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和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6-26  15


    本公开涉及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和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1、氮氧化物荧光体作为伴随温度上升的亮度的降低小、耐久性优异的荧光体而被知悉。氮氧化物荧光体中,活化了铕的β型塞隆作为能够通过紫外光或可见光线等激发的绿色荧光体而被知悉。

    2、β型塞隆荧光体例如可通过将包含氮化硅粉末、氮化铝粉末和氧化铕粉末的原料混合物在氮气氛下进行加热而得到。在β型塞隆荧光体的实用化研究中,也进行了使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

    3、另外,也进行了使发光亮度提高的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β塞隆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热处理工序,将包含铝化合物、第一铕化合物和氮化硅的混合物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第一热处理物;以及第二热处理工序,将第一热处理物和第二铕化合物于稀有气体气氛中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第二热处理物。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β型塞隆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具备:煅烧工序,将β型塞隆荧光体的原料混合物在氮气氛下以1820℃~2200℃的温度进行煅烧而得到煅烧物;以及退火工序,将上述煅烧物在还原性气氛下以1100℃以上的温度进行退火。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519750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002278号公报

    8、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0/143590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量子效率优异的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

    2、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含有选自钇、钛和钆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上述至少一种元素的合计的含量大于0ppm且小于1000ppm。

    3、上述铕活化β型塞隆以规定量含有上述的元素,因此内部量子效率优异。

    4、上述至少一种元素可以为钇,上述至少一种元素也可以为钛,上述至少一种元素还可以为钇和钛。上述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通过以规定量含有钇或钛,内部量子效率更优异。

    5、上述至少一种元素含有钇和钛中的至少一者,上述钇和上述钛的合计的含量可以为0.1~500ppm。通过钇和钛的合计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能够进一步降低荧光体的晶体缺陷,因此,内部量子效率更优异。

    6、上述至少一种元素含有钇和钛中的至少一者,对波长600nm的激发光的吸收率可以为5%以下。

    7、上述至少一种元素可以为钆。上述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以规定量含有钆,因此,内部量子效率更优异。

    8、上述钆的含量可以为0.1~300ppm。通过钆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能够进一步降低荧光体的晶体缺陷,因此,内部量子效率更优异。

    9、上述至少一种元素为钆的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对波长600nm的激发光的吸收率可以为6%以下。

    10、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含有碱土金属元素,上述碱土金属元素的合计的含量大于0ppm且小于1000ppm。

    11、上述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以规定量含有碱土金属元素,因此,内部量子效率优异。

    12、上述碱土金属元素可以为镁或锶。通过含有镁或锶,能够进一步降低荧光体的晶体缺陷,因此,内部量子效率更优异。

    13、上述碱土金属元素的合计的含量可以为0.1~500ppm。通过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能够进一步降低荧光体的晶体缺陷,因此,内部量子效率更优异。

    14、含有上述碱土金属元素的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对波长600nm的激发光的吸收率可以为7%以下。

    15、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具备:发出一次光的发光元件,以及吸收上述一次光的一部分而发出具有比一次光的波长长的波长的二次光的波长转换体;上述波长转换体包含上述的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

    16、上述发光装置包含上述的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作为波长转换体,因此,发光效率优异。

    17、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内部量子效率优异的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



    技术特征:

    1.一种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具有si6-zalzozn8-z:eu的组成式所示的组成,所述组成式中,z为0.0<z≤4.2,所述铕的价数为2价或3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其中,所述镁的含量为0.1~1.3ppm,或者所述锶的含量为0.1~6.2ppm。

    3.一种发光装置,具备:发出一次光的发光元件,以及吸收所述一次光的一部分而发出具有比一次光的波长长的波长的二次光的波长转换体;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铕活化β型塞隆荧光体,含有选自钇、钛和钆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上述至少一种元素的合计的含量大于0ppm且小于1000ppm。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谦嘉,近藤良祐,野见山智宏,小林庆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电化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98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