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

    专利查询2025-07-16  9


    本发明属于湿地生态修复,尤其涉及一种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滨海湿地通常是指海岸区域的湿地生态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湿地生态系统;滨海湿地由于经常受到人类活动和生物作用的相互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在部分或整体区域形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包括湿地富营养化、湿地盐碱化等,直观的现象就是湿地缺水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这不仅会影响湿地自身的生态多样性,长此以往还会诱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现有的滨海湿地受损后的修复方式通常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中使用焚烧法、固化稳定法等,需设置大型处理设备,并且需要对土壤进行挖掘、输送,整体修复过程成本较高;化学法通过在土壤内注入化学修复剂,但此种修复剂具备一定毒性,修复土壤的同时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则是通过将细菌、真菌、酵母、植物等生物体引入污染区域,通过它们的天然代谢能力,分解、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并形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从而恢复受污染土壤的营养平衡和生态环境。因此生物法是最环保、且成本较低,且最适用于湿地土壤修复。

    2、但是现有的生物法在使用时,由于同一片湿地区域中,受损程度和受损种类也不相同,难以根据具体的受损情况进行针对性地修复;而且现有部分生态修复装置在喷涂修复剂时较难插入湿地土壤内,难以实现地下泥土的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至少部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地下的钻杆,钻杆为上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钻杆露出地面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钻杆内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上端与钻杆内侧壁相连,安装筒的下端设于钻杆的下端内;

    3、所述安装筒内设有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一设于安装板二的上端,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上安装有运输杆,所述运输杆的上端设于安装板一的上面,运输杆的下端设于安装板二的下面,所述运输杆的下端安装有收拢式渗透装置,所述收拢式渗透装置设于钻杆内,所述收拢式渗透装置的上端与安装板二的底壁相连;

    4、所述收拢式渗透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设于运输杆的下端,所述第三固定板上活动安装有多组用于固定连接的安装座,多组所述安装座呈环形等间隔均匀设于第三固定板上,任一组所述安装座侧壁上均安装有渗透组件。

    5、优选地,所述收拢式渗透装置还包括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设于安装板二的底壁上,安装板二对第二液压杆进行支撑和固定,所述第二液压杆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二下压板,所述运输杆活动贯穿第二下压板设置,所述第二下压板底壁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活动套接设于运输杆的外侧,所述套筒外侧壁设有多组用于固定安装的第一固定板,多组所述第一固定板呈环形等间隔均匀设于套筒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数量和安装座的数量相同,且任一组第一固定板均设于安装座的正上方。

    6、其中,任一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活动安装有驱动杆,所述渗透组件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驱动杆下端活动连接。

    7、作为本发明优选地,所述渗透组件包括外渗透管和内渗透管,所述外渗透管的下端与安装座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板设于外渗透管的外侧壁上,外渗透管为上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外渗透管下端侧壁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内渗透管活动设于外渗透管内,所述内渗透管的下端与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内渗透管的上端伸出外渗透管的上端设置,所述内渗透管内设有流通腔二,所述内渗透管外侧壁设有多组用于修复液流通的内渗透孔,多组所述内渗透孔等间隔均匀设于内渗透管外侧壁上,多组所述内渗透孔与流通腔二贯通连接,所述外渗透管内侧设有流通腔一,所述外渗透管外侧壁设有多组用于修复液流通的外渗透孔,多组所述外渗透孔等间隔均匀设于外渗透管外侧壁上,多组所述外渗透孔与流通腔一贯通连接,所述内渗透孔和外渗透孔中均设有控制阀,便于控制修复液的流通。

    8、进一步地,所述外渗透管内安装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的一端与流通腔二贯通连接,所述连接管二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座侧壁设置,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柔性连接管一,所述柔性连接管一的一端与连接管二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内设有多组用于修复液流通的导流孔,多组所述导流孔呈环形等间隔均匀设于第三固定板内,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与安装座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匹配放置,所述柔性连接管一的另一端与导流孔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安装座侧壁内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的一端与连接管二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连通腔的另一端与流通腔一贯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内还设有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设于柔性连接管一的上端,所述外渗透管内还安装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内渗透管下端相连,且设于连接管二的上端,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外渗透管下端的底壁,经过导向滑轮的转向后与第一固定板底壁相连。

    10、其中,所述运输杆内设有多组用于修复液流通的通孔,多组所述通孔呈环形等间隔均匀设于运输杆内,所述通孔的数量与导流孔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匹配放置,所述通孔的下端与导流孔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运输杆的上端安装有多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数量和通孔的数量相同,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通孔的上端贯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贯穿钻杆侧壁后设于钻杆的外侧。

    11、作为本发明优选地,所述运输杆下端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多组控制孔,所述控制孔的数量与连接绳的数量相同,且与连接绳的位置匹配,所述连接绳活动贯穿控制孔设置,所述控制孔内设有控制阀,便于控制连接绳的运动。

    12、优选地,所述钻杆侧壁内设有多组用于限位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上端贯穿钻杆上壁设置,所述钻杆侧壁设有多组槽孔,所述槽孔的数量、贯通槽的数量和安装座的数量相同,所述贯通槽的下端与槽孔贯通连接,所述槽孔和渗透组件设于同一垂直面内;所述贯通槽内活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伸出钻杆的上壁设置,所述挡板的底壁贯穿槽孔后设于贯通槽的底壁处,所述挡板的上壁安装有第一下压板。

    13、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壁安装有连接件,外接驱动通过连接件与本设备相连,例如外部的驱动轴与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或螺栓连接后,外部的电机与驱动轴相连,能够带动钻杆旋转着进入到地下,所述连接板底壁中心安装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活动端与第一下压板的上壁中心相连。

    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5、(1)不同的位置的渗透组件的设置,便于根据地下泥土污染情况的不同,将不同的修复液输送至不同的输送管内,实现因地施药的技术效果。

    16、(2)在弹簧的作用下,连接绳被内渗透管进行拉伸,弹簧推动内渗透管沿外渗透管向外移动,增加与地下泥土的接触面积,便于对更多面积的地下泥土进行均匀喷洒修复。

    17、(3)渗透组件呈收拢状态,挡板对槽孔进出封堵,便于钻杆伸入到地下,需要将渗透组件展开时,第一下压板上移,带动挡板上移,挡板沿贯通槽上移,将槽孔漏出,便于渗透组件通过槽孔伸出至钻杆外侧。


    技术特征:

    1.一种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插入地下的钻杆,所述钻杆露出地面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钻杆内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上端与钻杆内侧壁相连,安装筒的下端设于钻杆的下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拢式渗透装置还包括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设于安装板二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液压杆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二下压板,所述运输杆活动贯穿第二下压板设置,所述第二下压板底壁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活动套接设于运输杆的外侧,所述套筒外侧壁设有多组用于固定安装的第一固定板,多组所述第一固定板呈环形等间隔均匀设于套筒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数量和安装座的数量相同,且任一组第一固定板均设于安装座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活动安装有驱动杆,所述渗透组件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驱动杆下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组件包括外渗透管和内渗透管,所述外渗透管的下端与安装座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板设于外渗透管的外侧壁上,外渗透管为上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外渗透管下端侧壁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内渗透管活动设于外渗透管内,所述内渗透管的下端与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内渗透管的上端伸出外渗透管的上端设置,所述内渗透管内设有流通腔二,所述内渗透管外侧壁设有多组用于修复液流通的内渗透孔,多组所述内渗透孔等间隔均匀设于内渗透管外侧壁上,多组所述内渗透孔与流通腔二贯通连接,所述外渗透管内侧设有流通腔一,所述外渗透管外侧壁设有多组用于修复液流通的外渗透孔,多组所述外渗透孔等间隔均匀设于外渗透管外侧壁上,多组所述外渗透孔与流通腔一贯通连接,所述内渗透孔和外渗透孔中均设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渗透管内安装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的一端与流通腔二贯通连接,所述连接管二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座侧壁设置,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柔性连接管一,所述柔性连接管一的一端与连接管二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内设有多组用于修复液流通的导流孔,多组所述导流孔呈环形等间隔均匀设于第三固定板内,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与安装座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匹配放置,所述柔性连接管一的另一端与导流孔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安装座侧壁内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的一端与连接管二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连通腔的另一端与流通腔一贯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内还设有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设于柔性连接管一的上端,所述外渗透管内还安装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内渗透管下端相连,且设于连接管二的上端,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外渗透管下端的底壁,经过导向滑轮的转向后与第一固定板底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杆内设有多组用于修复液流通的通孔,多组所述通孔呈环形等间隔均匀设于运输杆内,所述通孔的数量与导流孔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匹配放置,所述通孔的下端与导流孔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运输杆的上端安装有多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数量和通孔的数量相同,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通孔的上端贯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贯穿钻杆侧壁后设于钻杆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杆下端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多组控制孔,所述控制孔的数量与连接绳的数量相同,且与连接绳的位置匹配,所述连接绳活动贯穿控制孔设置,所述控制孔内设有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侧壁内设有多组用于限位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上端贯穿钻杆上壁设置,所述钻杆侧壁设有多组槽孔,所述槽孔的数量、贯通槽的数量和安装座的数量相同,所述贯通槽的下端与槽孔贯通连接,所述槽孔和渗透组件设于同一垂直面内;所述贯通槽内活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伸出钻杆的上壁设置,所述挡板的底壁贯穿槽孔后设于贯通槽的底壁处,所述挡板的上壁安装有第一下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壁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板底壁中心安装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活动端与第一下压板的上壁中心相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属于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插入地下的钻杆,所述钻杆露出地面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钻杆内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上端与钻杆内侧壁相连,安装筒的下端设于钻杆的下端内;不同的位置的渗透组件的设置,便于根据地下泥土污染情况的不同,将不同的修复液输送至不同的输送管内,实现因地施药的技术效果;在弹簧的作用下,连接绳被内渗透管进行拉伸,弹簧推动内渗透管沿外渗透管向外移动,增加与地下泥土的接触面积,便于对更多面积的地下泥土进行均匀喷洒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高贵锋,王树华,蔡诚,褚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03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