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6-08  63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区块链网络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和优化区块链网络中的负载平衡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传统的负载均衡方法往往基于中心化的架构和固定的资源分配策略,难以适应区块链网络去中心化、动态变化的特点。

    2、在区块链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承担着验证、存储和传输交易数据的任务,节点的负载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由于区块链网络的分布式特性,节点间的负载状态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某些节点可能因处理过多的请求而出现过载,而其他节点则可能处于空闲状态。这种负载不平衡的情况不仅会降低网络的处理能力,还可能增加交易延迟和故障率,影响用户体验和区块链系统的可用性。

    3、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监测和分析区块链网络中各个节点的负载状态,动态调整节点的任务分配和资源使用,以实现负载的平衡。然而,相关技术方案大多局限于简单的负载均衡算法,如轮询、随机选择等,缺乏对节点负载状态特征的深入分析和精准配对。此外,这些方案往往忽略了区块链网络中可能存在的独有资源使用标签,无法有效处理这些特殊资源的负载平衡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及系统。

    2、依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区块链网络中多个区块链节点中每个区块链节点的负载状态特征分布,其中,所述负载状态特征分布包括所述每个区块链节点的多个连续的负载状态特征,所述负载状态特征包括多个资源使用标签的资源使用指标;

    4、对所述负载状态特征涵盖的各资源使用指标进行配对,生成所述负载状态特征的各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其中,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为两个资源使用指标的序列,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包括关键资源使用指标和衍生资源使用指标,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的负载平衡条件度大于衍生资源使用指标的负载平衡条件度;

    5、获取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的负载均衡调控图,如果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为独有资源使用标签、所述负载均衡调控图的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不涵盖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包含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且所述负载均衡调控图中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所关联的第一资源使用指标集群包含独有资源使用标签的资源使用指标,则依据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生成更新负载均衡方案至所述负载均衡调控图,其中,所述独有资源使用标签的资源使用指标的负载平衡条件度不小于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的负载平衡条件度。

    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7、如果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为独有资源使用标签、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包含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包含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且所述第一资源使用指标集群包含独有资源使用标签的资源使用指标,则将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集成到所述负载均衡调控图中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所关联的第二资源使用指标集群。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9、如果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为独有资源使用标签、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包含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包含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且所述第一资源使用指标集群不涵盖独有资源使用标签的资源使用指标,则将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以及所述第一资源使用指标集群,集成到所述负载均衡调控图中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所关联的第二资源使用指标集群。

    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1、如果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不是独有资源使用标签、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包含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且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包含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则将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以及所述负载均衡调控图中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所关联的第二资源使用指标集群,集成到所述第一资源使用指标集群。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3、如果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为独有资源使用标签、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不涵盖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包含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且所述第一资源使用指标集群不涵盖独有资源使用标签的资源使用指标,则将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集成到所述第一资源使用指标集群;

    14、或者,如果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不是独有资源使用标签、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不涵盖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且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包含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则将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集成到所述第一资源使用指标集群。

    1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6、如果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包含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且所述已记录资源使用指标不涵盖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则将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集成到所述负载均衡调控图中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所关联的第二资源使用指标集群。

    1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负载状态特征涵盖的各资源使用指标进行配对,生成所述负载状态特征的各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包括:

    18、从所述负载状态特征涵盖的各资源使用指标中,获取负载平衡条件度最大的资源使用指标作为关键资源使用指标;

    19、从所述负载状态特征涵盖的各资源使用指标中,获取负载平衡条件度低于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的资源使用指标作为衍生资源使用指标;

    20、从所述负载状态特征中获取记录时域;

    21、将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以及所述记录时域进行汇聚,生成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

    2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还包括记录时域,所述依据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生成更新负载均衡方案至所述负载均衡调控图,包括:

    23、将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与所述记录时域进行汇聚,生成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的组合序列;

    24、将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与所述记录时域进行汇聚,生成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的组合序列;

    25、依据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和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生成所述更新负载均衡方案;

    26、在所述负载均衡调控图中,将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的组合序列和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的组合序列加载到所述更新负载均衡方案的关联资源使用指标集群。

    2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依据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和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生成所述更新负载均衡方案的步骤,包括:

    28、对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和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分析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和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各自在负载状态特征中的权重、使用频率、以及与其它资源使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获得评估结果;

    29、基于所述评估结果,预测各个区块链节点的未来资源需求,并基于预测结果,计算各个区块链节点待分配的资源量;

    30、根据所述未来资源需求和所述待分配的资源量,生成任务迁移计划,并将所述任务迁移计划作为所述更新负载均衡方案中的方案数据。

    31、依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区块链服务系统,所述区块链服务系统包括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时,该区块链服务系统实现前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

    32、依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前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

    33、依据上述任意一个方面,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34、通过精确获取并分析区块链网络中各节点的负载状态特征分布,实现了对关键资源使用指标和衍生资源使用指标的有效配对,不仅考虑了资源使用指标的实时性和连续性,还通过识别独有资源使用标签并针对性地进行负载均衡调控,显著提高了区块链网络的负载平衡能力。

    35、具体而言,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区块链节点的负载状态特征分布,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负载不平衡的情况,有效避免了因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网络性能下降问题。将资源使用指标进行配对处理,特别是区分关键资源使用指标和衍生资源使用指标,使得负载均衡策略的制定更加精准和有针对性。这种资源配对方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节点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从而提高了负载均衡的效果。此外,特别考虑了独有资源使用标签在负载均衡中的作用,通过将这些特殊资源纳入负载均衡调控图中,并针对性地生成更新负载均衡方案,确保了这些关键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这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增强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本技术实施例能够根据区块链网络的实时负载状态动态调整负载均衡策略,实现了对网络负载的高效管理和优化。这种自适应调控能力使得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规模、不同结构的区块链网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扩展性。由此,通过精确获取并分析区块链节点的负载状态特征分布,实现了对关键资源使用指标和衍生资源使用指标的有效配对,并支持独有资源使用标签的负载均衡调控,显著提高了区块链网络的负载平衡能力和网络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负载状态特征涵盖的各资源使用指标进行配对,生成所述负载状态特征的各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还包括记录时域,所述依据所述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生成更新负载均衡方案至所述负载均衡调控图,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关键资源使用指标和所述衍生资源使用指标,生成所述更新负载均衡方案的步骤,包括:

    10.一种区块链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收集区块链网络中各区块链节点的连续负载状态特征,包括多资源使用指标,能够精准分析并配对关键与衍生资源使用指标。当遇到独有资源使用标签且当前负载均衡策略未涵盖该独有资源使用标签时,若衍生资源指标已在策略中且与其关联的资源集群包含其他独有资源标签,将基于这些资源使用指标配对集合生成更新负载均衡方案,确保所有独有资源均得到合理的负载平衡调控,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区块链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陪东,顾云龙,王梓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网络(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91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