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癌的识别标志

    专利查询2025-06-15  25


    本发明属于临床医学诊断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癌的识别标志、该识别标志在制备fgfr2融合/重排阳性icc检测试剂中的应用,还涉及一种检测fgfr2融合/重排阳性icc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1、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或icca)是指起源于二级胆管及其分支上皮的腺癌。icc的fgfr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2)融合发生率在欧美国家为8.7-12.7%,中国为2-13%。fgfr2融合/重排是胆道恶性肿瘤的重要分子靶点。基于fight202及其中国桥接试验cibi375a201研究结果,美国fda和中国nmpa分别于2020年4月17日和2022年3月29日批准佩米替尼(pemigatinib)用于治疗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经治、不可切除的晚期、转移性胆管癌患者。nccn肝胆肿瘤指南及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也均推荐该药作为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胆管癌患者的二线治疗。基于foenix-cca2结果,美国fda加速批准futibatinib用于伴有fgfr2基因融合/重排的、先前治疗过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icc患者。

    2、多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组织样本中的fgfr2基因融合/重排,包括免疫组织化学(ih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原位荧光杂交(fish)以及基于dna/rna的下一代测序(ngs)。然而,对于fgfr2融合/重排的识别,由于目前针对fgfr2融合/重排的ihc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并且fgfr2融合已发现的融合伴侣基因达到140多个,除了相对常见的融合伴侣基因bicc1,并无热点融合伴侣。因此,ihc和rt-pcr均不适用。fgfr2融合检测的常用方法包括fish、dna-ngs和rna-ngs。fgfr2 fish检测主要采用分离探针,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样本,包括肿瘤组织切片、细胞印片等,适用性较强。并且fish灵敏度较高,能够检测低拷贝数的基因改变。但fish与dna-ngs均是基于dna层面,因此无法明确检出的融合是否会产生可表达的融合rna(即非致病性融合),导致假阳性率高。此外,fish无法识别伴侣基因,并可能会遗漏距离较短的染色体内重排,从而导致假阴性。而rna-ngs可以不仅能够识别rna断点,检测到新融合,还可以检测表达水平,是目前fgfr2融合/重排最为有效且推荐的方法。但是,ngs和fish等分子检测方法还存在一些额外的缺点和限制:(1)成本高昂:ngs技术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耗材,并且数据分析和解读也需要专业人员,因此成本较高。fish虽然相对成本较低,但仍需要昂贵的探针和显微镜设备。(2)数据分析复杂:ngs生成的数据量巨大,需要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对于数据解读和结果呈现有较高的技术门槛。fish分析也需要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3)样本处理要求高:ngs要求样本的质量和纯度较高,对dna或rna提取的质量和浓度要求严格,样本处理可能增加操作风险。fish需使用适当的细胞或组织样本,并需要特定的实验操作。(4)技术局限性:ngs技术可能存在检测不到低频突变、存在误差和漏检等问题,特别是针对复杂的基因组结构。fish技术也受到某些限制,如需要精准的探针设计和特定的条件。(5)时间耗费长:在一些情况下,ngs或fish分析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这可能对临床诊断或研究进展有一定影响。尤其对于基层医院,缺乏有效的分子检测平台,如何识别具有fgfr2融合/重排的icc更具挑战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icc中fgfr2融合/重排检测技术的上述缺点,本课题组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多年来收集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组织样本基础上,根据icc的形态学特点,开发出一种新的fgfr2融合或重排检测手段,能够高效、可靠地筛选具有fgfr2融合/重排的icc病例,显著节约大规模分子检测带来的时间成本及经济成本。以此研究成果为基础,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2、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癌(icc)的识别标志,其为已确诊肝内胆管癌(icc)的肿瘤组织和周围肝组织切片he染色(又称h&e染色、h-e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图像,基于he染色图像形态学,胆管板畸形(dpm)型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的he染色图像(i)形态学特点为:腺腔呈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囊状扩张、衬覆上皮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癌细胞扁平、小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透亮稀少,细胞核小、淡染,缺乏黏液分泌细胞;肿瘤中央区的腺管较大,纤维间质致密,外周区的腺管较小,少有脉管及神经束侵犯;并且周围肝组织均无脂肪变性;或者

    3、普通型小胆管型icc的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的he染色图像(ii)形态学特点为:多排列成密集且较规则的小腺管结构;多呈中-高分化;癌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少,缺乏黏液分泌细胞;纤维性间质;较少侵犯邻近汇管区、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并且周围肝组织均无脂肪变性。

    4、上述术语“大”、“小”、“高”、“低”、“多”和“少”都是病理医生观察或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中使用的相对用语,可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中进行具体定义。

    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胆管板畸形(dpm)型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图像(i)基本上如图3-6中任一项所示,其中图3和图5是200倍放大图像,图4和图6是400倍放大图像。图3和图4是同一个病例,图5和图6是同一个病例。

    6、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普通型小胆管型icc的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的he染色图像(ii)基本上如图7或图8所示,图7和图8是同一个病例,图7是200倍放大图像,图8是400倍放大图像。

    7、可选地,细胆管癌(clc)作为fgfr2融合或重排阴性参照,即细胆管癌(clc)基本上是不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癌(icc)病例,细胆管癌(clc)的图像(iii)形态学特点为:管腔小,直径15μm一下;由小立方形癌细胞构成,异型性小,呈稀疏分支状排列的小导管,包埋于透明变性的纤维间质内,少有脉管和神经束侵犯。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细胆管癌(clc)的图像(iii)基本上如图1或图2所示,图1和图2是同一个病例,图1是200倍放大图像,图2是400倍放大图像。

    9、进一步地,上述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癌(icc)的he染色图像是不包含细胆管癌(clc)成分、并且周围肝无脂肪变性的he染色图像(iv)。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周围肝无脂肪变性的he染色图像(iv)基本上如图9或图10所示,图9和图10是同一个病例,图9是200倍放大图像,图10是400倍放大图像。

    11、可选地,大胆管型icc的he染色图像(v)作为fgfr2融合或重排阴性参照,即大胆管型icc基本上是不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癌(icc)病例,大胆管型icc的he染色图像(iii)形态学特点为:排列成不规则腺管状,中-低分化为主;癌细胞立方形或柱状;有黏液分泌细胞或管腔内粘液;显著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的间质;常见汇管区、脉管、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大胆管型icc的he染色图像(iii)基本上如图11-13中任一个所示。

    13、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如上所述识别标志在制备fgfr2融合/重排阳性icc检测试剂中的应用。

    14、在一种应用方式中,可以基于如上所述识别标志例如he染色图像(i)至he染色图像(v)的形态学特征例如腺管结构、管腔大小、细胞内粘液、细胞异型性、肿瘤间质、神经及脉管受累状态等等作为变量因素,通过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建立判断fgfr2融合/重排阴性、fgfr2融合/重排阳性的数学模型或图像模型。

    15、上述数学模型或图像模型可以被输入供肿瘤样本检测或病理学分析使用的计算机终端或者检测分析设备中,用于及时对组织样本he染色图像进行判断。

    16、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fgfr2融合/重排阳性icc的试剂盒,其至少包括记载如上所述识别标志即he染色图像形态学特征的说明书。

    17、进一步地,上述试剂盒还包括下述物质:组织固定液(例如10%多聚甲醛溶液);用于使组织透明的乙醇,二甲苯;用于包埋透明组织的石蜡;用于染色的伊红,苏木精;用于封片的中性树胶,等he染色试剂及助剂。

    18、上述说明书可以写在瓶子、试管和类似物、板子上,或者写在一张单独的纸上,或者在容器的外部或内部,例如是带有操作演示视频app下载窗口比如二维码的纸件,说明书也可以是多媒体的形式,比如cd、u盘、网盘等。

    19、本发明基于i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周围肝组织切片he染色图像形态学。基于本发明,通过病理医生观察或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可对所有肝内胆管癌患者,包括早期患者,进行广泛且有效的筛选高可疑携带致病性fgfr2融合/重排的病例,因而具有简单、快速、高效、易操作、经济成本低、实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癌的识别标志,其为已确诊肝内胆管癌的肿瘤组织和周围肝组织切片he染色图像,基于he染色图像形态学,胆管板畸形型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的he染色图像(i)形态学特点为:腺腔呈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囊状扩张、衬覆上皮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癌细胞扁平、小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透亮稀少,细胞核小、淡染,缺乏黏液分泌细胞;肿瘤中央区的腺管较大,纤维间质致密,外周区的腺管较小,少有脉管及神经束侵犯;并且周围肝组织均无脂肪变性;或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胆管板畸形型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图像(i)基本上如图3-6中任一项所示,其中图3和图5是200倍放大图像,图4和图6是400倍放大图像。图3和图4是同一个病例,图5和图6是同一个病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标志,其特征在于,细胆管癌作为fgfr2融合或重排阴性参照,细胆管癌的图像(iii)形态学特点为:管腔小,直径15μm一下;由小立方形癌细胞构成,异型性小,呈稀疏分支状排列的小导管,包埋于透明变性的纤维间质内,少有脉管及神经束侵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标志,其特征在于,细胆管癌的图像(iii)基本上如图1或图2所示,图1和图2是同一个病例,图1是200倍放大图像,图2是400倍放大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标志,其特征在于,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癌的he染色图像是不包含细胆管癌、并且周围肝无脂肪变性的he染色图像(iv)。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标志,其特征在于,周围肝无脂肪变性的he染色图像(iv)基本上如图9或图10所示,图9和图10是同一个病例,图9是200倍放大图像,图10是400倍放大图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标志,其特征在于,大胆管型icc的he染色图像(v)作为fgfr2融合或重排阴性参照,大胆管型icc的he染色图像(iii)形态学特点为:排列成不规则腺管状,中-低分化为主;癌细胞立方形或柱状;有黏液分泌细胞或管腔内粘液;显著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的间质;常见汇管区,脉管、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识别标志,其特征在于,大胆管型icc的he染色图像(iii)基本上如图10-13中任一个所示。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识别标志在制备fgfr2融合/重排阳性icc检测试剂中的应用。

    10.一种检测fgfr2融合/重排阳性icc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记载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识别标志即he染色图像形态学特征的说明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癌的识别标志,其为肝内胆管癌的肿瘤组织和周围肝组织切片HE染色图像,基于HE染色图像形态学,胆管板畸形型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的HE染色图像(i)与普通型小胆管型ICC的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的HE染色图像(ii)各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该识别标志能够用于制备FGFR2融合/重排阳性ICC检测试剂。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柏乾明,纪元,侯英勇,栾丽娟,韩晶,江峥增,王语林,张荔莉,黄玉凤,顾文怡,郭欣欣,张小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94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