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芯轴压铆工艺及压铆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6-19  12


    本发明涉及电机浇注转子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转子芯轴压铆工艺及压铆工装。


    背景技术:

    1、转子的设计和制造对于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电机加工步骤中,需要进行转子芯轴压铆。

    2、中国专利cn111049287b公开了一种轴向磁通双转子电机的定子铁芯,包括定子铁芯本体;所述定子铁芯本体由多根导磁棒组成;且多根导磁棒间填充有绝缘材质或软磁材料。

    3、但是现有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

    4、1.虽然能保证径向扭矩和轴向串动的要求,但不能保证径向跳动要求≤0.05mm,超出比例在10%,导致需要对该指标进行全检,增加了检测强度;

    5、2.在过盈量充分和压力恒定值20n的前提下,压机顶杆可能无法下行至限位块处,导致轴头露出尺寸不达标;

    6、3.在过盈量充分和压力恒定值20n的前提下,压机顶杆虽然有一定可能下行至限位块处,轴头能露出一部分尺寸,但芯轴和轴孔会出现拉毛现象,导致产品报废率和次品率提高。

    7、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转子芯轴压铆工艺及压铆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芯轴压铆工艺及压铆工装。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转子芯轴压铆工装,包括压机顶杆、支撑套和限位块,所述压机顶杆与外部压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支撑套固定安装在外部工作台面上,支撑套和限位块上均开设有相同直径的轴孔,支撑套和限位块的顶端均设置有齿形结构,转子芯轴压铆时,转子部件可分离的插接在支撑套顶部,限位块可分离的插接在转子部件顶部,芯轴穿过限位块的轴孔与转子部件插接,压机顶杆的底端与芯轴的顶部按压接触。

    4、更进一步的,所述齿形结构设置为圆弧齿,圆弧齿与支撑套和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圆弧齿在支撑套和限位块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

    5、更进一步的,所述圆弧齿在支撑套和限位块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六个。

    6、更进一步的,所述圆弧齿的齿形设置为梯形。

    7、更进一步的,一种转子芯轴压铆工艺,使用了转子芯轴压铆工装,加工步骤如下:

    8、步骤一:把转子部件下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套顶部;

    9、步骤二:芯轴底端的导向部分通过手工插入转子部件的轴孔内;

    10、步骤三:转子部件上端套入限位块,限位块套在芯轴外壁;

    11、步骤四:压机顶杆下行,直至与限位块接触,将芯轴压入转子部件,与转子部件完成装配。

    12、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套的圆弧齿与转子部件的底部轴孔端面对齐并按压。

    13、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圆弧齿与转子部件的顶部轴孔端面对齐并按压。

    14、更进一步的,所述压铆扣点通过压力锁紧芯轴和转子部件。

    15、更进一步的,所述芯轴的滚花外径尺寸小于

    16、更进一步的,所述芯轴的滚花外径尺寸设置为

    17、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

    18、1、通过改变芯轴与转子部件之间的轴配合间隙,使得轴转子的径向跳动要求≤0.05mm的指标得到保证,实现对该指标进行抽检时的正确率提高,避免了产品全检,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检测强度。

    19、2、在过盈量降低后,压机压力恒定值20n的前提下,压机顶杆能顺利下行至限位块。

    20、3、能保证芯轴轴头露出尺寸,且芯轴和转子部件的轴孔无拉毛现象,产品无报废现象,节约了材料成本。

    21、4、齿形结构的顶部通过圆弧齿可以在转子部件的底部形成压铆扣点挤压部位产生翻边现象,限位块的顶通过圆弧齿可以在转子部件的顶部形成压铆扣点挤压部位产生翻边现象,从而使得芯轴与转子部件装配完成后对芯轴与转子部件轴向施加阻力,从而避免轴向跳动。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子芯轴压铆工装,包括压机顶杆(1)、支撑套(2)和限位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机顶杆(1)与外部压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支撑套(2)固定安装在外部工作台面上,支撑套(2)和限位块(3)上均开设有相同直径的轴孔,支撑套(2)和限位块(3)的顶端均设置有齿形结构(4),转子芯轴压铆时,转子部件(6)可分离的插接在支撑套(2)顶部,限位块(3)可分离的插接在转子部件(6)顶部,芯轴(5)穿过限位块(3)的轴孔与转子部件(6)插接,压机顶杆(1)的底端与芯轴(5)的顶部按压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芯轴压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结构(4)设置为圆弧齿,圆弧齿与支撑套(2)和限位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圆弧齿在支撑套(2)和限位块(3)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芯轴压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齿在支撑套(2)和限位块(3)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六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芯轴压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齿的齿形设置为梯形。

    5.一种转子芯轴压铆工艺,使用了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芯轴压铆工装,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芯轴压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2)的圆弧齿与转子部件(6)的底部轴孔端面对齐并按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芯轴压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的圆弧齿与转子部件(6)的顶部轴孔端面对齐并按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芯轴压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扣点通过压力锁紧芯轴(5)和转子部件(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芯轴压铆工艺,其特征在于,压机压力恒定值20n的前提下,所述芯轴(5)的滚花外径尺寸小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芯轴压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5)的滚花外径尺寸设置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芯轴压铆工艺及压铆工装,属于电机浇注转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压机顶杆、支撑套和限位块,所述压机顶杆与外部压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支撑套固定安装在外部工作台面上,支撑套和限位块上均开设有相同直径的轴孔,支撑套和限位块的顶端均设置有齿形结构,转子芯轴压铆时,转子部件可分离的插接在支撑套顶部,限位块可分离的插接在转子部件顶部,芯轴穿过限位块的轴孔与转子部件插接,压机顶杆的底端与芯轴的顶部按压接触。通过上述方式,在压力的作用下,在转子部件的上下轴孔端面形成压铆扣点,从而对转子部件轴向方向施加阻力,避免过盈量降低带来的轴向扭矩、轴向串动指标不符要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项志明,顾晓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南新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95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