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5-19  1


    本申请涉及空气加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1、加湿器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家用或者商用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其利用超声波高速振荡的原理,把水滴在超声波高频振荡作用下变成极其微小的水雾并使水雾散发到环境中,以达到增加环境空气湿润度的作用。

    2、目前的加湿器结构中多采用上加水模式,具体是将水箱与底座进行分离设计,这样一来,不仅导致水箱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缝隙容易出现溢水的问题,而且其中的浮子结构较为复杂,容易损坏,导致对水位的控制不够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加湿器结构对于水位的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加湿器。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包括:

    3、箱体,具有容纳腔;

    4、分隔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储水腔及雾化腔,所述分隔件上开设安装口;及

    5、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密封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内,且所述第一部件的内部形成连通所述储水腔与所述雾化腔的过流通道,所述第二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上,并具有开启所述过流通道的开启位置及关闭所述过流通道的关闭位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被构造为第一管道,所述第二部件被构造为第二管道,且绕所述第一管道的轴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并在转动过程中具有所述开启位置及所述关闭位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周环绕设置第一卡圈,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周环绕设置第二卡圈,所述第一卡圈与所述第二卡圈相互卡接,并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第二管道绕所述第一管道的轴向相对所述第一管道转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朝向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上开设第一开孔,所述第二管道朝向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孔;

    9、当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相对设置且相互连通;当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相互错开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背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轴向呈相交设置;

    11、当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二段背离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开口朝下设置;当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段背离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开口朝上设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器还包括限位件及浮动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的底部,所述限位件的内部形成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限位空间;

    13、所述浮动件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内,当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二段背离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开口朝向所述限位空间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多条限位筋条,各所述限位筋条之间相互间隔且环绕形成所述限位空间。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动件被构造为浮球,所述加湿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段背离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并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浮球密封配合。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器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设置于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周壁之间。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器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被构造为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朝向所述储水腔设置,另一端朝向所述雾化腔设置;

    19、所述第二部件被构造为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第三管道朝向所述雾化腔的一端开口。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段及第四段,所述第三段密封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内,所述第四段位于所述雾化腔内,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三段的轴向呈相交设置,且所述第四段背离所述第三段的一侧开口朝下设置;

    21、其中,所述密封盖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第四段背离所述第三段的一侧开口。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器还包括限位件及浮动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的底部,所述限位件的内部形成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限位空间;

    23、所述浮动件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内,且所述第四段背离所述第三段的一侧开口朝向所述限位空间设置。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多条限位筋条,各所述限位筋条之间相互间隔且环绕形成所述限位空间。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动件被构造为浮球,所述密封盖包括相互连接的盖体及密封部,所述盖体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第四段背离所述第三段的一侧开口,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第四段背离所述第三段的一侧,并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浮球密封配合。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器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设置于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与所述第三管道的外周壁之间。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加水口,所述加湿器还包括加水盖,所述加水盖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加水口。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出雾口,所述加湿器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出雾口的出雾盖。

    29、上述加湿器,利用分隔件将容纳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储水腔和雾化腔,储水腔可以用于储存液体,雾化腔可以对其中的液体进行雾化,实现加湿效果;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部件,使得水流只能通过过流通道从储水腔进入雾化腔内,并且当过流通道开启时,过流通道在储水腔与雾化腔之间形成连通结构,雾化腔内的水位升高至与储水腔内水位相等时可以实现液封,能够更好地实现雾化腔内水位的控制,提高控制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31)被构造为第一管道,所述第二部件(32)被构造为第二管道,且绕所述第一管道的轴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并在转动过程中具有所述开启位置及所述关闭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周环绕设置第一卡圈(34),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周环绕设置第二卡圈(35),所述第一卡圈(34)与所述第二卡圈(35)相互卡接,并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第二管道绕所述第一管道的轴向相对所述第一管道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朝向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板(36),所述第一端板(36)上开设第一开孔(37),所述第二管道朝向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端板(38),所述第二端板(38)上开设有第二开孔(39);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321)及第二段(322),所述第一段(321)背离所述第二段(3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段(321)与所述第二段(322)的轴向呈相交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100)还包括限位件(40)及浮动件(50),所述限位件(40)设置于所述雾化腔(13)的底部,所述限位件(40)的内部形成与所述雾化腔(13)连通的限位空间(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0)包括多条限位筋条,各所述限位筋条之间相互间隔且环绕形成所述限位空间(6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件(50)被构造为浮球,所述加湿器(10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70),所述第一密封圈(70)设置于所述第二段(322)背离所述第一段(321)的一侧,并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浮球密封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10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80),所述第二密封圈(80)密封设置于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周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100)还包括第三密封圈(90),所述第三密封圈(90)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31)被构造为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朝向所述储水腔(12)设置,另一端朝向所述雾化腔(13)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段(311)及第四段(312),所述第三段(311)密封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内,所述第四段(312)位于所述雾化腔(13)内,所述第四段(312)与所述第三段(311)的轴向呈相交设置,且所述第四段(312)背离所述第三段(311)的一侧开口朝下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100)还包括限位件(40)及浮动件(50),所述限位件(40)设置于所述雾化腔(13)的底部,所述限位件(40)的内部形成与所述雾化腔(13)连通的限位空间(6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0)包括多条限位筋条,各所述限位筋条之间相互间隔且环绕形成所述限位空间(6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件(50)被构造为浮球,所述密封盖包括相互连接的盖体(323)及密封部(324),所述盖体(323)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第四段(312)背离所述第三段(311)的一侧开口,所述密封部(324)位于所述第四段(312)背离所述第三段(311)的一侧,并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浮球密封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10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80),所述第二密封圈(80)密封设置于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与所述第三管道的外周壁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水腔(12)连通的加水口(14),所述加湿器(100)还包括加水盖(15),所述加水盖(15)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10)上,并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加水口(14)。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13)连通的出雾口(16),所述加湿器(100)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出雾口(16)的出雾盖(17)。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湿器,包括:箱体,具有容纳腔;分隔件,设置于容纳腔,并将容纳腔分隔为储水腔及雾化腔,分隔件上开设安装口;及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密封设置于安装口内,且内部形成过流通道,第二部件活动设置于第一部件上,并具有开启位置及关闭位置。本申请利用分隔件将容纳腔分隔为储水腔和雾化腔,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部件,使得水流只能通过过流通道从储水腔进入雾化腔内,并且当过流通道开启时,过流通道在储水腔与雾化腔之间形成连通结构,雾化腔内的水位升高至与储水腔内水位相等时可以实现液封,能够更好地实现雾化腔内水位的控制,提高控制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卢观孙,贺雷,林灵彪,吴福严,林志荣,赖达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5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