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说明书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绕组分相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由于业务的需求增多,电机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电机的绕组部分,拓扑结构多种多样,包括多绕组分组、多相多极等。在进行电机设计时,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先人工对电机绕组进行分相,即人工手绘出各绕组在电机电枢槽中的位置、各绕组所处相带,根据分相结果进行建模并仿真,排查电机可能存在的问题。但人工手动分相效率较低,导致后续建模仿真效率较低,尤其在大型电机场景下,由于大型电机的电枢槽数较多、相数较多,分相难度增加,人工分相效率骤降,因此,如何提高电机绕组的分相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基于此,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电机绕组分相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电机绕组分相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部分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说明书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分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获取待分相电机绕组的基础参数;
5、根据所述基础参数,将所述待分相电机分解为若干虚拟分电机;
6、确定每个虚拟分电机的分相参数,所述分相参数包括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其中,每个虚拟分电机的分相参数相同;
7、根据所述虚拟分电机的分相参数,对所述虚拟分电机的绕组分相,得到初始分相结果;
8、根据所述初始分相结果,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分相结果。
9、可选地,所述基础参数包括待分相电机电枢槽数、磁极对数及待分相电机相数;
10、根据所述基础参数,将所述待分相电机分解为若干虚拟分电机,具体包括:
11、根据所述基础参数,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特征参数,所述特征参数包括虚拟相数、虚拟分电机数及基本绕组单元数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及预设判断规则,判断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是否可被分解为若干虚拟分电机;
13、若是,则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对所述待分相电机进行分解,得到若干虚拟分电机。
14、可选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特征参数,具体包括:
15、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电枢槽数及所述磁极对数,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基本绕组单元数;
16、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相数,确定所述虚拟相数,其中,所述虚拟相数为奇数;
17、根据所述虚拟相数及所述待分相电机相数,确定虚拟分电机数。
18、可选地,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对所述待分相电机进行分解,得到若干虚拟分电机,具体包括:
19、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电枢槽数及所述虚拟分电机数,确定虚拟分电机的虚拟电枢槽数;
20、根据所述虚拟电枢槽数及所述虚拟相数,将所述待分相电机分解为若干虚拟分电机。
21、可选地,确定每个虚拟分电机的分相参数,具体包括:
22、根据所述磁极对数及所述待分相电机电枢槽数,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的槽距角;
23、根据所述槽距角及所述虚拟分电机的虚拟相数,确定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的电角度;
24、根据所述虚拟电枢槽每个槽的电角度,确定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
25、可选地,所述基础参数还包括待分相电机绕组的绕组层数及待分相电机节距;
26、根据所述虚拟分电机的分相参数,对所述虚拟分电机的绕组分相,得到初始分相结果,具体包括:
27、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绕组层数,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绕组类型,所述绕组类型包括单层绕组及双层绕组;并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节距,确定最佳节距;
28、当所述待分相电机为单层绕组时,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电枢槽数及所述待分相电机相数,确定基本绕组单元的每个相带所包括的电枢槽数;并根据所述基本绕组单元的每个相带所包括的电枢槽数、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及所述最佳节距,对所述虚拟分电机的绕组分相,得到初始分相结果;
29、当所述待分相电机为双层绕组时,确定上层绕组的起始槽号,根据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及所述起始槽号,确定上层绕组分相结果;并根据所述上层绕组分相结果及所述最佳节距,确定下层绕组分相结果,将所述上层绕组分相结果及所述下层绕组分相结果确定为初始分相结果。
30、可选地,根据所述基本绕组单元的每个相带所包括的电枢槽数、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及所述最佳节距,对所述虚拟分电机的绕组分相,得到初始分相结果,具体包括:
31、当所述基本绕组单元的每个相带所包括的电枢槽数为奇数时,根据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对所述虚拟分电机的绕组分相,得到初始分相结果;
32、当所述基本绕组单元的每个相带所包括的电枢槽数为偶数时,根据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确定所述虚拟分电机的预设槽号的分相结果;并根据所述预设槽号的分相结果及所述最佳节距,确定所述虚拟分电机的剩余槽号的分相结果,将所述预设槽号的分相结果及得到剩余槽号的分相结果确定为初始分相结果。
33、可选地,根据所述初始分相结果,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分相结果,具体包括:
34、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相数,确定旋转电角度;
35、根据所述旋转电角度及所述虚拟分电机数,对所述初始相结果进行复制,得到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分相结果。
36、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分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7、基础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相电机绕组的基础参数;
38、分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参数,将所述待分相电机分解为若干虚拟分电机;
39、分相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虚拟分电机的分相参数,所述分相参数包括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其中,每个虚拟分电机的分相参数相同;
40、初始分相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分电机的分相参数,对所述虚拟分电机的绕组分相,得到初始分相结果;
41、最终分相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分相结果,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分相结果。
42、可选地,所述基础参数包括待分相电机电枢槽数、磁极对数及待分相电机相数;
43、所述分解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参数,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特征参数,所述特征参数包括虚拟相数、虚拟分电机数及基本绕组单元数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及预设判断规则,判断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是否可被分解为若干虚拟分电机;若是,则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对所述待分相电机进行分解,得到若干虚拟分电机。
44、可选地,所述分解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电枢槽数及所述磁极对数,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基本绕组单元数;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相数,确定所述虚拟相数,其中,所述虚拟相数为奇数;根据所述虚拟相数及所述待分相电机相数,确定虚拟分电机数。
45、可选地,所述分解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电枢槽数及所述虚拟分电机数,确定虚拟分电机的虚拟电枢槽数;根据所述虚拟电枢槽数及所述虚拟相数,将所述待分相电机分解为若干虚拟分电机。
46、可选地,所述分相参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磁极对数及所述待分相电机电枢槽数,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的槽距角;根据所述槽距角及所述虚拟分电机的虚拟相数,确定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的电角度;根据所述虚拟电枢槽每个槽的电角度,确定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
47、可选地,所述基础参数还包括待分相电机绕组的绕组层数及待分相电机节距;
48、所述初始分相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绕组层数,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绕组类型,所述绕组类型包括单层绕组及双层绕组;并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节距,确定最佳节距;当所述待分相电机为单层绕组时,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电枢槽数及所述待分相电机相数,确定基本绕组单元的每个相带所包括的电枢槽数;并根据所述基本绕组单元的每个相带所包括的电枢槽数、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及所述最佳节距,对所述虚拟分电机的绕组分相,得到初始分相结果;当所述待分相电机为双层绕组时,确定上层绕组的起始槽号,根据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及所述起始槽号,确定上层绕组分相结果;并根据所述上层绕组分相结果及所述最佳节距,确定下层绕组分相结果,将所述上层绕组分相结果及所述下层绕组分相结果确定为初始分相结果。
49、可选地,所述初始分相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基本绕组单元的每个相带所包括的电枢槽数为奇数时,根据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对所述虚拟分电机的绕组分相,得到初始分相结果;当所述基本绕组单元的每个相带所包括的电枢槽数为偶数时,根据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确定所述虚拟分电机的预设槽号的分相结果;并根据所述预设槽号的分相结果及所述最佳节距,确定所述虚拟分电机的剩余槽号的分相结果,将所述预设槽号的分相结果及得到剩余槽号的分相结果确定为初始分相结果。
50、可选地,所述最终分相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分相电机相数,确定旋转电角度;根据所述旋转电角度及所述虚拟分电机数,对所述初始相结果进行复制,得到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分相结果。
51、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电机绕组分相方法。
52、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电机绕组分相方法。
53、本说明书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54、从本说明书提供的电机绕组分相方法可以看出,本方法通过将待分相电机分解为若干个分相参数相同的虚拟分电机,对一个虚拟分电机进行绕组分相,得到初始分相结果,再根据初始分相结果,得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分相结果。本方法无需人工对电机绕组的进行分相,且由于虚拟分电机的基础参数的具体数值低于待分相电机的基础参数的具体数值,进而降低了分相难度,提高了分相效率。由于每个虚拟分电机的分相参数相同,因此,仅需对一个虚拟分电机进行分相,大大减少了计算量,进一步提高了电机绕组的分相效率。
1.一种电机绕组分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参数包括待分相电机电枢槽数、磁极对数及待分相电机相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础参数,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特征参数,具体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对所述待分相电机进行分解,得到若干虚拟分电机,具体包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每个虚拟分电机的分相参数,具体包括: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参数还包括待分相电机绕组的绕组层数及待分相电机节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本绕组单元的每个相带所包括的电枢槽数、所述虚拟电枢槽中每个槽所在相带及所述最佳节距,对所述虚拟分电机的绕组分相,得到初始分相结果,具体包括: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初始分相结果,确定所述待分相电机绕组的分相结果,具体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