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1、水利工程,是指用于调配和控制自然界的地下水及地表水,实现兴利除弊目标而建设的项目工程。按照工程承担的任务不同,水利工程可分为水力发电、防洪、供水及排水、农田水利、环境水利、港日及航道等工程类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周期长、难度大、施工条件复杂、经济影响大等特点。
2、目前,各地降水时间和区域分布不是不均衡。主要是南方多北方少,而且水少的地方,地下水储量一般也少,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会经常造成地下水超采。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飞速增加,使得社会各方面对水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水资源供给不足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工农业对水资源污染的加剧、洪灾和旱灾的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满足对水利工程的监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对水利工程的监测,本技术提供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制定综合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确定、监测参数的选取、监测频率的设定;
4、部署各类智能传感器,包括水位、水压、地质位移等监测设备,实现对工程关键部位的实时监测,传感器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
5、采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建立安全预警模型,当监测数据异常,系统将发出预警,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6、定期进行现场巡检和维护,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可靠性;
7、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应急预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点、选择监测参数和设置监测频率,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时效性。其次,部署各类智能传感器,如水位、水压、地质位移等监测设备,实现对关键部位的实时监测,并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到监测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接着,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建立安全预警模型,一旦发现异常,即可发出预警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定期的现场巡检和维护保证了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可靠性。最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应急预案,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综上所述,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水利工程安全性,还能保护环境并有效应对灾害。
9、可选的,所述制定综合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确定、监测参数的选取、监测频率的设定,包括以下步骤:
10、分析水利工程的结构、地质情况以及水文特征,确定关键节点,包括水坝、引水渠以及泄洪口;
11、结合工程特性,选择适合的监测参数和监测技术,如水位、水压以及地表位移,采取监测技术实施实时监测,如无人机和激光雷达;
12、根据工程稳定性和变化情况确定监测频率,对关键节点或易受影响的地区考虑实时监测;
13、整合设计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点、监测参数以及监测频率,并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效益性方面的考量。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分析工程结构、地质情况和水文特征,确定关键监测节点,包括水坝、引水渠和泄洪口等,从而准确把握工程的重要部位和潜在风险。其次,结合工程特性选择适合的监测参数和技术,如水位、水压和地表位移,并采用实时监测技术,如无人机和激光雷达,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工程稳定性和变化情况确定监测频率,对关键节点或易受影响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最后,整合设计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点、参数和频率,并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和成本效益方面的考量,从而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和长期运行,提高了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5、可选的,所述部署各类智能传感器,包括水位、水压、地质位移等监测设备,实现对工程关键部位的实时监测,传感器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包括以下子步骤:
16、选择适合工程需要的多参数传感器,如水位、水压、地质位移传感器,规划传感器的布置位置,确认覆盖到工程的关键部位,并考虑监测范围和传输距离;
17、建传感器之间的网络通信系统,确认传感器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和数据传输,选择适合的通信协议,确认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8、设置传感器将实时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的方式和频率,确认数据及时传送并保证其完整性,建设监测中心,配备数据接收、存储和处理设备,建立数据分析与预警系统,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分析;
19、开发或采用实时数据处理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以识别异常情况并触发相应的预警,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工程运行的规律性和趋势,为工程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署智能传感器并建立监测系统有助于实时监测水利工程关键部位,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降低事故风险。这包括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建立通信系统、设置数据传输和建设监测中心。通过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21、可选的,所述采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建立安全预警模型,当监测数据异常,系统将发出预警,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包括以下子步骤:
22、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从清洗后的数据中提取特征,如波形特征和频域特征;
23、根据传感器数据的特点和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人工智能算法,利用历史数据对选定的算法进行训练,建立预警模型,并进行模型参数调优和验证;
24、监控传感器实时产生的数据流,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利用建立好的预警模型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检测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触发预警机制,向相关人员发送预警通知;
25、定期对预警系统进行效果评估,包括准确率和漏报率指标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预警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包括算法调整和特征更新。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建立安全预警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监测精度和响应速度。通过清洗、处理传感器数据,并提取特征,结合选择合适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训练,建立预警模型。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系统即刻发出预警通知,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从而降低事故风险。定期对预警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进一步提高预警的准确率和可靠性,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27、可选的,所述定期进行现场巡检和维护,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可靠性,包括以下子步骤:
28、根据监测设备的特性和运行状态,确定巡检周期,明确巡检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备状态检查和数据采集质量评估;
29、定期到现场进行设备状态的视觉检查,包括外观和连接线路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对比现场观察到的情况与传感器数据,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0、一旦发现设备异常或数据异常,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定期进行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包括清洁、校准、替换易损部件;
31、整理巡检所得数据和观察结果,撰写巡检报告,记录设备状态和数据质量评估情况,根据巡检报告提出设备维护优化的建议,包括设备更换和维护计划调整。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确定巡检周期和内容,包括设备状态检查和数据采集质量评估,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数据异常情况。视觉检查设备外观和连接线路,与传感器数据对比,验证数据准确性。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并采取处理措施,进行预防性维护,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整理巡检结果和观察数据,撰写巡检报告,提出设备维护优化建议,包括维护计划调整,从而提高监测设备的可靠性和长期运行效率。
33、可选的,所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子步骤:
34、识别所有相关利益相关者,包括监管机构、专业团队和业务单位,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制定明确的共享目标;
35、评估现有的技术平台或选择新的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个来源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并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
36、明确数据的访问权限、共享范围和保密措施,设计信息共享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上传、审核、发布和更新环节;
37、为参与信息共享的人员提供培训,包括数据上传、共享平台操作以及安全意识培训,建立反馈机制,定期评估信息共享的效果,并根据反馈结果修改共享政策、流程和技术平台。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加强水利工程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应急预案的共享与协作,从而提高整体应对能力和决策效率。通过与各利益相关者合作制定共享目标,并评估和整合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实现信息统一管理和共享。明确数据的权限和保密措施,设计工作流程,确保信息安全和可控性。为参与人员提供培训和建立反馈机制,持续改进共享政策和技术平台,提高信息共享的效果和参与度,促进信息共享的顺畅与高效。
39、可选的,所述制定综合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确定、监测参数的选取、监测频率的设定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40、确定监测的主要目的和需求,包括对水利工程安全的关键要素和潜在风险的理解;
41、制定监测方案的整体框架和目标,确定监测范围、时间周期以及监测参数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明确监测的主要目的和需求,深入理解关键要素和潜在风险,为监测方案提供明确的指导。其次,制定监测方案的整体框架和目标,包括确定监测范围、时间周期以及监测参数的重要性和优先级,有助于确保监测工作的全面性和高效性。这样的综合方案可以提高对水利工程的全面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4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系统,用于实施上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的步骤,系统包括:
44、监测方案管理模块,用于制定、管理和调整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确定、监测参数的选取和监测频率的设定;
45、传感器部署与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智能传感器的部署和布设,实现对工程关键部位的实时监测,并负责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46、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用于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建立安全预警模型,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并进行预警通知;
47、现场巡检与维护模块,用于定期进行现场巡检和维护,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可靠性,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48、信息共享与应急响应模块,用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应急预案的共享,以及实时响应监测数据异常并采取应对措施。
4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系统综合了监测方案管理、传感器部署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现场巡检与维护、以及信息共享与应急响应等模块,能够全面覆盖监测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实时监测关键部位、建立预警模型、定期巡检和维护,以及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警并响应,最大限度地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50、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的步骤。
52、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的步骤。
5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55、1. 通过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点、选择监测参数和设置监测频率,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时效性。其次,部署各类智能传感器,如水位、水压、地质位移等监测设备,实现对关键部位的实时监测,并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到监测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接着,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建立安全预警模型,一旦发现异常,即可发出预警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定期的现场巡检和维护保证了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可靠性。最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应急预案,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综上所述,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水利工程安全性,还能保护环境并有效应对灾害;
56、2. 部署智能传感器并建立监测系统有助于实时监测水利工程关键部位,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降低事故风险。这包括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建立通信系统、设置数据传输和建设监测中心。通过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57、3. 该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系统综合了监测方案管理、传感器部署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现场巡检与维护、以及信息共享与应急响应等模块,能够全面覆盖监测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实时监测关键部位、建立预警模型、定期巡检和维护,以及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警并响应,最大限度地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1.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定综合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确定、监测参数的选取、监测频率的设定,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署各类智能传感器,包括水位、水压、地质位移等监测设备,实现对工程关键部位的实时监测,传感器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包括以下子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建立安全预警模型,当监测数据异常,系统将发出预警,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包括以下子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期进行现场巡检和维护,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可靠性,包括以下子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子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定综合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确定、监测参数的选取、监测频率的设定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8.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系统,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测方法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