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漆包线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烘炉炉口的风压控制,在漆包线生产工艺控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油漆在烘炉中遇到高温蒸发出来的溶剂,在经过电热管预热后,和预置在炉膛里的催化剂起催化燃烧作用。一方面燃烧产生的热量供烘烤漆包线用,催化燃烧效果越好,化学热量就越充分,这样对电加热产生的热量需求就越少,这对拥有几百千瓦大功率加热烘炉的漆包机设备而言,无疑是节约漆包线厂家生产成本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企业废气排放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油漆溶剂如果在炉膛里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氮化物,排放到室外的话,会对社会生态环境起到很严重的破坏作用。而烘炉进出口的风压控制,则对上述工艺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油漆溶剂的催化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如果氧气不足,催化燃烧就会不充分,在催化燃烧后就会生成很多有害气体排放到室外。要解决炉膛氧气供应不足的问题,就涉及到了炉口的风压控制。
2、对烘炉进出口的风压控制,主要通过两个手段:一是烘炉风机转速,二是风门调节。当把炉口风压控制到负压,即室内新鲜空气可以被不断吸入炉膛内,就有充足的氧气不断补充到催化燃烧上面。相反,如果风机转速和风门位置调节不当,造成炉口出现正压,即热气冒出炉口,则会造成供氧不足,催化不充分,炉膛内废气越来越多,一边直接排放到室外,一边直接从炉口排放到生产车间,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损坏;还有就是催化燃烧的热量不能充分释放,需要电加热来补充,才能满足漆包线烘烤工艺,大大浪费了电能,抬高了生产制造成本。但是,如果炉口负压调节过多,大量室内冷空气吸入烘炉,也会拉低炉膛的烘烤温度,导致需要大量电加热补充,同样会造成电能浪费。
3、但是,目前炉口的风压控制,并没有有效的反馈传感器去实时监控。一旦漆包线生产线速发生变化,或者炉膛内部因为催化剂堵塞导致风速发生变化,造成炉口风压出现变化,操作工不会及时发现,因为人机界面上没有这样的监控数据。普通的测风速仪器,只能测气流的速率,不能辨别方向,而且也不耐高温。而本发明将对几百度高温状态下的炉口进行风压监控,并量化成有方向的风速数值,显示到人机操作界面,这样就可以为调整风机转速和风门位置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炉口的风压控制没有有效的反馈传感器去实时监控,导致炉口风压出现变化时,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烘炉主动对炉口风压数据实时反馈并帮助工作人员进行调整的技术效果。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包括底座、炉体、固化反应管、风门、微压差传感器、排灰组件和控制台组件,所述固化反应管通过支撑架固定于底座上方,所述炉体固定于固化反应管上方,固化反应管和炉体两者在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所述固化反应管两端分别同轴固定连通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远离固化反应管一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管远离固化反应管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炉体两端分别向下连通至进料管和出料管两者靠近固化反应管一端;所述风门设于出料管和炉体的连接处,风门靠近出料管一侧设有用于控制风门开合程度的螺杆,螺杆远离风门的一端延伸至出料口外;所述控制台组件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微压差传感器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出料管和进料管下方,微压差传感器与控制台组件信号连接;每个所述微压差传感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远离微压差传感器的一端固定有不锈钢测风管;微压差传感器分别固定连通至出料管和进料管。
3、优选的,所述炉体内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循环电机、电热管组件和催化反应室,所述循环电机位于炉体靠近进料口一端, 所述催化反应室内设有用于催化燃烧的催化剂,所述循环电机用于控制炉体和固化反应管中的气流方向,使固化反应管中的空气由靠近进料口一端进入炉体,并经过电热管组件的加热和催化反应室内的催化剂后,由出料口一端回到固化反应管中形成气流循环。
4、优选的,位于出料管下方的微压差传感器中的两个所述不锈钢测风管,其中一个固定插入出料管底部靠近出料口一侧,另一个固定插入固定反应管底部靠近出料管一侧;位于进料管下方的微压差传感器中的两个不锈钢测风管,其中一个固定插入进料管底部靠近进料口一侧,另一个固定插入固定反应管底部靠近进料管一侧。
5、优选的,所述固化反应管倾斜设置,固化反应管与水平面之间呈10度至15度夹角,所述进料管位于固化反应管的最低点,所述排灰组件固定安装于进料管远离固化反应管一端;所述排灰组件包括容纳盘、排灰杆、排灰管、落灰管和转动电机;所述进料管内设有进料腔,所述排灰管固定于进料管一侧,且排灰管水平设置,所述落灰管固定于排灰管底部远离进料腔一侧,所述排灰管内同轴设置有排灰杆,所述排灰杆远离进料腔一端穿过排灰管连接至转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动电机通过侧支架固定连接于进料管外;所述排灰杆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尺寸与所述排灰管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落灰管底端固定有卸灰阀。
6、优选的,所述进料腔内底部开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槽与排灰管位置相对应,所述适配槽底部为弧形,适配槽内转动连接有容纳盘;所述容纳盘内开设有集灰槽,所述集灰槽形状与容纳盘相适配,所述容纳盘与适配槽相适配,容纳盘靠近排灰管一端的侧壁开设有轴孔,轴孔内转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与适配槽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盘靠近排灰管一端向螺旋叶片底部延伸且向上翘起,所述螺旋叶片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位于容纳盘靠近排灰管一端的上方;所述转动电机与控制台组件信号连接。
7、优选的,所述集灰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铲斗,集灰槽两端侧壁开设有弧形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弧度与容纳盘底部弧度相适配,所述滑动铲斗整体为扇形块,滑动铲斗两侧靠近容纳盘侧壁处固定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滑动铲斗的底部弧面与集灰槽底部弧面相配合,当滑动铲斗底部弧面滑动时与集灰槽内底部始终保持贴靠;所述滑动铲斗内开设有铲槽,所述铲槽靠近轴孔一侧开口。
8、优选的,所述滑动铲斗远离铲槽开口一侧的侧壁底部固定有复位磁块,所述复位磁块为永磁体,所述容纳盘远离轴孔一端固定有定位磁块;所述定位磁块与复位磁块位置相对应,两者的相对面磁极相反。
9、优选的,所述滑动铲斗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与滑动铲斗顶部之间固定有第一扭簧,在第一扭簧作用下,第二推板未受外力时,第二推板与滑动铲斗的开口之间呈三十度至四十五度夹角;所述第二推板远离滑动铲斗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之间固定有第二扭簧,在第二扭簧作用下,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均未受外力时,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之间的夹角呈四十五度至九十度角度;所述第二推板的宽度尺寸与铲槽开口的宽度尺寸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板靠近排灰管一侧端面固定有第一磁板,所述排灰杆靠近容纳盘一端固定有第二磁板,所述第一磁板与第二磁板之间的磁极相反,能够相互磁吸。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推板为弧形板,第二推板的凸面朝向铲槽开口一侧,第二推板的凹面朝向第一推板一侧。
12、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3、通过设置炉体和固化反应管,在固化反应管两端设置出料管和进料管,在出料管和进料管下方分别设置微压差传感器,微压差传感器将压差值反应至plc,此时,风速仪在炉口测量风速并记录数据:利用plc设定循环风机转速和操作人员调整风门,在炉口产生不同的正向和负向风速,并和plc读取到的模拟量信号一一对应上,并取得换算关系,最终计算出任意模拟量信号所对应的风速值并显示在人机操作界面上,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炉口的风压控制没有有效的反馈传感器去实时监控,导致炉口风压出现变化时,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烘炉主动对炉口风压数据实时反馈并帮助工作人员进行调整的技术效果。
1.一种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炉体、固化反应管(200)、风门(900)、微压差传感器(600)、排灰组件(700)和控制台组件(800),所述固化反应管(200)通过支撑架(110)固定于底座(100)上方,所述炉体固定于固化反应管(200)上方,固化反应管(200)和炉体两者在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所述固化反应管(200)两端分别同轴固定连通有进料管(400)和出料管(500),所述进料管(400)远离固化反应管(200)一端开设有进料口(410),所述出料管(500)远离固化反应管(200)一端开设有出料口(510);所述炉体两端分别向下连通至进料管(400)和出料管(500)两者靠近固化反应管(200)一端;所述风门(900)设于出料管(500)和炉体的连接处,风门(900)靠近出料管(500)一侧设有用于控制风门(900)开合程度的螺杆(910),螺杆(910)远离风门(900)的一端延伸至出料口(510)外;所述控制台组件(800)固定于底座(100)上;所述微压差传感器(600)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出料管(500)和进料管(400)下方,微压差传感器(600)与控制台组件(800)信号连接;每个所述微压差传感器(600)的两个输入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气管(610);所述气管(610)远离微压差传感器(600)的一端固定有不锈钢测风管(620);微压差传感器(600)分别固定连通至出料管(500)和进料管(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循环电机(300)、电热管组件(310)和催化反应室(320), 所述循环电机(300)位于炉体靠近进料口(410)一端, 所述催化反应室(320)内设有用于催化燃烧的催化剂,所述循环电机(300)用于控制炉体和固化反应管(200)中的气流方向,使固化反应管(200)中的空气由靠近进料口(410)一端进入炉体,并经过电热管组件(310)的加热和催化反应室(320)内的催化剂后,由出料口(510)一端回到固化反应管(200)中形成气流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出料管(500)下方的微压差传感器(600)中的两个所述不锈钢测风管(620),其中一个固定插入出料管(500)底部靠近出料口(510)一侧,另一个固定插入固定反应管底部靠近出料管(500)一侧;位于进料管(400)下方的微压差传感器(600)中的两个不锈钢测风管(620),其中一个固定插入进料管(400)底部靠近进料口(410)一侧,另一个固定插入固定反应管底部靠近进料管(400)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反应管(200)倾斜设置,固化反应管(200)与水平面之间呈10度至15度夹角,所述进料管(400)位于固化反应管(200)的最低点,所述排灰组件(700)固定安装于进料管(400)远离固化反应管(200)一端;所述排灰组件(700)包括容纳盘(720)、排灰杆(733)、排灰管(730)、落灰管(731)和转动电机(740);所述进料管(400)内设有进料腔(420),所述排灰管(730)固定于进料管(400)一侧,且排灰管(730)水平设置,所述落灰管(731)固定于排灰管(730)底部远离进料腔(420)一侧,所述排灰管(730)内同轴设置有排灰杆(733),所述排灰杆(733)远离进料腔(420)一端穿过排灰管(730)连接至转动电机(740)的输出端;所述转动电机(740)通过侧支架(741)固定连接于进料管(400)外;所述排灰杆(733)上设有螺旋叶片(734),所述螺旋叶片(734)尺寸与所述排灰管(730)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落灰管(731)底端固定有卸灰阀(7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腔(420)内底部开设有适配槽(430),所述适配槽(430)与排灰管(730)位置相对应,所述适配槽(430)底部为弧形,适配槽(430)内转动连接有容纳盘(720);所述容纳盘(720)内开设有集灰槽(721),所述集灰槽(721)形状与容纳盘(720)相适配,所述容纳盘(720)与适配槽(430)相适配,容纳盘(720)靠近排灰管(730)一端的侧壁开设有轴孔(722),轴孔(722)内转动连接有销轴(431),所述销轴(431)与适配槽(430)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盘(720)靠近排灰管(730)一端向螺旋叶片(734)底部延伸且向上翘起,所述螺旋叶片(734)远离转动电机(740)的一端位于容纳盘(720)靠近排灰管(730)一端的上方;所述转动电机(740)与控制台组件(800)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槽(72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铲斗(750),集灰槽(721)两端侧壁开设有弧形的滑动槽(723),所述滑动槽(723)弧度与容纳盘(720)底部弧度相适配,所述滑动铲斗(750)整体为扇形块,滑动铲斗(750)两侧靠近容纳盘(720)侧壁处固定有滑动块(753),所述滑动块(753)滑动连接于滑动槽(723)内,滑动铲斗(750)的底部弧面与集灰槽(721)底部弧面相配合,当滑动铲斗(750)底部弧面滑动时与集灰槽(721)内底部始终保持贴靠;所述滑动铲斗(750)内开设有铲槽(751),所述铲槽(751)靠近轴孔(722)一侧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铲斗(750)远离铲槽(751)开口一侧的侧壁底部固定有复位磁块(752),所述复位磁块(752)为永磁体,所述容纳盘(720)远离轴孔(722)一端固定有定位磁块(724);所述定位磁块(724)与复位磁块(752)位置相对应,两者的相对面磁极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铲斗(750)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推板(757),所述第二推板(757)与滑动铲斗(750)顶部之间固定有第一扭簧(754),在第一扭簧(754)作用下,第二推板(757)未受外力时,第二推板(757)与滑动铲斗(750)的开口之间呈三十度至四十五度夹角;所述第二推板(757)远离滑动铲斗(750)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板(756),所述第一推板(756)与第二推板(757)之间固定有第二扭簧(755),在第二扭簧(755)作用下,第一推板(756)与第二推板(757)均未受外力时,第一推板(756)与第二推板(757)之间的夹角呈四十五度至九十度角度;所述第二推板(757)的宽度尺寸与铲槽(751)开口的宽度尺寸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756)靠近排灰管(730)一侧端面固定有第一磁板(758),所述排灰杆(733)靠近容纳盘(720)一端固定有第二磁板(759),所述第一磁板(758)与第二磁板(759)之间的磁极相反,能够相互磁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漆包线烘炉炉口风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板(757)为弧形板,第二推板(757)的凸面朝向铲槽(751)开口一侧,第二推板(757)的凹面朝向第一推板(756)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