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用于线缆端部与机器程序编辑验证端相连的连接器结构,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1、线缆作为电信号传输的基础核心设施,其与信号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的相连大多依靠连接器实现,而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功能设计也较为完善,在保证插接稳定性以及导电性能上的设计也非常出色,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5764378a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金属外主体;用于接收线缆组件中的内导体的金属内主体;和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设置在所述金属外主体和金属内主体之间,以将所述金属外主体和所述金属内主体彼此电性隔离开;其中,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紧固件和绝缘盖,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金属外主体、所述金属内主体和所述绝缘壳体三者共同形成的固定孔,用于将该内导体紧固在所述金属内主体中;所述绝缘盖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以防止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金属外主体接触;
2、又或者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10391529b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及其线缆连接器组合,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自绝缘本体的外表面凹设至少两个端子槽;一线缆,线缆包括至少两根芯线,芯线向前延伸进入端子槽;至少两个板状端子安装于端子槽,每一板状端子包括一主体部,自主体部的板缘两侧分别凸设有一接触部和至少一刺破部,刺破部刺破并电性连接芯线,让板状端子的宽度在最窄化的同时实现与对接端子电性接触以及固定芯线这两个功能,以及自主体部的一侧弯折延伸一固定部位于刺破部的后方,相邻两个板状端子的固定部沿相互靠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每一固定部的板面对应包覆固定每一芯线,合理利用了相邻两个板状端子之间的间距,减小了板状端子整体的宽度,减小整体体积;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缺乏对连接器中线缆分布角度的引导方案,上述方案的缺失,会导致测试机器上插接过于密集的线缆连接器时,连接器上的线体会处于无序的状态,线体之间彼此交互缠绕并产生干扰,影响在程序编辑过程中的灵活插取,降低了机器人程序编辑的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缺乏对连接器中线缆分布角度的引导方案,上述方案的缺失,会导致测试机器上插接过于密集的线缆连接器时,连接器上的线体会处于无序的状态,线体之间彼此交互缠绕并产生干扰,影响在程序编辑过程中的灵活插取,降低了机器人程序编辑的整体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包括杆体以及与其底端项链的底座,该底座中安装的插头则与杆体顶端的线体电连接,所述杆体的顶端还连接有倾斜段,该倾斜段与线体为同轴线设置,其用于引导线体的初始状态保持倾斜分布,而杆体的底端与底座为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后线体与插头之间通过转动机构电连接。
3、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含有固定安装在杆体内部的套杆,该套杆还转动嵌套在插头的上半段,该上半段位于杆体的内部,而且套杆的顶端与线体电连。
4、优选的,所述套杆的内壁固定有水平分布的导电环,该导电环用于在套杆内壁不与插头接触时的电流导通。
5、优选的,所述底座中垂直贯穿安装有围绕插头分布的支撑块,该支撑块用于隔开底座底壁与插孔平面之间一定间距,其中支撑块为导热材料,并且支撑块的底壁开设有垂直贯通的第一气孔。
6、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底壁以及支撑块之间设置有若干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则用于对插头工作空间进行密封。
7、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为内部中空且上端面开口槽型结构,该开口槽型结构则与负压机构相连,所述负压机构通过支撑块的受力上移后产生负压效果提高支撑块与插孔平面的连接紧密度。
8、优选的,所述负压机构则包含有滑动贴合在槽结构内壁的负压块,支撑块的边缘处则通过弹性件与负压块相连,而弹性层上还开设有与第一气孔垂直对应的第二气孔。
9、优选的,所述负压块的顶端与竖杆相连,所述竖杆则滑动设置在杆体内部,而且竖杆的顶端与弹性滑动镶嵌在倾斜段上的按压板内壁相连。
10、优选的,所述竖杆由若干个等角度分布的记忆合金材料的金属条组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重新设计连接器内部结构,通过提高其活动维度的方式,增加其在复杂编程测试环境下的便捷性,同时连接器具备良好的连接以及降温效果,并且上述效果分别通过同一结构基础的不同使用方式来实现,更适合中型及大型线缆连接器的空间占用需求,同时更加节能环保,具体如以下内容所示:
12、1.通过将连接器设置为分离并且杆体可独立转动的结构形式,使其能够通过倾斜段的使用,对线体的使用角度进行灵活调整,并且配合套杆以及导电环的使用,能够使其在转动中保持良好的导电效果;
13、2.支撑块配合弹性层的使用,能够利用支撑块的贯穿安装方式,通过自身良好的导热性以及其底端将底座和插孔平面隔开的安全距离,实现良好的散热降温效果,并且配合弹性层实现对插头处更好的密封效果;
14、进一步的,通过在支撑块上设置负压块以及在弹性层中开设对应气孔的方式,能够在连接器安装过程中支撑块与插孔平面之间的挤压实现气流排出的效果,并且在安装结束后使其形成吸盘的负压效果,无需设计其他的连接加固方案,保证连接器的连接稳定性;
15、更进一步的,竖杆以及按压板的使用,则方便使用者在有连接器拆卸需求时、通过简单的按压操作即可解除连接器与插孔之间的限位效果,拆装更加方便,而且由记忆合金金属条构成的竖杆,能够在插头处于高温状态时利用金属条的主动形变来实现主动降温并提高散热性能的效果。
1.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包括杆体(1)以及与其底端项链的底座(2),该底座(2)中安装的插头(3)则与杆体(1)顶端的线体(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顶端还连接有倾斜段(5),该倾斜段(5)与线体(4)为同轴线设置,其用于引导线体(4)的初始状态保持倾斜分布,而杆体(1)的底端与底座(2)为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后线体(4)与插头(3)之间通过转动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含有固定安装在杆体(1)内部的套杆(8),该套杆(8)还转动嵌套在插头(3)的上半段,该上半段位于杆体(1)的内部,而且套杆(8)的顶端与线体(4)电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8)的内壁固定有水平分布的导电环(9),该导电环(9)用于在套杆(8)内壁不与插头(3)接触时的电流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中垂直贯穿安装有围绕插头(3)分布的支撑块(7),该支撑块(7)用于隔开底座(2)底壁与插孔平面之间一定间距,其中支撑块(7)为导热材料,并且支撑块(7)的底壁开设有垂直贯通的第一气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7)的底壁以及支撑块(7)之间设置有若干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弹性层(6),所述弹性层(6)则用于对插头(3)工作空间进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7)为内部中空且上端面开口槽型结构,该开口槽型结构则与负压机构相连,所述负压机构通过支撑块(7)的受力上移后产生负压效果提高支撑块(7)与插孔平面的连接紧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机构则包含有滑动贴合在槽结构内壁的负压块(12),支撑块(7)的边缘处则通过弹性件(13)与负压块(12)相连,而弹性层(6)上还开设有与第一气孔(10)垂直对应的第二气孔(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块(12)的顶端与竖杆(14)相连,所述竖杆(14)则滑动设置在杆体(1)内部,而且竖杆(14)的顶端与弹性滑动镶嵌在倾斜段(5)上的按压板(15)内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程序编辑用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4)由若干个等角度分布的记忆合金材料的金属条(16)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