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托升装置及立体存车库

    专利查询2025-05-22  7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托升装置及立体存车库。


    背景技术:

    1、立体停车库作为一种高效的停车解决方案,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立体停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少、车位数量多的优势,这使得它在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优势。目前,升降式立体停车库已经在商圈、写字楼及医院等场所得到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立体停车库的设计和运营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这包括但不限于自动化停车系统、智能导航系统以及更加安全可靠的停车环境。这些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立体停车库的发展,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2、当前在立体停车库中,车辆移动运送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直接采用承车板移动运送,尤其是对于多层立体停车库,在停车时,车辆开到承车板上面,然后通过机械传送设备将承车板同车辆一起传送到指定的停车位内,然后机械传送设备再将该停车位下侧备用的乘车板取下降到地面上待下一辆车存放使用,而在接车时,机械传送设备又要将地面上的乘车板先移动到停车位的下方,再将停车位内的车辆及放置车辆的乘车板降到地面上,如此一来通过上述停车方式,需要多次重复相同的机械动作,无形的增加了立体存车过程的机械动作,延长了存取时间,并且由于每个停车位均具有备用乘车板,增加了承车板数量,使得车库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托升装置及立体存车库,能够单一的利用车辆托升装置实现车辆的存取,大大的节省了存车板的数量,节省了立体存车库的修建成本,同时在存取车辆过程中无需对存车板进行取放转换,减少了存取过程中的机械动作,使得车辆存取更加方便快捷。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车辆托升装置,包括:

    4、底板;

    5、顶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且两者平行,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

    6、升降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所述升降调节组件的固定件与所述底板连接,活动件与所述顶板连接,用于对所述顶板进行上下运动调节;

    7、两个活动叉板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两侧,每个所述活动叉板组件均包括有固定杆和至少两组托升部件,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顶板活动连接,两组所述托升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每组所述托升部件由多个等间距布设的叉条组成,多个所述叉条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杆的底壁上且向远离顶板一侧延伸;

    8、水平调节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或分别设置于每个固定杆和顶板之间,所述水平调节组件的固定件与所述顶板连接,活动件与两个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水平调节组件用于对两个固定杆的间距进行调节。

    9、优选的,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

    10、至少一个上下运动限位机构,布设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所述上下运动限位机构用于为所述顶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提供导向;

    11、上下运动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所述上下运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顶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12、优选的,所述上下运动限位机构包括:

    13、固定套,其轴线与底板垂直,所述固定套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

    14、活动柱,下端插设在所述固定套内,上端与所述顶板固连。

    15、优选的,上下运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液压缸,所述第一电动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底板固定,活动端与所述顶板接触,并且在所述第一电动液压缸的活动端顶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接收来自装置工作时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用于判断被托升车辆的重量是否超过车辆托升装置和立体车库设计的最大承重量。

    16、优选的,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

    17、两个第二电动液压缸,分设在所述第一电动液压缸的两侧且与所述顶板固连,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固定杆固连;

    18、水平运动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顶板之间,用于对所述固定杆的运动提供导向。

    19、优选的,所述水平运动限位机构包括滑槽和滑条,所述滑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相对的设置在所述顶板两侧下沿的内侧,每个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条,两个所述滑条分别与一个所述固定杆固连。

    20、优选的,每个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1、优选的,一种立体存车库,包括上述车辆托升装置,还包括:

    22、升降传送机构,具有驱动部和升降部,所述升降部连接在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且所述升降部与底板连接,所述升降传送机构用于实现底板的升降和移动;

    23、停车区,用于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停车区位于相对的两个边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与多个所述叉条一一对应;

    24、存放区,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均匀布设的存车板,每个所述存车板相对的两个边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与多个所述叉条一一对应。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车辆托升装置及立体存车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本装置在存取车辆过程中,能够只对车辆进行移动传送,无需增加备用存车板和对存车板进行移动更换等机械动作复杂操作,从而减少存车板的应用数量,和减少存取车辆时机械动作的重复性,有效替代了现有立体存车库及车辆立体存放装置中用于传送车辆的承车板,优化现有的立体存车库及车辆立体存放装置,提高存取车辆的便捷性;

    27、在进行存车时,将车辆驶入立体停车库的停车区,使车辆的前后轮均停在对应位置的第一凹槽上方;然后通过升降传送机构将整个车辆托升装置移动至车辆底部,通过降低顶板与底板的距离,使顶板上的每个叉条置于对应的第一凹槽内,进而通过水平调节组件调节两个固定杆的间距,使对应位置的叉条移动至对应的轮胎底部,然后启动升降调节组件,使顶板带动固定杆及叉条上升与车辆的轮胎接触,再次启动升降传送机构,向上托起底板,使整个车辆托升装置托起车辆运送至指定的存车板上,在车辆到达存车板的位置,然后将底板放置于存车板上,通过控制升降调节组件,降低顶板、叉条及车辆,使得每个叉条嵌设在存车板上对应的第二凹槽内,使车辆的前轮和后轮置于存车板对应的第二凹槽位置上方;随后启动水平调节组件收缩两个固定杆的间距,使叉条从轮胎底部移出,再通过控制升降调节组件,使叉条上升到存车板的上方,随后利用升降传送机构将车辆托升装置整体从存车板上取出即可,取车时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即可,从而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单一的利用车辆托升装置实现车辆的存取,大大的节省了存车板的数量,节省了立体存车库的修建成本,同时在存取车辆过程中无需对存车板进行取放转换,避免了多余机械动作的重复,有效的减少了存取过程中的机械动作,使得车辆存取更加方便快捷,节省车辆存取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托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托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托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运动限位机构(3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托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运动驱动机构(32)包括第一电动液压缸,所述第一电动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活动端与所述顶板(2)接触,并且在所述第一电动液压缸的活动端顶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托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5)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托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运动限位机构包括滑槽(6)和滑条(7),所述滑槽(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6)相对的设置在所述顶板(2)两侧下沿的内侧,每个所述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条(7),两个所述滑条(7)分别与一个所述固定杆(41)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托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杆(41)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8.一种立体存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车辆托升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存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托升装置及立体存车库,包括底板、顶板、升降调节组件、两个活动叉板组件以及水平调节组件;底板嵌设在顶板底部且两者之间设置升降调节组件,用于调节顶板上下活动;两个活动叉板组件相对设置在顶板两侧,每个活动叉板组件均包括有固定杆和至少两组托升部件,固定杆与顶板活动连接,每组托升部件由多个等间距布设的叉条组成,叉条与固定杆垂直且固定;水平调节组件设置在两个固定杆之间,水平调节组件用于对两个固定杆的间距进行调节。本装置有效替代了现有立体存车库及车辆立体存放装置中用于传送车辆的承车板,优化现有的立体存车库及车辆立体存放装置,提高存取车辆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羽飞,黄嘉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韶关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6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