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5-05  17


    本发明涉及活性多肽的,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于皮肤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其对外界变化的反应也很迅速。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在各种外源性因素(如紫外辐照、空气污染、温度变化刺激等)和内源性因素(如遗传、激素刺激等)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衰老,主要表现为皱纹的产生、弹性的降低等。

    2、与皱纹最相关的是皮肤真皮层的细胞外基质,由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纤维蛋白、蛋白多糖复合物等组成,可赋予皮肤弹性和支撑。将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添加到化妆品中,可达到一定的抗皱、紧致效果,但是,它们是大分子蛋白,透皮吸收差,难以穿透皮肤角质层而被吸收。

    3、活性肽是指可在生物体内发挥特殊功能的肽,小到只含两个氨基酸,大到含有上百个氨基酸,其结构大小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在美容护肤领域,不同的活性肽可发挥美白、抗氧化、抗衰老、抗菌、修复等多种作用。开发具有良好抗皱功能的活性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以期获得良好的抗皱效果。

    2、本发明涉及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其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的制备方法,所述活性肽的制备步骤为:

    4、(1)将二苯并-18-冠醚-6溶于氯仿中,再滴加1,4-二氯甲氧基丁烷、无水四氯化锡的混合溶液,常温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盐酸,搅拌,油水分相后分离出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旋蒸浓缩,真空干燥,得到氯甲基化的二苯并-18-冠醚-6;

    5、(2)将氯甲基化的二苯并-18-冠醚-6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加入棕榈酰五肽-4、碳酸钠,加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盐酸,搅拌,油水分相后分离出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旋蒸浓缩,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

    6、步骤(1)采用1,4-二氯甲氧基丁烷对二苯并-18-冠醚-6的苯环进行氯甲基化,二苯并-18-冠醚-6、1,4-二氯甲氧基丁烷的摩尔比为2:1,反应后每个二苯并-18-冠醚-6分子上连接一个氯甲基。

    7、优选的,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00-150min。

    8、优选的,步骤(1)中,二苯并-18-冠醚-6在氯仿中的加入量为15-25g/l;无水四氯化锡的加入量为1,4-二氯甲氧基丁烷质量的4-6%。

    9、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稀盐酸的浓度为1mol/l,稀盐酸、氯仿的体积比为0.8-1:1。

    10、步骤(2)采用氯甲基化的二苯并-18-冠醚-6与棕榈酰五肽-4反应,氯甲基化的二苯并-18-冠醚-6、棕榈酰五肽-4的摩尔比为1:1,反应后每个棕榈酰五肽-4分子上连接一个苯并冠醚结构。棕榈酰五肽-4的分子结构上同时含有两个氨基和三个羟基,由于氨基与氯甲基的反应能力强于羟基,因此氯甲基化的二苯并-18-冠醚-6通过与棕榈酰五肽-4的氨基反应而连接。对于两个氨基,由于其中一个氨基与棕榈酰胺长链结构的距离较近,反应位阻更大,因而另一个氨基更易与氯甲基反应而连接,产物的结构式见附图1。

    11、优选的,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68-72℃,时间为8-10h。

    12、优选的,步骤(2)中,氯甲基化的二苯并-18-冠醚-6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加入量为4-6g/l;碳酸钠的加入量为棕榈酰五肽-4质量的30-40%。

    13、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稀盐酸的浓度为1mol/l,稀盐酸、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0.8-1:1。

    14、其二,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

    15、公知的,棕榈酰五肽-4(简称pal-kttks)是胶原蛋白ⅰ碎片与棕榈酸通过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小分子多肽,肽序为pal-lys-thr-thr-lys-ser-oh。棕榈酰五肽-4是一种信号肽,能够激发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蛋白,从而起到抗皱作用。现有研究表明,kttks是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蛋白所需的最小肽链,kttks不同于其他作用于角质层或表皮层的物质,其发挥作用的位置位于真皮层。为促进kttks到达真皮层,将棕榈酸接枝在kttks末端,由于棕榈酸是构成角质层脂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因而可破坏皮肤层内细胞间脂质的堆积,改善kttks的皮肤渗透性。

    16、但是,棕榈酰五肽-4用作抗皱多肽也有一定缺陷。由于皮肤中存在氨肽酶,氨肽酶是一种外切蛋白酶,能从多肽n端选择性切除氨基酸残基,氨肽酶的存在使得pal-kttks进入皮肤后很快被酶解,部分kttks无法在pal的作用下到达皮肤深层,能够到达真皮层发挥作用的有效量较低,降低了使用效果。

    17、鉴于此,本发明对棕榈酰五肽-4进行了上述改进,改进后的活性肽侧链上含有苯并冠醚结构。其在抗皱方面的优势在于:

    18、首先,公知的,氨肽酶发挥作用需要zn2+参与,催化活性具有zn2+依赖性。氨肽酶的催化中心包括两个亲脂袋和一个zn2+结合区,从结构上说,含有亲脂基团(与亲脂袋结合)和zn2+螯合基团(与zn2+结合)的物质可以抑制氨肽酶的活性。本发明制备的活性肽,一方面含有烷基长链(来自棕榈酰部分),可与氨肽酶的亲脂袋结合,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降低活性,另一方面含有二苯并-18-冠醚-6结构,该结构对氨肽酶的zn2+具有良好的络合能力,可降低zn2+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酶活性。因此,本发明制备的活性肽可依靠其自身结构抑制氨肽酶的活性,防止其自身被皮肤中氨肽酶过早降解,从而提高其到达真皮层的有效量并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更多胶原蛋白。

    19、另外,基质金属蛋白酶可以降解真皮层中的胶原蛋白,使得细胞外基质的结构遭到破坏,皮肤不再具有充足的弹性和支撑。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可防止皮肤皱纹的产生。与氨肽酶不同的是,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种内切蛋白酶。与氨肽酶相似的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发挥作用需要金属离子(如zn2+、ca2+)作为辅助。因此,本发明制备的活性肽,还可利用其二苯并-18-冠醚-6结构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中心金属离子形成络合,与金属离子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形成竞争,从而减少真皮层中的胶原蛋白的降解。

    20、其三,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21、优选的,所述化妆品为乳液状或凝胶状或膏状。由于上述活性肽可以刺激胶原蛋白产生和减少胶原蛋白降解,在化妆品中添加后,可明显提高皮肤弹性,减少皮肤皱纹。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对棕榈酰五肽-4进行改进,在其侧链上引入苯并冠醚结构,制得新的活性肽。该活性肽不仅可依靠其自身结构抑制氨肽酶的活性,降低其自身被氨肽酶降解的速度,确保其到达真皮层并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蛋白,即:克服了棕榈酰五肽-4易被氨肽酶降解而降低使用效果的缺陷;而且,该活性肽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对真皮层中胶原蛋白的降解。也就是说,与未改进的棕榈酰五肽-4相比,该活性肽可在刺激胶原蛋白产生和减少胶原蛋白降解两个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从而提高真皮层中胶原蛋白含量,为皮肤提供更好的弹性和支撑。因此,添加该活性肽的化妆品可起到更好的抗皱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肽的制备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00-15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二苯并-18-冠醚-6在氯仿中的加入量为15-25g/l;无水四氯化锡的加入量为1,4-二氯甲氧基丁烷质量的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稀盐酸的浓度为1mol/l,稀盐酸、氯仿的体积比为0.8-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68-72℃,时间为8-10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氯甲基化的二苯并-18-冠醚-6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加入量为4-6g/l;碳酸钠的加入量为棕榈酰五肽-4质量的3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稀盐酸的浓度为1mol/l,稀盐酸、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0.8-1:1。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妆品为乳液状或凝胶状或膏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活性多肽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皱功能的活性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先以1,4‑二氯甲氧基丁烷对二苯并‑18‑冠醚‑6的苯环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再将氯甲基化的二苯并‑18‑冠醚‑6接枝到棕榈酰五肽‑4的侧链上,制得新的活性肽。与未改进的棕榈酰五肽‑4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活性肽可在刺激胶原蛋白产生和减少胶原蛋白降解两个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从而提高真皮层中胶原蛋白含量,为皮肤提供更好的弹性和支撑。因此,添加该活性肽的化妆品可起到更好的抗皱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曹丹枫,孙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亨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2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