转孔的内表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配重块,在起重机的精妙构造中,底部的配重块通过旋转杆巧妙地与旋转孔实现转动连接,这一设计不仅实现了移动座与配重块之间的稳固连接,还赋予了配重块灵活调整位置的能力,当起重机承载的物体重量增加时,为了维持起重梁的平衡,系统会根据实时反馈的信号,驱动移动座向右移动,这一移动过程中,配重块随之调整其分布位置,以产生相应的力矩来抵消重物产生的倾覆力矩,确保起重梁保持水平稳定,相反地,当起重物体重量减轻时,系统同样会作出响应,驱动移动座向左移动,配重块也随之调整位置,以减少不必要的力矩,使起重梁恢复或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这种自动调节的机制,基于精准的力学原理与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地应对起重过程中负载的变化,确保起重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保持卓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此种巧妙的调节方式,起重机不仅能够在复杂的市政施工环境中高效作业,还能在各种负载条件下保持稳定的起重性能,为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优选的,所述起重梁的内部驱转连接有缠绕辊,所述缠绕辊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起重电机,所述起重电机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电机板,且电机板外壁一侧与起重梁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起重电机作为起重机的核心动力源,其精确而强大的转动性能是实现高效起重作业的关键。当起重电机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其内部机制迅速响应,驱动缠绕辊开始旋转。随着缠绕辊的持续转动,原本松弛的牵引绳被逐渐收紧并缠绕在辊轴上。

    6、优选的,所述缠绕辊的外表壁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悬挂头,所述起重梁的顶部开设有内移动槽,收卷过程不仅实现了对牵引绳长度的精确控制,还通过牵引绳与悬挂头(或吊装装置)的连接,将待起重的产品缓缓提升。随着牵引绳的不断收卷,产品逐渐脱离地面或初始位置,直至达到预定的起重高度或位置。

    7、优选的,所述内移动槽的内表壁滑动嵌设有平衡块,所述内移动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杆,所述外杆的内部预设有一组内嵌设槽,一组所述内嵌设槽的内表壁均滑动嵌设有嵌设块,一组所述嵌设块的内表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内杆,在起重机的安全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当起重物体重量超出气缸所能提供的最大推力极限,或者因起重过大、转移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导致起重机出现平衡不稳时,内置的平衡调节机制将自动启动,此时,平衡块作为关键的调节元件,会在内移动槽的引导下,迅速向起重机倾斜的一侧移动。这一移动过程通过内杆作为媒介杆实现,内杆与嵌设块紧密配合,嵌设块则滑动嵌设在内嵌设槽内部,确保了移动的顺畅与稳定。

    8、优选的,所述内杆外壁一侧与外杆的内壁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力检测仪,所述压力检测仪的外表壁活动套设有弹簧,随着平衡块的移动,它会通过内杆对内部的压力检测仪产生挤压或拉动的效应。这一物理变化被压力检测仪精确捕捉,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同时,设置的弹簧会对此种倾斜状态进行后续的复位处理,确保在平衡恢复后,系统能够迅速回归初始状态。

    9、优选的,所述驱转杆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调节座a,所述调节座a的调节端活动套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活动插设有调节座b,且调节座b顶部与起重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检测信号随后被传输到外部的传感器系统中,经过精密的分析处理后,将控制指令发送到起重机的控制器内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迅速作出反应,调整起重机的运行参数或启动相应的安全保护机制,以确保起重机在极端工况下仍能保持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

    10、优选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有两组驱动外框,两组所述驱动外框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齿轮传动箱,两组所述齿轮传动箱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轮,两组所述齿轮传动箱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外部电机,在起重机的整体设计中,我们巧妙地将起重机构安置在主体机构的顶部,实现了两者之间的稳固连接。这一设计不仅确保了起重机构能够稳定地承载和起吊重物,还为其提供了灵活移动的能力。

    11、优选的,两组所述驱动外框其中两个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顶部固定插设有一组防护栏,两组所述驱动外框的相对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架,两个所述横梁的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外表壁均滑动嵌设有滑动轮,为了实现起重机构在主体机构顶部的精确移动与定位,我们采用了滚轮与横梁相结合的滑动机制。在旋转电机的强力驱动下,滚轮能够平稳地带动起重机构在两个横梁的顶部来回移动。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起重机构的灵活性,还使其能够迅速调整至最佳位置,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起重需求。

    12、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动轮的底部均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传动箱b底部均滑动嵌设在两个横梁的顶部,为了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我们特别设计了两个伸缩架。这两个伸缩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有效地调整两个横梁之间的距离以及与之相联动的组件的位置。这种距离调整功能使得起重机能够在不同宽度的作业空间内灵活作业,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和作业效率。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在使用中,压力检测仪实时检测系统状态,一旦发现异常信号,立即传输至控制器进行处理,控制器随即启动微型电机进行自动调整,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快速恢复系统稳定,这种智能化监控与调整机制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作业安全性,并且系统内置的平衡调节机构能够根据起重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推力,保持起重梁的水平稳定,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平衡块也能迅速响应,通过压力检测仪和微型电机的联动作用,自动调整配重块位置,确保整体平衡,保障作业安全。

    15、本发明在使用中,起重机构精确安装于主体机构顶部,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为后续的吊装作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精密设计的滚轮系统使得起重机构能够在横梁上灵活移动,寻找最佳工作位置,提升操作效率与精准度,而灵活性与适应性增强:两个伸缩架的巧妙配置,使系统能够快速响应不同尺寸和重量的吊装需求,调整横梁及其关联组件间距,极大地增强了设备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吊装要求。

    16、本发明在使用中,在完成吊装作业后,底部驱转座驱动驱转杆旋转,对吊装物体进行精确的位置调整,确保其在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一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综合性能和作业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所述主体机构(1)的顶部滑动嵌设有起重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25)的内部预设有一组内槽(245),且微型电机(246)旋转端与螺纹杆(244)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25)的内部预设有一组旋转孔(251),一组所述旋转孔(251)的内表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252),所述旋转杆(252)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配重块(2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梁(24)的内部驱转连接有缠绕辊(26),所述缠绕辊(26)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起重电机(261),所述起重电机(261)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电机板(262),且电机板(262)外壁一侧与起重梁(24)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辊(26)的外表壁缠绕有牵引绳(263),所述牵引绳(26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悬挂头(264),所述起重梁(24)的顶部开设有内移动槽(2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移动槽(265)的内表壁滑动嵌设有平衡块(27),所述内移动槽(265)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杆(28),所述外杆(28)的内部预设有一组内嵌设槽(281),一组所述内嵌设槽(281)的内表壁均滑动嵌设有嵌设块(282),一组所述嵌设块(282)的内表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内杆(2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283)外壁一侧与外杆(28)的内壁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力检测仪(285),所述压力检测仪(285)的外表壁活动套设有弹簧(28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转杆(231)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调节座a(29),所述调节座a(29)的调节端活动套设有气缸(291),所述气缸(291)的伸缩端活动插设有调节座b(292),且调节座b(292)顶部与起重梁(24)的底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有两组驱动外框(11),两组所述驱动外框(11)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齿轮传动箱(12),两组所述齿轮传动箱(12)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轮(121),两组所述齿轮传动箱(1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外部电机(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驱动外框(11)其中两个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梁(14),两个所述横梁(14)的顶部固定插设有一组防护栏(15),两组所述驱动外框(11)的相对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架(16),两个所述横梁(14)的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7),两个所述限位板(17)的外表壁均滑动嵌设有滑动轮(1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轮(18)的底部均与底板(22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传动箱b(211)底部均滑动嵌设在两个横梁(14)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机构,主体机构的顶部滑动嵌设有起重机构。本发明在使用中,压力检测仪实时检测系统状态,一旦发现异常信号,立即传输至控制器进行处理,控制器随即启动微型电机进行自动调整,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快速恢复系统稳定,这种智能化监控与调整机制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作业安全性,并且系统内置的平衡调节机构能够根据起重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推力,保持起重梁的水平稳定,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平衡块也能迅速响应,通过压力检测仪和微型电机的联动作用,自动调整配重块位置,确保整体平衡,保障作业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平,刘青青,姜东北,饶海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鑫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1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