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圆极化天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5-24  9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双圆极化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天线结构实现圆极化后,仍具有诸多缺点。举一例来说,现有天线结构能通过各天线配合两个双馈入移相器产生圆极化,但移相器高成本导致现有天线结构的价格不斐。举又一例来说,现有天线结构能通过各天线配合功率分配器馈入90度的相位差来达到圆极化,但损耗会较大。

    2、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圆极化天线结构。

    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圆极化天线结构,包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延伸方向、及垂直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一第二延伸方向;m个天线数组,设置于所述基板上,m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m个所述天线数组包含:两个第一天线,各包含:两个第一子天线,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配置且各包含一第一本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一第一接收接点与一第一传输接点,并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天线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移动时能重迭另一个所述第一子天线;及两个第一微带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微带线电性耦接两个所述第一子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接点并具有一第一接收馈入点,另一个所述第一微带线电性耦接两个所述第一子天线的所述第一传输接点并具有一第一传输馈入点;及两个第二天线,各包含:两个第二子天线,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配置且各包含一第二本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一第二接收接点与一第二传输接点,并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子天线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移动时能重迭另一个所述第二子天线;及两个第二微带线,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微带线电性耦接两个所述第二子天线的所述第二接收接点并具有一第二接收馈入点,另一个所述第二微带线电性耦接两个所述第二子天线的所述第二传输接点并具有一第二传输馈入点;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天线及两个所述第二天线之间具有一中心点,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的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天线、及两个所述第二天线的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子天线邻近所述中心点并且以所述中心点呈90度旋转对称;以及一馈入模块,电性耦接各m个所述天线数组,以产生旋转方向相反的一第一圆极化与一第二圆极化。

    3、较佳地,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之间、及两个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之间具有180度相位差,并且各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与任一个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之间具有90度相位差;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之间、及两个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之间具有180度相位差,并且各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与任一个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之间具有90度相位差。

    4、较佳地,两个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及两个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能通过所述馈入模块共同地产生所述第一圆极化,两个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及两个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能通过所述馈入模块共同地产生所述第二圆极化。

    5、较佳地,所述馈入模块还包含n个接收芯片及n个传输芯片,m为2n,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各所述接收芯片设置于相邻的任两个所述天线数组之间,以电性耦接两个所述天线数组的各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及各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各所述传输芯片设置于相邻的任两个所述天线数组之间,以电性耦接两个所述天线数组的各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及各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

    6、较佳地,所述馈入模块包含m个波束成形芯片;m个所述波束成形芯片分别设置于m个所述天线数组的所述中心点上,并且m个所述波束成形芯片分别电性耦接m个所述天线数组的两个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两个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两个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与两个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

    7、较佳地,所述双圆极化天线结构适用于一传输频段;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第一本体、及两个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第二本体分别呈六边形,以具有六个侧边;于六个所述侧边中,位置相对的任两个所述侧边彼此相互平行并具有一第一最短距离,所述第一最短距离介于所述传输频段的一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0.45倍至0.55。

    8、较佳地,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投影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位置邻近其中一个所述侧边并具有一第二最短距离,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正投影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一位置邻近其中一个所述侧边并具有一第三最短距离,所述第二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最短距离。

    9、较佳地,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投影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位置邻近其中一个所述侧边并具有一第二最短距离,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正投影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一位置邻近其中一个所述侧边并具有一第三最短距离,所述第二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最短距离。

    10、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双圆极化天线结构,能通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天线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移动时能重迭另一个所述第一子天线,并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子天线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移动时能重迭另一个所述第二子天线”、及“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的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天线、及两个所述第二天线的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子天线邻近所述中心点并且以所述中心点呈90度旋转对称”的设计,所述双圆极化天线结构能降低成本且损耗较小。

    11、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图式,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圆极化天线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之间、及两个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之间具有180度相位差,并且各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与任一个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之间具有90度相位差;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之间、及两个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之间具有180度相位差,并且各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与任一个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之间具有90度相位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圆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及两个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能通过所述馈入模块共同地产生所述第一圆极化,两个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及两个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能通过所述馈入模块共同地产生所述第二圆极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入模块还包含n个接收芯片及n个传输芯片,m为2n,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各所述接收芯片设置于相邻的任两个所述天线数组之间,以电性耦接两个所述天线数组的各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及各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各所述传输芯片设置于相邻的任两个所述天线数组之间,以电性耦接两个所述天线数组的各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及各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入模块包含m个波束成形芯片;m个所述波束成形芯片分别设置于m个所述天线数组的所述中心点上,并且m个所述波束成形芯片分别电性耦接m个所述天线数组的两个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两个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两个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与两个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圆极化天线结构适用于一传输频段;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第一本体、及两个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第二本体分别呈六边形,以具有六个侧边;于六个所述侧边中,位置相对的任两个所述侧边彼此相互平行并具有一第一最短距离,所述第一最短距离介于所述传输频段的一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0.45倍至0.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圆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馈入点投影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位置邻近其中一个所述侧边并具有一第二最短距离,所述第一接收馈入点正投影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一位置邻近其中一个所述侧边并具有一第三最短距离,所述第二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最短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圆极化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馈入点投影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位置邻近其中一个所述侧边并具有一第二最短距离,所述第二接收馈入点正投影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一位置邻近其中一个所述侧边并具有一第三最短距离,所述第二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最短距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圆极化天线结构,包含一基板、M个天线数组及一馈入模块。各天线数组包含两个第一天线及两个第二天线。两个第一天线与两个第二天线各包含两个子天线、与电性耦接两个子天线的两个微带线。第一天线的两个子天线存在平移而重迭的关系。第二天线的两个子天线存在平移而重迭的关系。两个第一天线及两个第二天线之间具有一中心点。两个第一天线的各其中一个子天线、及两个第二天线的各其中一个子天线邻近中心点,并以中心点呈90度旋转对称。馈入模块电性耦接M个天线数组以产生旋转方向相反的一第一圆极化与一第二圆极化。

    技术研发人员:江启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耀登电通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86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