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观察窗的电缆沟系统的安全监测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5-14  3


    本发明涉及电缆沟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观察窗的电缆沟系统的安全监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能。为确保电力的稳定输出,会将电缆线安装至电缆沟内,并在电缆沟上封盖盖板,用于保护设置其中的电缆线。其中,通过人工定期打开盖板,实现对电缆沟内的电缆线进行检查。

    2、但是,相关技术中却存在以下至少一个问题:由于传统的检查手段主要依赖人工定期检查,导致一旦电缆沟内的电缆线发生意外,例如电缆线出现破损或者异常高温而无法被及时发现,造成对电缆线的安全监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传统的检查手段主要依赖人工定期检查,导致一旦电缆沟内的电缆线发生意外,例如电缆线出现破损或者异常高温而无法被及时发现,造成对电缆线的安全监测效率低。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观察窗的电缆沟系统的安全监测方法,电缆沟系统包括电缆沟结构,电缆沟结构内设有由电缆线组和电缆支架构成的电缆组件;安全监测方法包括:控制设于电缆沟结构的安装腔室内的巡检设备对封盖至安装腔室的预制盖板组执行巡检动作,以获取预制盖板组相对安装腔室的封盖信息;根据封盖信息判断电缆沟结构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若是,则控制巡检设备对安装腔室内的室内环境执行监测动作,并将获取的对应室内环境的环境监测信息与电缆沟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得到第一对比结果;根据第一对比结果评估安装腔室的潜在危害级别;控制巡检设备根据潜在危害级别对应的级别数向电缆沟系统的后台终端发送相应的预警信号。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安装腔室内设置巡检设备,利用巡检设备在安装腔室内执行巡检动作,可以及时获取预制盖板组和电缆组件的具体状态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当巡检设备识别安装腔室内出现异物时,并不一定代表其能够对电缆组件构成威胁,例如该异物为蚊虫等小型昆虫时,其停留在电缆组件的表面,也无法对电缆组件构成危害。反之,若是该生物为老鼠等啮齿动物时,则存在咬破电缆组件中的电缆线表皮的风险。于是,通过分析封盖信息,用于判断当前时刻下的预制盖板组是否完成对安装腔室的合理封盖,有效避免形成于预制盖板组和安装腔室之间的封盖间隙长时间暴露,进而导致外界生物沿着该封盖间隙进入安装腔室的风险,此外,结合获取的环境监测信息,用于更加准确的评估安装腔室的潜在危害级别,避免在人工定期检查电缆组件的过程中,因外界生物侵入安装腔室而未被及时发现,导致封盖好预制盖板组后,该生物被滞留在安装腔室内,从而导致对电缆组件构成潜在危害。

    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根据封盖信息判断电缆沟结构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包括:若否,则控制巡检设备对预制盖板组和电缆组件之间执行循环监测动作,并且获取预制盖板组的第一表面信息和电缆组件的第二表面信息;根据第一表面信息和/或第二表面信息分别判断与之对应的预制盖板组和/或电缆组件是否满足破损条件;若是,则控制巡检设备对目标破损部位的监测优先级高于对正常部位的监测优先级;其中,目标破损部位为预制盖板组和电缆组件二者中的任一者满足破损条件的部位,且正常部位为二者中不满足破损条件的部位。

    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定义电缆线组中满足破损条件的电缆线为第一电缆线,不满足破损条件的电缆线为第二电缆线;控制巡检设备对目标破损部位的监测优先级高于对正常部位的监测优先级,包括:由巡检设备通过红外温感模块获取电缆线组中是否存在温度异常的异常电缆线;若是,则判断异常电缆线是否满足破损条件;若判定异常电缆线满足破损条件,则控制巡检设备对异常电缆线的监测优先级高于其余不满足破损条件和/或温度异常的电缆线的监测优先级;若判定异常电缆线不满足破损条件,则控制巡检设备对异常电缆线的监测优先级高于第一电缆线的监测优先级。

    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电缆沟结构内设有供巡检设备运动的轨迹线,轨迹线沿电缆线组的长度方向延伸;巡检设备包括活动连接至轨迹线的车身,以及与车身旋转连接的功能主体;控制设于电缆沟结构的安装腔室内的巡检设备对封盖至安装腔室的预制盖板组执行巡检动作,包括:控制巡检设备根据预设巡检要求移动至对应预制盖板组中的目标预制盖板的起始位置;通过功能主体的摄像模块获取目标预制盖板的下表面特征图像以及形成于与目标预制盖板相邻设置的其它预制盖板之间的间隙特征图像;根据下表面特征图像和间隙特征图像判断安装腔室是否处于暴露状态;若是,则控制巡检设备将目标预制盖板对应的目标坐标信息发送至后台终端;若判定安装腔室不处于暴露状态,则控制巡检设备按照预设巡检路线移动至下一个目标位置。

    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根据下表面特征图像和间隙特征图像判断安装腔室是否处于暴露状态,包括:若判定安装腔室处于暴露状态,则根据间隙特征图像判断安装腔室是否满足异物入侵条件;若是,则控制巡检设备建立以目标预制盖板所在的位置为中心的第一巡检范围,并将第一巡检范围内对电缆组件拍摄获取的第一图像发送至后台终端;将第一图像与预设标准图像进行比对,以获取特征比对图像;判断特征比对图像中是否出现与入侵异物关联的入侵痕迹;其中,入侵痕迹包括与入侵异物相互关联的异物咬痕特征和异物入侵外形特征;若是,且由巡检设备在第一巡检范围内存在入侵异物时,则通过巡检设备的红外温感模块判断入侵异物是否满足存活条件;若判定入侵异物不满足存活条件,则将对应入侵异物的坐标信息发送至后台终端;若判定入侵异物满足存活条件,则控制巡检设备执行跟随驱赶动作;其中,跟随驱赶动作包括建立与入侵异物的坐标信息相互关联的驱赶跟随范围。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根据间隙特征图像判断安装腔室是否满足异物入侵条件,包括:若否,则根据下表面特征图像判断目标预制盖板是否满足封盖安装腔室的预设安全配合条件;若判定不满足预设安全配合条件,则由巡检设备向后台终端发送对应目标预制盖板的结构分析信息;若判定满足预设安全配合条件,则控制巡检设备执行预设巡检指令。

    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定义入侵异物为第一动物;控制巡检设备执行跟随驱赶动作,包括:控制巡检设备的拟声模块发出模拟第二动物的第二拟声信号;其中,第二动物与第一动物存在食物链上下级关系,且第二动物在食物链上级关系中处于上级捕猎地位。

    10、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观察窗的电缆沟系统的安全监测装置,电缆沟系统包括电缆沟结构,电缆沟结构内设有由电缆线组和电缆支架构成的电缆组件;安全监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设于电缆沟结构的安装腔室内的巡检设备对封盖至安装腔室的预制盖板组执行巡检动作,以获取预制盖板组相对安装腔室的封盖信息;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封盖信息判断电缆沟结构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若是,则控制巡检设备对安装腔室内的室内环境执行监测动作,并将获取的对应室内环境的环境监测信息与电缆沟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得到第一对比结果;评估模块,评估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对比结果评估安装腔室的潜在危害级别;由控制模块控制巡检设备根据潜在危害级别对应的级别数向电缆沟系统的后台终端发送相应的预警信号。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实现如上述任一实例中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2、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3、通过在安装腔室内设置巡检设备,利用巡检设备在安装腔室内执行巡检动作,可以及时获取预制盖板组和电缆组件的具体状态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当巡检设备识别安装腔室内出现异物时,并不一定代表其能够对电缆组件构成威胁,例如该异物为蚊虫等小型昆虫时,其停留在电缆组件的表面,也无法对电缆组件构成危害。反之,若是该生物为老鼠等啮齿动物时,则存在咬破电缆组件中的电缆线表皮的风险。于是,通过分析封盖信息,用于获取当前时刻下的预制盖板组是否完成对安装腔室的合理封盖,是否将导致出现封盖间隙,进而引起外界生物沿着该封盖间隙进入安装腔室的风险,此外,结合获取的环境监测信息,用于更加准确的评估安装腔室的潜在危害级别,避免在人工定期检查电缆组件的过程中,因外界生物侵入安装腔室而未被及时发现,导致封盖好预制盖板组后,该生物被滞留在安装腔室内,从而导致对电缆组件构成潜在危害。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观察窗的电缆沟系统的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系统包括电缆沟结构,所述电缆沟结构内设有由电缆线组和电缆支架构成的电缆组件;所述安全监测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封盖信息判断所述电缆沟结构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间隙特征图像判断所述安装腔室是否满足异物入侵条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入侵异物为第一动物;所述控制所述巡检设备执行跟随驱赶动作,包括:

    8.一种具有观察窗的电缆沟系统的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系统包括电缆沟结构,所述电缆沟结构内设有由电缆线组和电缆支架构成的电缆组件;所述安全监测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观察窗的电缆沟系统的安全监测方法和装置;安全监测方法包括:根据封盖信息判断电缆沟结构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若是,则控制巡检设备对安装腔室内的室内环境执行监测动作,并将获取的对应室内环境的环境监测信息与电缆沟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得到第一对比结果;根据第一对比结果评估安装腔室的潜在危害级别;控制巡检设备根据潜在危害级别对应的级别数向电缆沟系统的后台终端发送相应的预警信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传统的检查手段主要依赖人工定期检查,导致一旦电缆沟内的电缆线发生意外,例如电缆线出现破损或者异常高温而无法被及时发现,造成对电缆线的安全监测效率低。

    技术研发人员:钟维军,杨跃平,王栋,舒恺,周勋甜,范良忠,钱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3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