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缓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转缓冲座。
背景技术:
1、在机加工中,轴体类的零部件加工往往会涉及到旋转运动,比如轴的车削磨削、打磨等等。在轴体打磨的过程,往往是通过输送装置将轴体输送至打磨设备内,打磨设备一般通过两个或者更多的砂轮进行打磨,在打磨的过程中会带动轴体转动,打磨完成后轴体将被输送出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轴体本身还可能具有一定的转动惯性,而现有的缓冲装置往往仅具有单一的缓冲效果,缺乏这种存在转动惯性的缓冲,并且轴体的转动还可能带来侧向冲击,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旋转缓冲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缓冲座,通过承载部为位移件,并具有多向缓冲,解决了缓冲效果单一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缓冲座,包括:
3、基板,所述基板安装在固定物上;
4、基盘,所述基盘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5、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相对于所述基板为位移件,所述承载部与所述基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体,所述承载部与所述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体;
6、其中,所述承载部为位移件,至少具有以下状态:
7、第一状态,所述承载部相对于所述基板具有转动的自由度,该转动的自由度包括所述承载部围绕基盘轴线转动和所述承载部朝向基盘倾斜转动;
8、第二状态,所述承载部相对于所述基板具有沿基盘轴向移动的自由度。
9、优选地,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基板并延伸至所述基板之外,形成第一状态中的承载部围绕基盘轴线转动。
10、优选地,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承载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形成第一状态中的承载部朝向基盘倾斜转动;
11、其中,所述支撑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12、优选地,所述承载部上开设有槽口,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槽口内;
13、其中,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槽口内移动;
14、当处于第一状态中的承载部朝向基盘倾斜转动时,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槽口内转动。
15、优选地,所述基板上固定有延伸部,所述第一转轴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延伸部内并与所述延伸部转动连接。
16、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体为锥形结构且为旋转体,具有一个收口端和一个扩口端,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扩口端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收口端与所述基盘连接。
17、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扩口端与所述承载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收口端与所述基盘转动连接;所述基盘上开设有供第一弹性体转动的环槽。
18、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体嵌套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一端抵紧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另一端抵紧在所述基板上。
19、优选地,所述基板上固定有止位套,所述止位套嵌套在所述第二弹性体上;所述止位套靠近所述承载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弹性体。
20、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t型滑块,对应的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环形的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中心与第一转轴的轴线重合。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发明通过承载部作为位移件,使其具有了轴向、侧向、转动的多向缓冲,提高缓冲效果和使用范围,能够满足多种使用场景的需求。
23、本发明承载部能够承载非均匀的冲击,即在承载部不同位置进行冲击时,都能够进行缓冲,且在非轴向冲击(冲击力不与第一转轴轴线重叠时)形成侧向冲击时,能够将侧向冲击转换成转动缓冲和轴向缓冲,形成复合缓冲,效果更优。
24、此外,本发明在承载非均匀的冲击时,还能够具有围绕基盘轴线自由转动,实现了另一方向的转动缓冲,同时一方面能够灵活调整方向缓冲,另一方面也能针对特殊的转动物体进行缓冲。
1.一种旋转缓冲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缓冲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固定有延伸部,所述第一转轴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延伸部内并与所述延伸部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缓冲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体为锥形结构且为旋转体,具有一个收口端和一个扩口端,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扩口端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收口端与所述基盘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缓冲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扩口端与所述承载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收口端与所述基盘转动连接;所述基盘上开设有供第一弹性体转动的环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缓冲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体嵌套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一端抵紧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另一端抵紧在所述基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缓冲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固定有止位套,所述止位套嵌套在所述第二弹性体上;所述止位套靠近所述承载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弹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