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粉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5-22  5


    本申请涉及传送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米粉传送带。


    背景技术:

    1、米粉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和面、挤出拉条、切断、烘干、包装等工序,米粉挤出拉条后通常需要经过传送带输送到切断工位进行切断加工。在输送过程中米粉处于湿润状态,粘附性较强,米粉之间容易出现粘连现象,因此需要对米粉进行初步风干处理。

    2、现有技术中的传送带通常不具备风干功能,需要额外配备风机进行风干,风机吹风角度、吹风范围、吹风力度很难精确调控。风力过大容易造成受风中心区域发生弯曲变形,受风边界以外的风能又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浪费。风力过小则存在受风边界处受风不足,达不到初步风干效果。并且由于风向、范围、力度的不稳定,容易出现不同位置的米粉初步风干程度不同,在后期烘干过程中,初步风干程度较大的区域容易出现过度烘干的情况,不仅影响米粉品质,而且过度烘干存在无效能耗损失。这种开放式风干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水蒸气,影响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提出一种米粉传送带,在米粉初步风干过程中,对米粉各处提供均匀稳定的气流,米粉受风力度便于调控,米粉各处风干程度均匀,无效能耗损失低,对工作环境影响小。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米粉传送带,包括带体、主动辊、从动辊、侧板、电机,所述带体缠绕在并排水平设置的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上,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位于两个竖直设置的所述侧板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侧板上并通过齿轮组与所述主动辊传动连接,

    3、还包括上隔板、下隔板、气泵,所述带体设置为丝网状结构,所述上隔板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带体的上带面上方并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下隔板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带体的上带面下方并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

    4、所述上隔板与所述带体的上带面之间围成与传送方向平行的上通道,所述下隔板与所述带体的上带面之间围成与传送方向平行的下通道;

    5、所述气泵固定连接在所述上隔板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与所述上通道连通。

    6、在上述米粉传送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米粉传送带还包括多个滚轴,所述滚轴水平设置并与传送方向垂直,各所述滚轴沿传送方向排列,所述下隔板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滚轴对应的凹槽,所述滚轴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滚轴的顶面位于所述凹槽外部并与所述带体的上带面接触,所述滚轴的两端与所述凹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下隔板与所述带体上带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上隔板与所述带体上带面之间的距离。

    7、在上述米粉传送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隔板的下表面水平固定连接有多个前倾导向条和后倾导向条,所述前倾导向条和所述后倾导向条在传送方向上间隔排列,所述前倾导向条与所述后倾导向条相对传送方向倾斜且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前倾导向条的一端与第一个所述侧板接触,所述前倾导向条的另一端与第二个所述侧板间隔设置,所述后倾导向条的一端与第一个所述侧板间隔设置,所述后倾导向条的另一端与第二个所述侧板接触,所述前倾导向条和所述后倾导向条将所述上通道的上部分隔成s形。

    8、在上述米粉传送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隔板的前端与所述上隔板的前端对其,所述下隔板的后端位于所述上隔板的后端的前侧。

    9、在上述米粉传送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隔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上隔板中心的前侧。

    10、在上述米粉传送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内固定连接有栅格板,所述栅格板的栅格相对传送方向倾斜设置。

    11、在上述米粉传送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隔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网罩,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网罩内部。

    12、在上述米粉传送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罩的网面中心位于所述气泵的进气口正下方,所述网罩的网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挡风片,所述网罩的网格密度在远离所述网罩的罩面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13、在上述米粉传送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有除湿箱,所述除湿箱内填充有防潮介质。

    14、在上述米粉传送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湿箱的排气口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缺口的正下方,所述导气管的出气口设有锥形扩口,所述锥形扩口朝上设置。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气泵从上通道中心抽气,使上通道中心区域气压下降,外部空气从上气道和下气道的两端吸入,气流从两端向中心运动过程中对输送过程中的米粉进行吹风,在气泵的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上通道和下通道内各处的气流流速和流向稳定不变,且各处的气流流速趋于一致,对各处的米粉提供相同程度的风干作用。由于气流在上通道和下通道内流动过程中,始终对米粉提供风干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掠过密封后的气流不再参与风干作用而言,吹风能耗有效利用率更高,并且气流集中在上通道和下通道内,不存在无效吹风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吹风能耗有效利用率。在上隔板中心前侧,上通道和下通道内的气流方向与米粉运动方向相反,气流与米粉之间存在额外的相对运动速度,有助于提高风干效率。由于气流运动方向与米粉长度方向趋于平行,对米粉产生的侧向推力较小,有助于避免米粉因风吹而发生弯曲。结合图4所示,局部米粉之间的距离太近或接触时,气流可以将其推开,有助于避免米粉接触粘连,并且在距离更近的位置处的气流速度更大,有助于提高该处米粉表面风干效率,避免再次弯曲接触时发生粘连。在带体的上带面丝网分隔作用下,将下通道进入上通道的气流分散,同时对米粉下表面进行吹风,有助于提高每一根米粉表面各处的吹风均匀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米粉传送带,包括带体(100)、主动辊(102)、从动辊(104)、侧板(106)、电机,所述带体(100)缠绕在并排水平设置的所述主动辊(102)和所述从动辊(104)上,所述主动辊(102)和所述从动辊(104)位于两个竖直设置的所述侧板(106)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106)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侧板(106)上并通过齿轮组与所述主动辊(102)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粉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米粉传送带还包括多个滚轴(118),所述滚轴(118)水平设置并与传送方向垂直,各所述滚轴(118)沿传送方向排列,所述下隔板(110)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滚轴(118)对应的凹槽(120),所述滚轴(118)位于所述凹槽(120)内,所述滚轴(118)的顶面位于所述凹槽(120)外部并与所述带体(100)的上带面接触,所述滚轴(118)的两端与所述凹槽(12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下隔板(110)与所述带体(100)上带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上隔板(108)与所述带体(100)上带面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粉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108)的下表面水平固定连接有多个前倾导向条(122)和后倾导向条(124),所述前倾导向条(122)和所述后倾导向条(124)在传送方向上间隔排列,所述前倾导向条(122)与所述后倾导向条(124)相对传送方向倾斜且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前倾导向条(122)的一端与第一个所述侧板(106)接触,所述前倾导向条(122)的另一端与第二个所述侧板(106)间隔设置,所述后倾导向条(124)的一端与第一个所述侧板(106)间隔设置,所述后倾导向条(124)的另一端与第二个所述侧板(106)接触,所述前倾导向条(122)和所述后倾导向条(124)将所述上通道(114)的上部分隔成s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粉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板(110)的前端与所述上隔板(108)的前端对其,所述下隔板(110)的后端位于所述上隔板(108)的后端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粉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板(110)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缺口(126),所述缺口(126)位于所述上隔板(108)中心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米粉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26)内固定连接有栅格板(138),所述栅格板(138)的栅格相对传送方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粉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108)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网罩(128),所述气泵(112)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网罩(128)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米粉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128)的网面中心位于所述气泵(112)的进气口正下方,所述网罩(128)的网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挡风片(130),所述网罩(128)的网格密度在远离所述网罩(128)的罩面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米粉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12)的出气口连接有除湿箱(132),所述除湿箱(132)内填充有防潮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米粉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箱(132)的排气口连接有导气管(136),所述导气管(136)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缺口(126)的正下方,所述导气管(136)的出气口设有锥形扩口(134),所述锥形扩口(134)朝上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传送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米粉传送带,包括带体、主动辊、从动辊、侧板、电机,带体缠绕在并排水平设置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上,主动辊和从动辊位于两个竖直设置的侧板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转动连接,电机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侧板上并通过齿轮组与主动辊传动连接,还包括上隔板、下隔板、气泵,带体设置为丝网状结构,上隔板平行间隔设置在带体的上带面上方并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下隔板平行间隔设置在带体的上带面下方并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上隔板与带体的上带面之间围成与传送方向平行的上通道,下隔板与带体的上带面之间围成与传送方向平行的下通道;气泵固定连接在上隔板上表面中心位置,气泵的进气口与上通道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董范武,刘志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源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6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