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7-13  5


    本发明涉及充电枪,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背景技术:

    1、连接器(connector)是电子设备、机械系统和工业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组件,用于实现电气、光学、流体、机械等多种类型的连接与分离,其主要功能是确保电路或系统在信号传输和功率传递过程中保持可靠的连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子、汽车、通信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连接器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多样化,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应用需求。

    2、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其工作环境来特殊定制,若高温场景中考虑到连接器的散热性能,海水场景中则需要考虑到连接器的密封性能等等,中国专利cn110416777a公开了一种液冷充电连接器,包括外壳体、高压端子和导线,高压端子设置在外壳体的腔体内且其一端穿出腔体用于充电,导线部分穿入腔体内并与高压端子压接形成压接区,高压端子和导线形成的压接区在外壳体的腔体内,在腔体内灌封导热胶后,导热胶包覆压接区,可以将高压端子和导线不规则的压接区固定住,使压接区得到良好的接触,增大压接区的导热接触面积,在充电过程中,散热较好。

    3、但是仅仅依靠接触式散热,无法适用较高功率的充电枪以及夏季环境,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充电枪充电时端子部分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2、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包括:

    4、插头,所述插头用于连接新能源汽车充电口;

    5、热交换结构,所述热交换结构位于所述插头一侧,所述热交换结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环形容纳筒,所述环形容纳筒内具有冷却液;

    6、导热环,所述导热环设置在所述套筒的端面上,所述导热环内设置有沿其径向分布的散热鳍片;

    7、第一散热环,所述第一散热环设置在所述导热环上,所述第一散热环外周面上沿其径向分布有散热鳍片;

    8、第二散热环,所述第二散热环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二散热环外周面上沿其径向分布有散热鳍片;

    9、所述导热环、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内部中空,且三者相互连通,且所述导热环、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与环形容纳筒连通;

    10、偏心挡板,所述偏心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散热环内,所述冷却液流动时冲击所述偏心挡板,所述偏心挡板转动改变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所述冷却液驱动所述第二散热环转动以使得所述散热鳍片转动。

    11、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环、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均成对设置,且关于套筒轴线的中心位置对称。

    12、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结构外侧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两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筛孔。

    13、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结构未工作时,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接触,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的鳍片相互交错使得所述防尘罩内无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结构工作时,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转动以使得所述防尘罩内的空气流通。

    14、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分布的凹槽,所述第二散热环内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散热环与所述第二散热环接触时,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散热环和所述第一散热环的散热鳍片相互交错且二者相对静止;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相互远离时,所述凸起脱离所述凹槽。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每经过预设时间后改变转动方向。

    16、进一步的,环形容纳筒内设置有水泵,水泵改变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两个第二散热环内的偏心挡板的转轴位置设置相反,所述冷却液改变流动方向冲击偏心挡板时,两个偏心挡板的偏转方向相同,所述冷却液驱动所述第二散热环转动的方向相反。

    17、进一步的,两个第二散热环通过同步组件同步运动,所述同步组件包括连接块和伸缩杆,所述连接块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两侧设置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两个第二散热环铰接,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伸缩时两个第二散热环同步运动。

    18、进一步的,所述偏心挡板的两端分为长的一端和短的一端,所述长的一端能够伸缩。

    19、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结构的另一侧连接有手柄。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散热环、第二散热环以及循环流动的冷却液,使得该热交换结构能够适应不同温度的散热,同时,通过冷却液在循环流动时驱动第二散热环转动,第二散热环的散热鳍片转动使得空气流动,能够高效的散热,大大提高了热交换结构的散热效果,该热交换结构应用于充电枪,进而能够有效的解决充电枪发热量较高,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使得充电枪充电时的温度更加平稳。

    22、本发明通过设置成对的导热环、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增大了热交换结构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使得空气流通的速度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23、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的散热鳍片交错设置,使得热交换结构未工作时,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的散热鳍片相互交错,以防止空气流通导致的防尘罩堵塞,热交换结构工作时,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的同步转动使得防尘罩内的热气排出,提高散热效率。

    24、本发明还通过定时改变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的转动方向来避免防尘罩两个端面上的筛孔堵塞,从而防止防尘罩内空气流通量减少。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环、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均成对设置,且关于套筒轴线的中心位置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结构外侧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两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筛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结构未工作时,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接触,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的鳍片相互交错使得所述防尘罩内无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结构工作时,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转动以使得所述防尘罩内的空气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分布的凹槽,所述第二散热环内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散热环与所述第二散热环接触时,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散热环和所述第一散热环的散热鳍片相互交错且二者相对静止;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相互远离时,所述凸起脱离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环和所述第二散热环每经过预设时间后改变转动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环形容纳筒内设置有水泵,水泵改变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两个第二散热环内的偏心挡板的转轴位置设置相反,所述冷却液改变流动方向冲击偏心挡板时,两个偏心挡板的偏转方向相同,所述冷却液驱动所述第二散热环转动的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散热环通过同步组件同步运动,所述同步组件包括连接块和伸缩杆,所述连接块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两侧设置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两个第二散热环铰接,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伸缩时两个第二散热环同步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挡板的两端分为长的一端和短的一端,所述长的一端能够伸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结构的另一侧连接有手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充电枪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头的一侧设置有热交换结构,热交换结构包括套筒,套筒的端面上设置有导热环,导热环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散热环,套筒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散热环,套筒内还设置有环形容纳筒,导热环、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内部中空,且与环形容纳筒形成闭合回路,闭合回路内充满冷却液,第二散热环内设置有偏心挡板,冷却液在闭合回路内循环流动以冲击偏心挡板,偏心挡板发生偏转,进而使得冷却液驱动第二散热环转动,该热交换结构设置在充电枪上,能够高效的散去充电枪产生的热量,散热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倪圣建,卓晓丹,吴建竹,赵晓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合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02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