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应急预案,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当事故灾害发生时,如果能根据事故灾害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条件,及时调出对应的应急预案并响应程序规定,可大大减少事故灾害带来的损失。
2、但现阶段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一般都是简单地对文本预案进行数字化,仅是对文本预案转化后的电子预案进行管理,应急时方便应急响应人员查找利用。由于对应急预案不能有效优化、更新,使得应急预案管理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应急预案的更新和管理效率,提高各个应急预案的有效可行性,降低事故灾难带来的损失。
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应急预案清单,获取当前阶段的全部应急预案,并根据各个应急预案的不同参数,设定对应的储存和查询参数,方便人员进行操作管理,同时通过获取全部辅助资料,例如应急资源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应急预案外部评审资料、备案申请和备案回执等,及时获取对应的变动参数从而对各个应急预案进行周期性更新,提高其有效可行性,避免因环境因素变动导致应急预案失效,无法对事故灾害进行有效处理。
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构建单个应急预案与辅助材料之间的关联子模型,从而构建对应的查询通道架构,提高查询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增强应急预案的响应速度,同时提高查询资料过程中的安全性。
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包括:
5、储存单元,用于建立多个一级子储存库和一个二级子储存库;
6、中控单元,用于遍历应急预案清单并建立应急预案数列a,a=(a1,a2…an);其中,ai为第i个应急预案,n为应急预案数量;
7、所述中控单元用于设定各个应急预案的一级子储存库,并设定各个一级子储存库的查询参数;
8、所述中控单元还用于获取全部辅助资料,并将全部辅助资料储存至二级子储存库;
9、监测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反馈时间节点获取各个辅助资料的变动参数,并判断是否生成各个应急预案的更新指令。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控单元包括:
11、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建立应急预案数列a,a=(a1,a2…an);
12、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全部辅助资料,并建立辅助资料数列b,b=(b1,b2…bm);其中,bi为第i个辅助资料,m为辅助资料数量;
13、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建立各个应急预案的关联子模型,并建立关联子模型数列c,c=(c1,c2…cn),其中,ci为第i个应急预案的关联子模型;
14、第四处理模块,用于设定各个应急预案的一级子储存库,并建立一级子储存库数列d,d=(d1,d2…dn),其中,di为第i个应急预案的一级子储存库;
15、所述第四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各个一级子储存库的查询参数。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还用于:
17、根据应急预案数列a依次选取目标应急预案;
18、获取目标应急预案的内容参数;
19、根据内容参数生成目标应急预案与各个辅助资料的依赖度;
20、建立依赖度数列p,p=(p1,p2…pm),其中,pi为目标应急预案与第i个辅助资料的依赖度;
21、预设第一依赖度阈值p1;
22、若pi>p1,设定第i个辅助资料为目标应急预案的一级辅助资料;
23、根据目标应急预案的全部一级辅助资料生成目标应急预案的关联子模型;
24、依次生成各个应急预案的关联子模型。
2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各个一级子储存库的查询参数时,包括:
26、根据一级子储存库数列d依次选取目标一级子储存库;
27、获取目标一级子储存库内应急预案对应的全部一级辅助资料,并提取各个一级辅助资料内的关联内容;
28、根据全部关联内容参数构建查询通道架构;
29、根据目标一级子储存库内应急预案的内容设定一级子储存库的储存评价值;
30、根据储存评价值设定目标一级子储存库的查询参数。
3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单元包括:
32、第一监测模块,用于设定二级子储存库的监测评价值,并根据监测评价值设定监测周期时长;
33、第二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单个监测周期内各个辅助资料的变动参数,并根据全部变动参数判断是否生成修正指令;
34、第三监测模块,用于根据修正指令生成各个应急预案的更新评价值,并根据全部更新评价值判断是否生成各个应急预案的更新指令。
3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监测模块还用于:
36、获取全部辅助资料的历史参数,并根据历史参数生成监测评价值k;
37、k=e1*q1*[(ɑi*fi)]+e2*q2*u;
38、其中,e1为预设第一权重系数;e2为预设第二权重系数;q1为预设第一固定系数;q2为预设第二固定系数;ɑi为第i个辅助资料的影响因子;fi为第i个辅助资料的变动频率值;u为新增不同类别的辅助资料的概率评价值;
39、根据监测评价值k设定监测周期时长t。
4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设定监测周期时长t时,包括:
41、预设第一监测评价值区间(k1,k2),第二监测评价值区间(k2,k3)和第三监测评价值区间(k3,k4);
42、若监测评价值k处于预设第一监测评价值区间时,设定监测周期时长t为预设第一监测周期时长t1,即t=t1;
43、若监测评价值k处于预设第二监测评价值区间时,设定监测周期时长t为预设第二监测周期时长t2,即t=t2;
44、若监测评价值k处于预设第三监测评价值区间时,设定监测周期时长t为预设第三监测周期时长t3,即t=t3;且t1>t2>t3。
4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监测模块还用于:
46、根据预设监测时间节点获取当前监测周期内的各个辅助资料的变动参数;
47、根据辅助资料数列b依次选取目标辅助资料;
48、获取目标辅助资料的变动参数,并生成目标辅助资料在当前监测周期的一级差异度评价值;
49、依次生成各个辅助资料的一级差异度评价值,并建立一级差异度评价值数列h,h=(h1,h2…hm),其中,hi为第i个辅助资料在当前监测周期的一级差异度评价值;
50、根据一级差异度评价值数列h生成当前监测周期的修正评价值j;
51、j=(ɑi*hi);
52、ɑi为第i个辅助资料的影响因子;
53、预设修正评价值阈值j1;
54、若j>j1,则当前监测周期生成修正指令;
55、若j≤j1,则当前监测周期不生成修正指令。
5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监测模块还用于:
57、依次选取目标应急预案;
58、获取目标应急预案的全部一级辅助资料的变动参数;
59、生成各个一级辅助资料的二级差异度评价值;
60、建立二级差异度评价数列h1,h1=(h11,h12…h1m1),其中,h1i为目标应急预案的第i个一级辅助资料的二级差异度评价值;m1为幕布应急预案的一级辅助资料数量;
61、根据二级差异度评价值h1生成目标应急预案的更新评价值g;
62、g=(βi*ri*h1i);
63、其中,βi是基于目标应急预案与第i个一级辅助资料之间的依赖度设定的补偿系数;ri为第i个一级辅助资料的影响因子;
64、依次生成各个应急预案的更新评价值,并建立当前监测周期的更新评价值数列g,g=(g1,g2…gn)。
6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监测模块还用于:
66、预设第一更新评价值阈值g1;
67、若gi>g1,生成第i个应急预案的更新指令,并获取更新后的应急预案的可行性评价值,若可行性评价值低于预设可行性评价值阈值,生成安全预警指令;
68、若gi≤g1,不生成第i个应急预案的更新指令。
6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70、通过获取应急预案清单,获取当前阶段的全部应急预案,并根据各个应急预案的不同参数,设定对应的储存和查询参数,方便人员进行操作管理,同时通过获取全部辅助资料,例如应急资源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应急预案外部评审资料、备案申请和备案回执等,及时获取对应的变动参数从而对各个应急预案进行周期性更新,提高其有效可行性,避免因环境因素变动导致应急预案失效,无法对事故灾害进行有效处理。
71、通过构建单个应急预案与辅助材料之间的关联子模型,从而构建对应的查询通道架构,提高查询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增强应急预案的响应速度,同时提高查询资料过程中的安全性。
1.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还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各个一级子储存库的查询参数时,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还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定监测周期时长t时,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监测模块还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监测模块还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监测模块还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