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模型,特别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
背景技术:
1、在常规的建筑或结构学专业教学及科普类展示中,由于建筑物内部结构是无法直接让大家看到的,再就是能够直观且具体形式的教学形式又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教学和科普活动中,学员和受众的直观印象不强,也不能很好的让学员和受众在大脑中建立起具体形象。
2、现有的做法是将学生安排到正在施工的工地上进行学习和实践,这样首先安全性方面就存在一定隐患,如若发生安全问题,将给教学单位、学员和相关单位造成严重后果,不利于教学、实践和科普宣传活动的积极开展,而且教学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实践,更好地了解建筑施工过程各阶段和不同结构的建筑形式。然而,一个建筑项目从开工到完工周期很长,各个施工阶段又有不同的结构体现,现有的教学实践通常为时两周至一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周期里,即使可以让学员在数个工地同时开展教学实践,也难以保证这些工地处于不同的施工阶段,只能使学生大概学习到整个施工过程的大致要点,难以完整地学习到某个部分建筑节点的全部知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展示房屋建筑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建筑结构,方便学生完整地观察到房屋建筑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的建筑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阀板基础、隔震层和房屋主体,所述阀板基础设置在地基上,所述房屋主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所述隔震层包括多个隔震装置,且每个所述隔震装置的底端与所述阀板基础相连、顶端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顶端相连,且任意一个所述隔震装置都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框架柱的正下方;
4、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部分位置没有浇筑混凝土且裸露钢筋;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若干个侧面设置有墙体,且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其余侧面没有设置墙体,一个或多个所述墙体上设置有窗户;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部分顶面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房顶,所述钢筋混凝土房顶的裸露端面外露有钢筋。
5、优选的,所述阀板基础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隔震装置的底端与设置所述支撑柱的顶面连接。
6、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阀板基础上的隔震沟模型,所述隔震沟模型为砖结构,所述隔震沟模型设置有空缺部,在所述空缺部处能够观察到所述隔震层。
7、优选的,还包括室外混凝土地板,所述室外混凝土地板一端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框架底梁连接、另一端夹设在所述隔震沟上,且所述室外混凝土地板仅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一侧或两侧。
8、优选的,所述隔震装置采用滑板隔震支座、弹簧隔振器、液压阻尼器、铅棒阻尼器或橡胶隔震支座,且任意两个所述隔震装置的种类不同。
9、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上的消能构件,所述消能构件采用屈曲约束支撑或黏滞阻尼器。
10、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所述消能构件位于所述第一房间和所述第二房间之间,且所述消能构件沿所述第一房间和所述第二房间之间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对角线设置。
11、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房间下方的底面设置有底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位于所述第二房间下方的底面没有设置底板。
12、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上没有浇筑混凝土且裸露钢筋的位置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顶端一角。
13、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发明的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中设置有隔震层,能够观察到隔震层中隔震装置的具体结构,且房屋主体中含有阀板基础、房屋主体结构等多个不同施工阶段的建筑结构,比如:阀板基础展示了地基基础的形式,隔震沟展示了隔震沟的构造。建筑标高以下、阀板基础以上的隔震层中展示了不同种类的装置。建筑标高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展示了房屋建筑的框架结构及各种抗震耗能装置;钢筋混凝土框架上没有浇筑混凝土且裸露钢筋的部分,展示的就是梁柱布筋及箍筋加密、135度抗震弯钩、强结点强锚固构等构造措施;墙体展示出了房屋的墙体结构;具有裸露端面的钢筋混凝土房顶展示出了钢筋混凝土房顶的内部结构。
15、进一步的,通过在阀板基础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撑柱增大了阀板基础的顶面与钢筋混凝土框架底端之间的间隔,方便了观察隔震装置。
16、进一步的,设置有空缺部的隔震沟模型展示出了隔震沟的结构,通过空缺部还能够观察到钢筋混凝土框架下方的隔震装置。
17、进一步的,室外混凝土地板仅位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一侧或两侧,方便了从侧面观察室外混凝土地板的建筑结构。
18、进一步的,隔震层中任意两个隔震装置的种类不同,能够同时观察到多种隔震装置的结构。
19、进一步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屈曲约束支撑或黏滞阻尼器的设置方便了观察屈曲约束支撑或黏滞阻尼器的结构。
20、进一步的,在第一房间下方设置底板,而在第二房间下方没有设置底板,方便了通过对比两个房间的不同,来学习底板的建筑结构。
21、进一步的,使得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上没有浇筑混凝土且裸露钢筋的位置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顶端一角,能够使得裸露的钢筋位于较高的位置,避免了裸露的钢筋伤害到观察者,提高了安全性。
22、进一步的,本发明中对裸露的钢筋采取了防腐涂料处理和采用亚克力材料拼接封装措施,减少环境影响、提高安全性,同时也增加了展示寿命。
1.一种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阀板基础、隔震层和房屋主体,所述阀板基础设置在地基上,所述房屋主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所述隔震层包括多个隔震装置,且每个所述隔震装置的底端与所述阀板基础相连、顶端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顶端相连,且任意一个所述隔震装置都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框架柱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基础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隔震装置的底端与设置所述支撑柱的顶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阀板基础上的隔震沟模型,所述隔震沟模型为砖结构,所述隔震沟模型设置有空缺部,在所述空缺部处能够观察到所述隔震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外混凝土地板,所述室外混凝土地板一端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框架底梁连接、另一端夹设在所述隔震沟上,且所述室外混凝土地板仅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一侧或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装置采用滑板隔震支座、弹簧隔振器、液压阻尼器、铅棒阻尼器或橡胶隔震支座,且任意两个所述隔震装置的种类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上的消能构件,所述消能构件采用屈曲约束支撑或黏滞阻尼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所述消能构件位于所述第一房间和所述第二房间之间,且所述消能构件沿所述第一房间和所述第二房间之间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对角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房间下方的底面设置有底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位于所述第二房间下方的底面没有设置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上没有浇筑混凝土且裸露钢筋的位置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顶端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