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盖零件内孔损伤修复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5-22  11


    本发明涉及再制造,具体为一种端盖零件内孔损伤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端盖零件是飞行器机电作动系统中用于密封及活塞杆支撑和导向的重要零件,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关乎作动系统的平稳运行。受服役环境影响,在服役过程中该零件内孔槽口处大面积点蚀损伤频发,甚至发生锈蚀脱落现象,严重影响了作动系统的服役寿命和安全性。

    2、面对端盖零件内孔槽口腐蚀的失效形式,常规修复方式为对损伤位置进行局部补焊,但由于产品结构空间限制,腐蚀位置补焊修复可达性较差,补焊过程易出现界面台阶、焊接气孔及裂纹等缺陷,且后续加工尺寸难以保证,这都大大增加了产品维修风险和成本。因此开发一种可以满足该类零件损伤快速恢复的方法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端盖零件内孔损伤修复方法。区别于常规手段的“面修复”方式,采用损伤处“体修复”,连带非工作区域一体成型,后进行精密加工,进而实现损伤件性能高效重塑。

    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端盖零件内孔损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端盖零件内孔的“凸台-槽口”特征进行去除得到待修复件;

    5、s2、根据端盖零件内、外端面形状设计与之匹配的内工装与外工装,内工装与待修复件内端面配合、外工装与待修复件外端面配合,形成组合件;

    6、s3、设计专用修复合金粉末,专用修复合金粉末中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c≤0.05%,mn≤0.30%,cr:12.2%-13.5%,ni:7.5%-8.5%,mo:2.0%-3.5%,n≤0.08%~0.13%;

    7、s4、根据端盖零件损伤处结构特征,采用同材制备出同比复原的待修复结构模拟件,使用丙酮对模拟件进行充分清洁以备用;

    8、s5、取足量的粒径范围为53μm~150μm的合金粉末充分进行无氧干燥处理以备用,合金粉末满足d10≥53μm、80μm≤d50≤120μm、d90≤165μm、流动性≤20s/50g,合金粉末体积与待修复体积比例为2.3~3.5;

    9、s6、对模拟件进行模拟修复试验,模拟修复试验完后进行回火处理;

    10、试验参数如下:

    11、挤压压力为8mpa-10mpa、升压速率为5min/mpa-8min/mpa、升压时间为20min-50min、挤压温度为700℃-900℃、保压时间为2h-5h;

    12、s7、对经过模拟修复试验后的模拟件进行性能检测,若模拟件符合性能检测要求,则进行下一步操作,若不符合,则返回至s4重新操作,直至符合性能检测要求为止;

    13、s8、将s2中的组合件代入到s3至s7确定的工艺中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取出端盖零件进行无损检测并按照产品图纸进行尺寸恢复加工。

    14、优选的,步骤s1中待修复件采用无水乙醇和丙酮进行充分清洗并干燥后备用。

    15、优选的,步骤s6中回火处理制度为500℃~650℃,空冷。

    16、优选的,步骤s7中性能检测包括金相组织性能检测、缺陷检测、硬度性能检测、耐蚀性能检测。

    17、优选的,步骤s7中符合性能检测要求包括:金相组织均匀、无明显晶粒畸变、参照gb/t 13320-2007组织评级不大于3级;无孔隙、裂纹;修复层硬度满足hv≥300;修复层耐蚀性满足大气环境下修复层腐蚀速率≤1mg/m2·h。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发明攻克了常规补焊方式可达性受限、修复缺陷率高、修复尺寸易偏差等工程难题,大大提升了损伤零件修复成功率,解决零件报废量大难题;设计了专用修复合金粉末,实现了端盖损伤件力学及耐腐蚀性能的高效重塑;该方法可同步拓展至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薄壁、复杂结构等零件的修复;设计了修复专用保护工装,契合于端盖构件结构特征,用于限定修复过程粉末的流动路径,以及避免了端盖零件在修复过程发生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端盖零件内孔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盖零件内孔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待修复件采用无水乙醇和丙酮进行充分清洗并干燥后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盖零件内孔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回火处理制度为500℃~650℃,空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盖零件内孔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性能检测包括金相组织性能检测、缺陷检测、硬度性能检测、耐蚀性能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盖零件内孔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符合性能检测要求包括:金相组织均匀、无明显晶粒畸变、参照gb/t13320-2007组织评级不大于3级;无孔隙、裂纹;修复层硬度满足hv≥300;修复层耐蚀性满足大气环境下修复层腐蚀速率≤1mg/m2·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再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端盖零件内孔损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端盖零件内孔的“凸台‑槽口”特征进行去除得到待修复件;设计与之匹配的内工装与外工装,形成组合件;设计专用修复合金粉末;采用同材制备出同比复原的待修复结构模拟件;对模拟件进行模拟修复试验;对经过模拟修复试验后的模拟件进行性能检测;将组合件代入确定的工艺中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进行无损检测并按照产品图纸进行尺寸恢复加工。本发明攻克了常规补焊方式可达性受限、修复缺陷率高、修复尺寸易偏差等工程难题,大大提升了损伤零件修复成功率,解决零件报废量大难题;设计了专用修复合金粉末,实现了端盖损伤件力学及耐腐蚀性能的高效重塑。

    技术研发人员:胡家齐,袁晨风,谢隋杰,程宗辉,刘庆伟,何磊,张志强,范朝,董定平,蔡小叶,慈世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营芜湖机械厂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6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