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柔性屏装饰罩的后视镜及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5-17  15


    本技术涉及后视镜生产,尤其是一种具有柔性屏装饰罩的后视镜及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1、传统后视镜一般包括副镜壳和装饰罩组成的后视镜主体,其中装饰罩一般通过电镀的方式镀色和镀膜,以使得后视镜颜色与车身颜色一致,然而电镀污染较大,且成本也相对较高;此外,传统的装饰罩功能单一,仅作为后视镜的一部分。

    2、柔性屏显示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追求酷炫、科技和时尚风格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环保标准升级的情况下的大胆创新。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柔性屏装饰罩的后视镜,并同时提出一种适于生产这种后视镜的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柔性屏装饰罩的后视镜及其生产设备。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柔性屏装饰罩的后视镜,包括柔性屏、装饰罩和副镜壳,所述装饰罩和所述副镜壳拼接形成后视镜主体,所述柔性屏设置于所述装饰罩的外壁面,且所述柔性屏的底部弯折并与所述装饰罩的底面固定。

    3、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生产设备,其用于生产上述具有柔性屏装饰罩的后视镜,包括第一拼接机构和第二拼接机构,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对所述装饰罩进行限位和预固定,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对所述柔性屏进行限位和预固定;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分别设置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包括作用于所述装饰罩的第一压力口和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气道设置有气源进行连通,所述第二气道包括作用于所述柔性屏的第二压力口和第二连通口,贴合时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靠近并贴合,以使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相互封闭,所述气源朝所述第一压力口输气以使所述装饰罩和所述柔性屏相抵并贴合;随后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微打开,此时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打开,同时所述第二压力口打开、所述第一压力口封闭;此时所述气源输气由所述第二压力口排出,以使所述柔性屏朝着所述装饰罩一侧移动并最终使所述装饰罩和所述第一拼接机构抵接;所述第一拼接机构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柔性屏弯折的倒角。

    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在完全相接前设定距离处开始形成密闭区域;所述第二拼接机构的内腔形状为所述装饰罩的外壁形状进行等比放大;在进行贴合时,预安装了所述柔性屏的所述第二拼接机构的内腔缩小至与所述装饰罩的外壁形状相贴合或留有间隙;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安装所述装饰罩时在所述装饰罩的外侧形成安装间隙,在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贴合时,所述柔性屏的底部插入到所述安装间隙中;所述第一压力口输出气体时,所述装饰罩被顶起并与所述柔性屏进行贴合;在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微打开时,所述气源通过所述第二压力口输出气体,以使贴合后的所述柔性屏和所述装饰罩朝所述第一拼接机构一侧移动,随后所述柔性屏的底部作用于所述倒角发生弯折,并最终与所述装饰罩的底面进行包裹贴合。

    5、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压力口包括闸门结构,所述闸门结构包括阀芯和用于使所述阀芯进行开闭的动作部;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包括与所述动作部配合动作的传动部;所述传动部随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同步移动,当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完全贴合时,所述传动部作用所述动作部使所述阀芯打开所述闸门结构,当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未完全贴合时,所述传动部作用所述动作部使所述阀芯关闭所述闸门结构。

    6、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拼接机构设置于下方,所述第二拼接机构设置于上方,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内部倾斜地设置有滑移腔,所述滑移腔内滑移设置有芯杆,所述芯杆的中部设置有气孔,所述滑移腔和所述第一压力口相接形成连通部,当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完全贴合时,所述芯杆的气孔和所述连通部对应以使所述第一压力口畅通;所述传动部突出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拼接机构的底面,所述第二拼接机构下移与所述第一拼接机构贴合的过程中,所述传动部下移并作用于所述芯杆,以使所述芯杆朝下倾斜移动,当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贴合时,所述气孔与所述连通部对应,所述气源通过所述第一压力口朝所述装饰罩输出气体,此时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连接处紧贴封闭,以使所述密闭区域关闭和所述第二气道的连通;当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向上移设定距离时,所述密闭区域打开,同时所述气孔和所述连通部错开,此时所述第一压力口关闭,所述气源和所述第二压力口连通并通气。

    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滑移腔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芯杆,以使初始状态下所述芯杆上的所述气孔朝上偏离并错开所述连通部。

    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传动部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拼接机构还包括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底端作用于所述芯杆的顶端,所述传动部下降时作用于所述铰接杆的中部并使其转动,所述铰接杆转动时的外端部作用于所述芯杆以使所述芯杆向下倾斜移动。

    9、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拼接机构的底部形成有封口环板和密封部,所述第一拼接机构的顶部最外侧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内侧对应设置有密封台阶;安装时所述封口环板和所述环槽相接,所述封口环板和所述密封台阶的外壁贴合时,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开始形成密闭区域,且所述密封部和所述密封台阶在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完全贴合时也贴合密封。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底部位于所述密封部的底面;所述第一连通口的顶部位于所述密封台阶的顶部,且所述第一连通口所在的位置与所述传动部的作用区域错开,所述气源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在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完全贴合时相互关闭;未完全贴合时所述气源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的顶部到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底部连通,并最后连接到所述第二压力口处对所述柔性屏的顶面进行施压。

    11、本技术所提出的生产设备包括工作转台,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转台的其中一个工位上;所述工作转台还包括上料工位、检测工位、下料工位和返工工位;所述上料工位设置有机械臂进行取料上料;所述检测工位包括外观检测位点和功能检测位点;所述外观检测位点和所述功能检测位点分别设置有视觉相机,并通过所述视觉相机进行外观检测和功能检测;所述外观检测位点和所述功能检测位点对检测后的工件进行标记,所述返工工位设置有转移机械臂,所述转移机械臂适于将所述外观检测位点和所述功能检测位点检测出的不合格品转移至返工工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通过柔性屏的设置,装饰罩不必再通过电镀技术进行镀色和镀膜,一定程度上更加满足环境友好的需求。柔性屏功耗低、技术成熟,且在阳光下显示效果较好。除了能够显示纯色,还可以定制例如显示车载摄像头图像,以达到辅助驾驶员视野的功能。显示屏也完全可以和车机进行电联,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功能。此外,柔性屏还可以在一些经济情况下通过亮眼的颜色展示来警示驾驶员或者附近车辆。

    14、2、通过第一拼接机构和第二拼接机构的靠近和贴合,使得对应的装饰罩和柔性屏对应,随后通过气源的气压作用让装饰罩和柔性屏进行贴合,同时气压让装饰罩离开第一拼接机构,使得装饰罩的底部腾空与第一拼接机构之间流出空隙,随后通过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的调节转变气压方向,将贴合后的装饰罩和柔性屏朝第一拼接机构一侧挤压,此时显然柔性屏底部的块状部分则突出于装饰罩,当气压将中间体压向第一拼接机构时,柔性屏突出的块体部分与倒角作用而弯折,并最后与装饰罩的底部进行包裹。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柔性屏装饰罩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装饰罩和副镜壳,所述装饰罩和所述副镜壳拼接形成后视镜主体,所述柔性屏设置于所述装饰罩的外壁面,且所述柔性屏的底部弯折并与所述装饰罩的底面固定。

    2.一种生产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柔性屏装饰罩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拼接机构和第二拼接机构,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对所述装饰罩进行限位和预固定,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对所述柔性屏进行限位和预固定;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分别设置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包括作用于所述装饰罩的第一压力口和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气道设置有气源进行连通,所述第二气道包括作用于所述柔性屏的第二压力口和第二连通口,贴合时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靠近并贴合,以使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相互封闭,所述气源朝所述第一压力口输气以使所述装饰罩和所述柔性屏相抵并贴合;随后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微打开,此时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打开,同时所述第二压力口打开、所述第一压力口封闭;此时所述气源输气由所述第二压力口排出,以使所述柔性屏朝着所述装饰罩一侧移动并最终使所述装饰罩和所述第一拼接机构抵接;所述第一拼接机构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柔性屏弯折的倒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在完全相接前设定距离处开始形成密闭区域;所述第二拼接机构的内腔形状为所述装饰罩的外壁形状进行等比放大;在进行贴合时,预安装了所述柔性屏的所述第二拼接机构的内腔缩小至与所述装饰罩的外壁形状相贴合或留有间隙;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安装所述装饰罩时在所述装饰罩的外侧形成安装间隙,在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贴合时,所述柔性屏的底部插入到所述安装间隙中;所述第一压力口输出气体时,所述装饰罩被顶起并与所述柔性屏进行贴合;在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微打开时,所述气源通过所述第二压力口输出气体,以使贴合后的所述柔性屏和所述装饰罩朝所述第一拼接机构一侧移动,随后所述柔性屏的底部作用于所述倒角以发生弯折,并最终与所述装饰罩的底面进行包裹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口包括闸门结构,所述闸门结构包括阀芯和用于使所述阀芯进行开闭的动作部;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包括与所述动作部配合动作的传动部;所述传动部随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同步移动,当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完全贴合时,所述传动部作用所述动作部使所述阀芯打开所述闸门结构,当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未完全贴合时,所述传动部作用所述动作部使所述阀芯关闭所述闸门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机构设置于下方,所述第二拼接机构设置于上方,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内部倾斜地设置有滑移腔,所述滑移腔内滑移设置有芯杆,所述芯杆的中部设置有气孔,所述滑移腔和所述第一压力口相接形成连通部,当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完全贴合时,所述芯杆的气孔和所述连通部对应以使所述第一压力口畅通;所述传动部突出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拼接机构的底面,所述第二拼接机构下移与所述第一拼接机构贴合的过程中,所述传动部下移并作用于所述芯杆,以使所述芯杆朝下倾斜移动,当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贴合时,所述气孔与所述连通部对应,所述气源通过所述第一压力口朝所述装饰罩输出气体,此时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连接处紧贴封闭,以使所述密闭区域关闭和所述第二气道的连通;当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向上移设定距离时,所述密闭区域打开,同时所述气孔和所述连通部错开,此时所述第一压力口关闭,所述气源和所述第二压力口连通并通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腔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芯杆,以使初始状态下所述芯杆上的所述气孔朝上偏离并错开所述连通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拼接机构还包括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底端作用于所述芯杆的顶端,所述传动部下降时作用于所述铰接杆的中部并使其转动,所述铰接杆转动时的外端部作用于所述芯杆以使所述芯杆向下倾斜移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接机构的底部形成有封口环板和密封部,所述第一拼接机构的顶部最外侧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内侧对应设置有密封台阶;安装时所述封口环板和所述环槽相接,所述封口环板和所述密封台阶的外壁贴合时,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开始形成所述密闭区域,且所述密封部和所述密封台阶在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完全贴合时也贴合密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底部位于所述密封部的底面;所述第一连通口的顶部位于所述密封台阶的顶部,且所述第一连通口所在的位置与所述传动部的作用区域错开,所述气源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在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完全贴合时相互关闭;未完全贴合时所述气源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的顶部到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底部连通,并最后连接到所述第二压力口处对所述柔性屏的顶面进行施压。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转台,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转台的其中一个工位上;所述工作转台还包括上料工位、检测工位、下料工位和返工工位;所述上料工位设置有机械臂进行取料上料;所述检测工位包括外观检测位点和功能检测位点;所述外观检测位点和所述功能检测位点分别设置有视觉相机,并通过所述视觉相机进行外观检测和功能检测;所述外观检测位点和所述功能检测位点对检测后的工件进行标记,所述返工工位设置有转移机械臂,所述转移机械臂适于将所述外观检测位点和所述功能检测位点检测出的不合格品转移至返工工位。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柔性屏装饰罩的后视镜及生产设备,包括柔性屏、装饰罩和副镜壳,所述装饰罩和所述副镜壳拼接形成后视镜主体,所述柔性屏设置于所述装饰罩的外壁面,且所述柔性屏的底部弯折并与所述装饰罩的底面固定;其中生产设备包括第一拼接机构和第二拼接机构,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对所述柔性屏进行限位和预固定,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对所述装饰罩进行限位和预固定;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和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分别设置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本申请通过柔性屏和后视镜的结合,装饰罩不必再通过电镀技术进行镀色和镀膜,满足环境友好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和车机进行电联,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方清,周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胜维德赫华翔汽车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4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