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窗框组装的自动调平撞角工艺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6-14  23


    发明涉及建筑门窗装配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窗框组装的自动调平撞角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窗框组装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撞角角码常常面临一些挑战。传统的撞角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一体式角码插装到窗户型材中。但由于一体式角码与窗户型材内腔不完全匹配,导致在组角后需要进行额外的调整。

    2、接下来,通过撞角设备进行组紧操作。然而,由于工艺限制,撞角后窗框型材的角部往往不平整,需要人工敲平以确保平整度。这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还容易因为人工误操作导致窗框型材和角码的损坏。

    3、为填充角码与窗户型材之间的缝隙,需要注入胶水以确保其紧密配合。注胶后,必须使用c型夹进行静置,以防止胶水凝固过程中角码与窗框型材发生错位。这个步骤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占用了宝贵的生产空间,从而显著降低了生产效率。

    4、在胶水凝固后,需拆卸c型夹并进行搬运。在此过程中,由于角码与窗框型材之间的微小缝隙,常常发生错位现象,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5、为了改进这些不足,行业内尝试使用带有调平功能的角码,通过结构变形或外力实现自动调平。然而,这些方法难以确保每次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且仍需静置和使用夹具固定,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效率低下和空间占用的问题。

    6、因此,如何通过创新工艺方法实现角码与窗框型材的紧密配合和自动调平,避免人工调整和注胶静置步骤,成了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窗框组装的自动调平撞角工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及空间占用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窗框组装的自动调平撞角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提供具有上角码部件、下角码部件和中间塑胶件的角码组件,其中所述中间塑胶件上设有可下压的楔形块结构;

    5、步骤2,将角码组件插装至窗户型材内;

    6、步骤3,使用撞角设备对窗框进行撞角组紧操作,使所述楔形块结构在撞角过程中向上角码部件和下角码部件之间压缩,从而使上角码部件和下角码部件相对绽开,实现角码与窗框型材内腔的完全紧密配合,防止移动过程中的位移错位,并实现角部调平效果;

    7、步骤4,在角码与窗框型材紧密配合的状态下进行注胶操作,填充角码与窗框型材之间的缝隙;

    8、步骤5,无需待胶水初步固化后,无需使用外部夹具进行静置,直接进行竖放入库或是直接包装入库。

    9、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楔形块结构在撞角操作过程中通过机械挤压原理实现上角码部件和下角码部件的相对绽开。

    10、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胶操作包括在角码与窗框型材之间的缝隙处注入胶水,以确保角码与窗框型材的紧密结合。

    11、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化处理包括让注入的胶水在常温下自然固化,无需额外的静置步骤。

    12、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撞角设备为具有垂直下压功能的撞角装置,用于对中间塑胶件施加垂直压力以压缩楔形块结构。

    13、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艺方法适用于高频率生产环境,在无须静置步骤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下一个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14、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中间塑胶件上设置可下压的楔形块结构,在撞角过程中,通过楔形块结构的压缩和绽开,使上、下角码部件实现自动调平和与窗框型材的紧密结合。相对于现有整体结构设计,该方案确保了角码与型材的高精度匹配,减少了人为误差和损坏风险。

    16、2、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发明的创新工艺方法通过楔形块结构的应用,省去了传统工艺中注胶后使用c型夹进行静置的步骤。角码在撞角过程中已经达到紧密配合和稳定,胶水初步固化后即可直接进行包装入库。简化的工艺流程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时间和空间占用。

    17、3、防止错位现象,确保产品质量:由于楔形块结构在撞角过程中实现的紧密配合和自动调平,发明有效防止了搬运过程中的错位现象。这一设计确保了产品在生产、搬运和安装过程中的高一致性和高质量,降低了次品率,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18、4、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取消静置步骤和减少夹具的使用,发明显著提高了生产线的空间利用率。生产线无需长时间占用静置区域,释放了宝贵的生产空间,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线的整体经济效益。

    19、5、适用于高频率生产环境:发明特别适用于高频率生产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传统工艺因需频繁调整和静置而效率低下,而发明通过楔形块结构和简化的工艺流程,实现了高效、稳定的生产,显著提升了生产速度和产品输出量。

    20、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窗框组装的自动调平撞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窗框组装的自动调平撞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结构在撞角操作过程中通过机械挤压原理实现上角码部件和下角码部件的相对绽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窗框组装的自动调平撞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操作包括在角码与窗框型材之间的缝隙处注入胶水,以确保角码与窗框型材的紧密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窗框组装的自动调平撞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处理包括让注入的胶水在常温下自然固化,无需额外的静置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窗框组装的自动调平撞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撞角设备为具有垂直下压功能的撞角装置,用于对中间塑胶件施加垂直压力以压缩楔形块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窗框组装的自动调平撞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方法适用于高频率生产环境,在无须静置步骤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下一个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窗框组装的自动调平撞角工艺方法,包括提供具有上角码部件、下角码部件和中间塑胶件的角码组件,中间塑胶件上设有可下压的楔形块结构。将角码组件插装至窗户型材内,通过撞角设备进行撞角操作,使楔形块结构在压缩过程中使上、下角码部件相对绽开,实现角码与窗框型材的紧密配合和自动调平。该工艺避免了人工敲平,简化了注胶后的静置步骤,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空间利用率,同时防止搬运过程中的错位现象,确保产品质量。相比传统方法,发明通过楔形块的机械挤压和自动调平设计,减少了人为误差和损坏风险,适用于高频率生产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周起旭,唐炳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福里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94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