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装置以及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7-13  5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以及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1、风力发电装置是一种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它利用风力推动叶片旋转,进而驱动发电机转动,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电力。风力发电装置根据规模和用途可以分为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和大型商用风力发电装置,后者通常安装在风力发电厂中。其中,前者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可用于多种场景,个体用户可自行选购并安装,成本较低,能搭建成离网型能源系统。

    2、本申请的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目前,风力发电装置的传动机构都用机械轴承进行支撑,即使使用滚动轴承其内部也会存在滑动摩擦导致启动阻力矩大,致使风力发电装置普遍丢弃低风速的能量区间,风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装置以及储能系统,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风力发电装置的启动阻力大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轮结构,包括叶片和风箱,所述叶片收容于所述风箱;第一转轴,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所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叶片用于供风力作用,以使所述第一转轴环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斜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第一永磁悬浮轴承,所述第一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一永磁悬浮轴承,所述第一永磁悬浮轴承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设置;第二斜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第二永磁悬浮轴承,所述第二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二永磁悬浮轴承,所述第二永磁悬浮轴承对所述第二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对所述第二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3、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风轮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轮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永磁悬浮轴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插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永磁悬浮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插设于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永磁悬浮轴承。

    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永磁悬浮轴承设置于所述风箱背离所述第一斜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风箱后插设于所述第一永磁悬浮轴承。

    5、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限位件用于承载两个所述第一永磁悬浮轴承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作用力。

    6、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齿轮箱和第三永磁悬浮轴承,所述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收容于所述齿轮箱,所述第三永磁悬浮轴承设置于所述齿轮箱,所述第一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三永磁悬浮轴承,所述第三永磁悬浮轴承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所述齿轮箱与所述风箱之间。

    8、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支撑件设置轴承孔,所述第三永磁悬浮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孔。

    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寻风机构,所述寻风机构包括寻风内筒、第一轴承、寻风外筒和第二轴承;所述寻风内筒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寻风外筒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固定;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寻风内筒形成转动副,所述寻风外筒与所述寻风内筒形成转动副,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寻风内筒形成转动副,所述寻风内筒设置于所述发电机;所述寻风外筒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1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收容于所述齿轮箱,所述寻风外筒固定于所述齿轮箱。

    11、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于所述发电机,所述第二转轴依次插设于所述第二永磁悬浮轴承和所述圆锥滚子轴承。

    12、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立柱,所述发电机设置于所述立柱,所述控制器环抱于所述立柱。

    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电池和上述的风力发电装置,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连接。

    14、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轮结构,包括叶片和风箱,所述叶片收容于所述风箱;第一转轴,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所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叶片用于供风力作用,以使所述第一转轴环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斜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第一永磁悬浮轴承,所述第一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一永磁悬浮轴承,所述第一永磁悬浮轴承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设置;第二斜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第二永磁悬浮轴承,所述第二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二永磁悬浮轴承,所述第二永磁悬浮轴承对所述第二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对所述第二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通过该设置,可利用第一永磁悬浮轴承和第二永磁悬浮轴承减小风力发电装置启动时的阻力,从而可利用低风速的能量区间,风能可得到充分利用。

    15、另外,由于所述第一永磁悬浮轴承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从而可利用第一斜齿轮空间受力,约束第一永磁悬浮轴承对第一转轴的作用力,从而阻碍第一永磁悬浮轴承的势能的降低,提升风力发电装置在第一方向上的悬浮稳定性。同理,由于所述第二永磁悬浮轴承对所述第二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对所述第二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从而可利用第二斜齿轮空间受力,约束第二永磁悬浮轴承对第二转轴的作用力,从而阻碍第二永磁悬浮轴承的势能的降低,提升风力发电装置在第二方向上的悬浮稳定性,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所在的方向。即通过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的设置,提升风力发电装置整体的悬浮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所述齿轮箱与所述风箱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置轴承孔,所述第三永磁悬浮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收容于所述齿轮箱,所述寻风外筒固定于所述齿轮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立柱,所述发电机设置于所述立柱,所述控制器环抱于所述立柱。

    12.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电池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风力发电装置以及储能系统,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轮结构、第一转轴、第一斜齿轮、第一永磁悬浮轴承、第二转轴、第二斜齿轮、第二永磁悬浮轴承和发电机。风轮结构的叶片和第一斜齿轮均设置于第一转轴,第一转轴插设于第一永磁悬浮轴承,第一永磁悬浮轴承对第一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第一斜齿轮对第一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第二斜齿轮设置于第二转轴,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第二转轴插设于第二永磁悬浮轴承,第二永磁悬浮轴承对第二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第二斜齿轮对所述第二转轴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发电机的输入端与第二转轴连接,从而可利用低风速的能量区间,风能可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雷健华,秦赓,李锦义,曾华全,张瑾璞,白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02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