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密封隔热膜贮罐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储存和/或运输低温液化气的密封隔热贮罐的领域,诸如用于运输低温液化石油气(lpg)(例如,在-50℃和0℃之间,含端值)或用于运输在大气压力下约-162℃的液化天然气(lng)的贮罐。这些贮罐可以安装在陆地上或安装在浮式结构上。在浮式结构的情况下,贮罐可以用于运输液化气或用于接收用作燃料来推动浮式结构的液化气。
2.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化气是lng,即,在大气压力下存储在约-162℃的温度下的具有高甲烷含量的混合物。也可以设想其他液化气,特别是乙烷、丙烷、丁烷或乙烯。也可在一定压力下储存液化气,例如在2和20巴之间的相对压力下,以及特别是在接近2巴的相对压力下。可以根据不同的技术制造贮罐,特别是以集成膜罐或自支撑贮罐的形式。
背景技术:
3.例如,在文献fr2724623或文献fr2527544中,已经描述了一种用于生产密封隔热贮罐的平面壁的壁结构。这种类型的贮罐壁具有多层结构,从贮罐的外部到贮罐的内部包括辅隔热屏障、辅密封膜、主隔热屏障和主密封膜,主密封膜用于与容纳在贮罐中的液体接触。这种类型的贮罐包括以此形成隔热屏障的方式并列放置的隔热板。此外,为了确保所述隔热屏障的隔热特性的连续性,在由相邻隔热板形成的板之间的空间中插入隔热密封件。
4.然而,在贮罐的使用过程中,希望防止隔热屏障具有贯穿隔热屏障的厚度的通道。此类通道的存在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例如隔绝板、隔绝密封件的制造公差,或者也是因为贮罐冷却过程中发生的热收缩,例如在贮罐中装载-162℃的lng的过程中的热收缩。此类通道有利于隔热屏障中的自然对流,特别是如果这些通道相对于地球重力具有竖直分量,并且可产生降低隔热屏障的隔热特性的热虹吸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背后的一个想法是提出一种密封隔热贮罐,其中有效地防止了隔热屏障中的对流现象。本发明背后的一个想法是提供一种密封隔热贮罐,其限制了贯穿隔热屏障厚度形成的通道的存在或出现,以便限制所述隔热屏障中的自然对流现象。特别地,本发明背后的一个想法是限制在分隔两个相邻隔绝板的板之间的空间中的存在或出现制此类通道。本发明背后的另一个想法是便于生产这种类型的贮罐。特别地,本发明背后的一个想法是便于将隔绝密封件插入板之间的空间,并有效地填充板之间的空间。
6.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隔热贮罐,该贮罐包括支撑结构和锚固到该支撑结构的隔热屏障,该隔热屏障包括相邻的第一隔绝板和第二隔绝板,在第一隔绝板和第二隔绝板之间限定了板之间的空间,该贮罐还包括:
7.第一隔绝密封件,其容纳在板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第一隔绝密封件包括在隔热屏障的厚度方向上叠置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以及
8.第二隔绝密封件,其容纳在板之间的空间中,第二隔绝密封件在板之间的空间的
宽度方向上与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一者并列,
9.间隔件,其在板之间的空间的宽度方向上插在第一隔绝密封件和第二隔绝密封件之间的密封件之间的空间中,以使得在第一隔绝板的方向上对第一隔绝密封件施加压力,并且在第二隔绝板的方向上对第二隔绝密封件施加压力,
10.并且其中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另一者叠置在所述密封件之间的空间上或设置在所述密封件之间的空间上方,并且其中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另一者在隔热屏障的厚度方向上封闭密封件之间的空间的一个端部,使得容纳有间隔件的密封件之间的空间由第二隔绝密封件、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外部部分限定。
11.这种密封隔热贮罐具有良好的隔热屏障隔绝特性。特别是,这种密封隔热贮罐能够限制隔热屏障中的对流现象。事实上,间隔件使得有可能保证第一隔绝密封件和第二隔绝密封件在隔绝板上的压力,使得隔绝密封件填充板之间的空间的全部宽度。因此,这阻止了有利于自然对流的通道的存在或形成。特别地,该间隔件一方面防止了在第一隔绝密封件和第一隔绝板之间存在或形成通道,另一方面防止了第二隔绝密封件和第二隔绝板之间存在或形成通道。此外,密封件之间的空间与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另一者的重叠使得能够在隔热屏障的厚度方向上限制容纳有间隔件的密封件之间的空间的高度。因此限制了板之间的空间中的对流现象,板之间的空间不能包括贯穿隔热屏障厚度的通道。
12.此外,这种隔绝密封件简单且易于安装,因为隔绝密封件的整体尺寸减小,并且其仅定位在板之间的空间的一部分中。
13.这种密封隔热贮罐的实施例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14.根据一个实施例,在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第二隔绝密封件之间产生密封件之间的空间,并且间隔件具有从其外端向其内端方向加宽的形状,以使得能够经由板之间的空间的内端插入。
15.由于这些特征,密封件之间的空间位于板之间的空间的内部部分,并且在板之间的空间的内端的水平处具有开口。因此,可以简单且快速地从板之间的空间的顶部直接将间隔件插入密封件之间的空间。
16.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件从其外端向其内端的方向逐渐加宽。
17.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件的外端形成为点。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件具有“v”形截面。
18.由于这些特点,易于将间隔件插入板之间的空间。特别地,通过使其最薄的边缘,通常是其外边缘,首先穿入板之间的空间,可容易地从板之间的空间的顶部插入间隔件。
19.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件是弹性部件。
20.由于这些特点,仅通过从板之间的空间的顶部将间隔件插入密封件之间的空间的事实,间隔件就从自由状态变为压缩状态。
21.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隔绝板和第二隔绝板包括与板之间的空间竖直对齐形成的刚性盖板,该间隔件具有压缩状态,在压缩状态中,间隔件在板之间的空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隔开第一隔绝板的盖板和第二隔绝板的盖板的通道的宽度,以使得能够通过所述通道插入板之间的空间中,当间隔件容纳在第一隔绝密封件和第二隔绝密封件之间的板之
间的空间中时,间隔件处于半压缩状态,在半压缩状态中,间隔件压缩在第一隔绝密封件和第二隔绝密封件之间,并且在第一隔绝板的方向上对第一隔绝密封件施加压力,并且在第二隔绝板的方向上对第二隔绝密封件施加压力。因此,对于密封膜,隔绝板具有良好的支撑表面。此外,间隔件插入在隔热板的盖板之间足以使所述间隔件从其自由状态变为其压缩状态。
22.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件还具有自由状态,在自由状态中,由处于所述自由状态的间隔件、处于自由状态的第一隔绝密封件和处于自由状态的第二隔绝密封件形成的组件在板之间的空间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板之间的空间的宽度。
23.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件是金属叶片,其具有弯曲部分,并且在弯曲部分的相应的相对侧上,具有通过所述弯曲部分弹性连接的两个部分。
24.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件是楔形形状的刚性部件。仅通过其形状和其插入密封件之间的空间的事实,这种类型的间隔件就能够将隔绝密封件与隔绝板分离以及将其压缩在隔绝板上。
25.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所述一者以及第二隔绝密封件在板之间的空间的宽度方向上的累计宽度小于板之间的空间的宽度。
26.根据一个实施例,在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所述一者以及第二隔绝密封件在板之间的空间的宽度方向上并且在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所述一者以及第二隔绝密封件的自由状态下的累计宽度小于板之间的空间的宽度。
27.由于这些特点,隔绝密封件很容易容纳在板之间的空间中。此外,这种类型的隔绝密封件使得间隔件能够容易地容纳在密封件之间的空间中。
28.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所述另一者满足板之间的空间的全部宽度,忽略任何装配间隙。
29.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另一者在板之间的空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所述一者的宽度。
30.根据一个实施例,在第一隔绝板和第二隔绝板之间的板之间的空间的宽度方向上压缩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所述另一者。
31.因此,将隔热屏障的厚度方向上存在或出现的通道限制在板之间的空间的其中容纳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所述另一者的部分的水平处。
32.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隔绝密封件的总体形状为平行六面体。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的总体形状为平行六面体。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外部部分的总体形状为平行六面体。这种平行六面体密封件易于操作和容纳在板之间的空间中。此外,这种平行六面体密封件具有与相邻隔绝板配合的大表面,这防止了在隔热屏障的厚度方向上存在或出现通道。总体形状为平行六面体是指元件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除了有一些局部变形,诸如用于容纳板条的凹陷或用于支撑另一元件形状的局部凸起。
33.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隔绝密封件和第二隔绝密封件在板之间的空间的宽度方向上可相对于彼此移动。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由两个不同且独立的块形成。因此,所述密封件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减小的尺寸,这便于其操作以及其在板之间的空间中的定位。
34.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安装成使得在板之间的空间中相对于彼此滑动。
35.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将密封隔热贮罐隔热屏障安装在支撑结构上的方法,包括:
36.将第一隔绝板固定到支撑结构上,
[0037]-抵靠第一隔绝板的侧壁布置第一隔绝密封件,所述第一隔绝密封件包括在隔热屏障的厚度方向上叠置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
[0038]-以在平行于第一隔绝板的侧壁的方向上与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一者并置的方式布置第二隔绝密封件,以使得在所述第二密封件以及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所述一者之间形成密封件之间的空间,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中的另一者叠置在所述密封件之间的空间上或设置在其上方并在隔热屏障的厚度方向上封闭所述密封件之间的空间的一端,使得密封件之间的空间由第二隔绝密封件、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内部部分和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外部部分限定,
[0039]
以邻近第一隔绝板的方式将第二隔绝板锚固到支撑结构,使得第一隔绝板和第二隔绝板限定板之间的空间,第一隔绝密封件和第二隔绝密封件容纳在该板之间的空间中,
[0040]-将间隔件插入所述密封件之间的空间,所述间隔件从密封件之间的空间的内端插入,使得间隔件在第一隔绝密封件和第二隔绝密封件之间的板之间的空间的宽度方向上插入,并沿第一隔绝板的方向在第一隔绝密封件上施加压力,以及沿第二隔绝板的方向在第二隔绝密封件上施加压力。
[0041]
这种贮罐可以形成例如用于储存lng的岸上储存装置的一部分,或者安装在沿海或深水的浮动结构中,特别是甲烷运输船、浮式储存和再气化单元(fsru)、浮式生产储存和离岸(fpso)单元等。这种贮罐还可以在任何类型的船中用作燃料贮罐。
[0042]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运输冷却液体产品的船,其包括双层船体和设置在双层船体中的如上所述的贮罐。
[0043]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装载或卸载上述类型船的方法,其中通过隔绝管路将冷液体产品从浮式或岸上储存装置进给到船的贮罐或从贮罐进给到储存装置。
[0044]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液体产品的运输系统,系统包括:上述船;隔热管路,隔热管路布置成使得将安装在船的船体中的贮罐连接到浮式或岸上储存装置;以及泵,泵用于通过隔热管路将冷却液体产品的流体从浮式或岸上储存装置驱动到船的贮罐或从贮罐驱动到储存装置。
附图说明
[0045]
参考仅以非限制性说明提供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附图,在以下描述的过程中,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目标、细节、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0046]
图1是密封隔热贮罐部分的示意性局部剖视透视图,
[0047]
图2是图1所示隔热屏障的一部分的截面图,该隔热屏障在环境温度下位于密封隔热贮罐中的板之间的空间的水平处,
[0048]
图3是图1所示隔热屏障的一部分的截面图,该隔热屏障在低温下位于密封隔热贮
罐中的板之间的空间的水平处,也就是说,当贮罐的内部包含诸如液化天然气的低温液体时,该屏障包括间隔件的变型实施例,
[0049]
图4是甲烷运输船的贮罐和用于装载/卸载此贮罐的终端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按照惯例,参考贮罐的内部和外部,术语“外部”和“内部”用于定义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相对位置。因此,靠近或面向贮罐内部的元件被描述为内部元件,相反地,靠近或面向贮罐外部的元件被描述为外部元件。
[0051]
一种用于储存和运输低温流体(例如液化天然气,lng)的密封隔热贮罐包括多个贮罐壁,每个贮罐壁具有多层结构。
[0052]
图1部分地示出了具有这种多层结构的贮罐壁部分。这种类型的多层结构从贮罐的外部到内部包括靠在支撑结构2上的隔热屏障1和靠在隔热屏障上的密封膜3。
[0053]
支撑结构2尤其可以是自支撑金属板,或者更一般地,具有适当机械性能的任何类型的刚性分隔件。支撑结构具体地可以由船的船体或双层船体形成。支撑结构包括多个壁,这些壁限定了贮罐的总体形状,通常是多面体形状。
[0054]
此外,隔热屏障可以由多种材料以多种方式制成。例如在图1中,隔热屏障1包括多个平行六面体形状的隔绝板4。更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每个隔绝板4都以木盒的形式制成,包括底板5、盖板6和保持底板5和盖板6分开且平行的侧壁7。隔绝填料8容纳在由底板5、盖板6和侧壁7限定的盒体的内部空间中。此外,内部腹板可以容纳在该内部空间中,并且在底板5和盖板6之间展开,以便给予所述隔绝板4较高的抗应力性。如图1所示,盖板6在其内表面上具有锚定条10,其能够锚定波纹金属板9。
[0055]
为了形成隔热屏障1,这种类型的隔绝板4以规则的图案并置在支撑结构2上。这些隔绝板4通过固定在支撑结构2上的锚固条10锚固至支撑结构2。
[0056]
如图1所示,密封膜3由多个波纹金属板9形成。这些金属板9通过将其焊接到锚固条10上而锚固到隔绝板4上。
[0057]
在例如文献wo2017064413 a1和wo2017064423 a1中描述了隔热屏障1、密封膜3和隔热屏障1的锚固的结构和布置的其他细节。
[0058]
如图1所示,并置隔绝板4形成副隔热屏障1,这在两个相邻的隔绝板4之间形成了板之间的空间11。换句话说,板之间的空间11将两个相邻隔绝板4的相对侧壁7分开。
[0059]
为了确保副隔热屏障1中隔热的连续性,在分隔相邻隔热面板4的相对侧壁7的板之间的空间11中插入隔绝填料。
[0060]
在隔绝填料容纳在板之间的空间11的情况下给出下面参考图2和图3的描述,该描述适用于布置在副隔热屏障1的板之间的空间11中的一个、几个或所有隔绝填料。此外,在该描述中,元件的宽度被认为是在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方向上,以及元件的厚度被认为是在绝热屏障1的厚度方向上。
[0061]
图2示出了两个相邻隔绝板4之间的板之间的空间11。
[0062]
在图2中,隔绝板4的底板5从侧壁7伸出。因此,底板5各自都形成边缘12,该边缘上布置有板条13。该板条13形成支承表面以与支承构件(图2中未示出)配合,从而将隔绝板4锚固到支撑结构2上。该板条13优选地在边缘12的小部分上展开,通常是足以形成锚固构件
的支承表面所必需的部分,如上文或文献wo2017064413 a1和wo2017064423 a1中所解释的。
[0063]
同样,为了给副密封膜3提供尽可能大的支撑表面,盖板6也从侧壁7伸出。在将隔绝板4锚固到支撑结构2上时,隔绝板4的盖板6因此相邻并由与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14相比尺寸较小的空间分开。该空间形成通道15,如下文所述。
[0064]
容纳在板之间的空间中的隔绝填料包括第一隔绝密封件16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
[0065]
第一隔绝密封件16具有外部部分18和内部部分19。
[0066]
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外部部分18的形状与板之间的空间11的外部部分的形状互补。外部部分18通常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其宽度基本上等于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14。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外部部分18的外角,也就是隔绝板4的底板5的水平处的角,具有用于容纳板条13的凹陷。除了容纳板条13的凹陷之外,该外部部分18朝向支撑结构2展开,基本上远至隔绝板4的底板5。外部部分18也具有基本平坦的内表面20。
[0067]
为了使惰性气体(例如氮气)能够在隔热屏障1中循环,隔绝板4的侧壁7可以包括气体循环孔28。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外部部分18也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在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方向14上形成的通道(未示出),以促进惰性气体经由所述外部部分18在隔热屏障1中循环。在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方向14上形成的外部部分18中的这种通道在隔热屏障1的厚度方向上只有很小的厚度,因此它们不会形成足以能够在隔热屏障1中产生对流问题的空间。
[0068]
第一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从外部部分18的内表面20向隔绝板4的盖板6的方向延伸。该内部部分19的宽度小于外部部分18的宽度,因此小于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14。因此,在图2和3所示的示例中,内部部分19的宽度略小于盖板6从隔绝板4的侧壁7伸出的部分的宽度。此外,该内部部分19在外部部分18的一侧的水平处展开,使得仅容纳在板之间的空间11的一侧上。因此,内部部分19在副隔热屏障1的厚度方向上容纳在盖板6的所述突出部分和外部部分18之间的板之间的空间11中。
[0069]
第二隔绝密封件17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以类似于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的方式,第二隔绝密封件17的宽度小于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同样,第二隔绝密封件17展开的厚度基本上等于分隔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外部部分18的内表面20和隔绝板4的盖板6的距离。
[0070]
该第二隔绝密封件17可相对于第一密封件16移动,特别是可相对于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移动。移动意味着在第二隔绝密封件17和第一隔绝密封件16之间,通过弹性变形、滑动或其他方式在宽度方向上存在相对运动。因此,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隔绝密封件17和第一隔绝密封件16不是一体制成的,而是由两个分开的部件制成。
[0071]
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二密封件17的累计宽度小于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14。第二隔绝密封件17和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并置在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内。更具体地,所述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在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方向上并置,其中密封件之间的空间将所述内部部分19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7分开。
[0072]
因此,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第二隔绝密封件17和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外部部分18的内表面20共同形成壳体21。此外,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布置在板之间的空间11的侧面上,通常与限定板之间的空间11的侧壁7接触,
使得壳体21布置成与由分隔相邻隔绝板4的盖板6的空间形成的通道15对齐。
[0073]
间隔件22容纳在壳体21中。该间隔件22沿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方向插入在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之间。该间隔件22的作用是将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隔开,以便将所述内部部分19压靠在隔绝板4中的一个隔绝板的侧壁7上,并将第二隔绝密封件17压靠在另一隔绝板4上。
[0074]
通过将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压靠在隔绝板中的一个隔绝板的侧壁7上,间隔件22防止在所述内部部分19和所述侧壁7之间的板之间的空间11中存在或出现沿副隔热屏障1的厚度方向展开的通道。同样的推论适用于所述间隔件22将第二隔绝密封件17压靠到另一隔绝板4的侧壁7上。
[0075]
在组装副隔热屏障1的过程中,由于盖板6的突出部分,很难经由通道15插入并正确定位隔绝密封件16和17。此外,板条13的存在也使得难以从板之间的空间11的侧面插入和定位所述隔绝密封件16和17。
[0076]
因此,在第一隔绝板23已经锚固到支撑结构2之后,在锚固相邻的第二隔绝板24之前,第一隔绝密封件16抵靠所述第一隔绝板23的侧壁7布置。
[0077]
在第二阶段,第二隔绝密封件17然后布置成使得搁置在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外部部分18的内表面20上。第二隔绝密封件17定位在所述内表面20上,使得形成的空间将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所述第二隔绝密封件17分开,以便形成壳体21。
[0078]
然后,在第三阶段,将第二隔绝板24安装并锚固至支撑结构2,从而限定板之间的空间11,在该板之间的空间中容纳有第一隔绝密封件16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
[0079]
在第四阶段,在安装第二隔绝板24后,将间隔件22安装在壳体21中。事实上,如果在安装第二隔绝板24之前将间隔件22安装在壳体21中,将难以使第二隔绝密封件17保持就位。
[0080]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间隔件22由弯曲的金属叶片形成。该间隔件22具有由弯曲部分27连接的第一平面部分25和第二平面部分26。弯曲部分27具有“v”形截面。该弯曲部分27形成弹性点,该弹性点倾向于使平面部分25和26彼此远离。
[0081]
弯曲部分27的这种突出形状特别有利,因为它能使间隔件22从板之间的空间11的内端经由将隔绝板的盖板6隔开的通道15简单快速地插入。间隔件22的弯曲部分27通常经由通道15插入,其中弯曲部分的尖端朝向贮罐的外部。因此,仅仅将间隔件22的尖端插入通道15中就能使所述间隔件22在其插入过程中弹性变形。
[0082]
此外,间隔件22的平面部分25和26以及弯曲部分27的尺寸使得所述间隔件22能够完全容纳在壳体21中。一旦间隔件22完全插入壳体21中,平面部分25和26因此不再由盖板6加载,并且通过弯曲部分27弹性地彼此远离。然后,平面部分25和26压靠在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上以使它们彼此远离,并将它们压靠在隔绝板23和24的侧壁7上。
[0083]
此外,通道15的宽度小于壳体21的宽度。因此,盖板6的限定该通道15的边缘定位成与容纳有间隔件22的壳体21竖直对齐。如上所述,当间隔件22完全容纳在壳体21中时,间隔件抵靠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于是,间隔件22的宽度大于通道15的宽度。因此,间隔件22通过盖板6固定在壳体21中,并因此不能与密封膜3接触。
[0084]
为了提高副隔热屏障1的隔热性能,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
密封件17可以具有与间隔件22的弯曲部分27互补的形状。形状的这种互补确保了空间中隔绝件的存在不会干扰间隔件22的正确功能。因此,在图2中,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的外边缘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的外边缘具有斜面形状。换句话说,壳体21的外边缘具有与弯曲部分27互补的“v”形形状。
[0085]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可以具有完全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因此与弯曲部分27不互补,从而使传感器电缆能够通过。
[0086]
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隔绝密封件16由刚性隔绝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当贮罐处于环境温度时,第一密封件的外部部分18因此基本上填充了板之间的空间11的全部宽度。此外,如上所述,间隔件22将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压靠在第一隔绝板23上,并将第二隔绝密封件17压靠在第二隔绝板24上。
[0087]
如图3所示,当贮罐冷却时,由于热收缩,在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外部部分18和隔绝板23、24之间可能出现通道。然而,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两者与间隔件22之间的相对移动性使得可以保持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一隔绝板23之间以及第二隔绝密封件17和第一隔绝板24之间的接触,从而防止出现有利于对流的通道。换句话说,间隔件22使得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能够压靠在隔绝板23和24的侧壁7上,以便有利地补偿与制造公差相关或者与板之间的空间11中可能发生的热收缩相关的各种间隙,从而防止能够存在或出现有利于所述板之间的空间11中的对流的通道。
[0088]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外部部分18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包括配合装置,以便在贮罐的组装期间保持紧固在一起,同时允许第一隔绝密封件16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在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方向14上相对移动。因此,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外部部分18的内表面20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能够与滑动系统配合,该滑动系统允许隔绝密封件16和17之间在板之间的空间11的宽度方向14上的相对运动,但是阻止了这两个隔绝密封件16和17之间在其它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例如,外部部分18的内表面20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的外表面中的一者(通常是第二隔绝密封件17的与所述外表面20接触的表面)具有在宽度方向14上形成的凹槽,并且所述内表面20和所述外表面中的另一者具有互补的肋或凸榫。
[0089]
在图3中,间隔件22是参考图2所述间隔件的变型。在该图3中,间隔件22由简单的弯曲金属叶片形成,弯曲部分27通过弯曲所述金属叶片产生。
[0090]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隔绝密封件16和17由可压缩隔绝材料制成。因此,可在板之间的空间11中压缩第一隔绝密封件的外部部分18,以便填充板之间的空间11的整个宽度14,而不管制造公差或者也不管隔绝板23和24由于热收缩而移动分开。
[0091]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间隔件22为楔形形状的刚性件,例如横截面为“v”形形状。该“v”形件的宽度至少局部大于隔开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的距离,使得仅在所述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之间插入该“v”形间隔件22就足以使它们彼此远离,并将它们压靠在隔绝板4的侧壁7上。
[0092]
上文描述的用于产生密封隔热贮罐的技术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储罐,例如,以在岸上装置中或者在诸如甲烷运输船等的浮式结构中构建lng储罐。
[0093]
参考图4,甲烷运输船70的剖视视图示出了安装在船舶的双层船体72中的大致棱柱形状的密封隔热贮罐71。贮罐71的壁包括用于与容纳在贮罐中的lng接触的主密封屏障、
布置在主密封屏障与船的双层船体72之间的辅密封屏障,以及分别布置在主密封屏障与辅密封屏障之间和在辅密封屏障与双层船体72之间的两个隔绝屏障。
[0094]
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设置在船舶的上甲板上的装载/卸载管路73可以借助于适当的连接器连接到海事或港口码头,以从贮罐71运输货物lng或将货物lng运输至贮罐71。
[0095]
图4示出了海事码头的示例,其包括装载和卸载站75、水下管路76和岸上装置77。装载和卸载站75是包括移动臂74和支撑移动臂74的塔架78的固定近海装置。移动臂74承载可连接到装载/卸载管路73的成束的隔热柔性管道79。可定向的移动臂74适合于所有甲烷运输船装载压力表。未示出的连接管路在塔架78内部延伸。装载和卸载站75使得甲烷运输船70能够从岸上装置77装载和向岸上装置77卸载。岸上装置包括液化气储存贮罐80和连接管路81,连接管路经由水下管路76连接到装载或卸载站75。水下管路76使得能够在较大距离上(例如5km)在装载或卸载站75与岸上装置77之间运输液化气,这使得甲烷运输船70能够在装载和卸载操作期间保持在距海岸的较远距离处。
[0096]
船舶70上的泵和/或装备有岸上装置77的泵和/或装备有装载和卸载站75的泵用于生成运输液化气所需的压力。
[0097]
尽管已经结合多个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绝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如果所描述的装置落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则本发明包括所描述的装置的所有技术等同物和组合。
[0098]
因此,图1至图3示出了容纳在贮罐的隔热屏障1的板之间的空间11中的隔绝密封件16和17的情况,该贮罐仅包括一个隔热屏障和一个密封膜。然而,这种类型的绝热密封件16和17可以布置在包括多个隔热屏障和密封膜的贮罐的隔热屏障中。例如,这种类型的密封件可以集成到密封隔热贮罐中,该贮罐从贮罐的外部到内部包括靠在支撑结构上的副隔热屏障、靠在副隔热屏障上的副密封膜、靠在副密封膜上的主隔热屏障和靠在主隔热屏障上的主密封膜,该主密封膜用于与贮罐中包含的液体接触。在这种类型的贮罐中,隔绝密封件16和17可以布置在副隔热屏障和/或主隔热屏障中。
[0099]
同样,以上描述是针对填充有隔绝填料的盒体形式的隔绝板4给出的,但该描述可以以类似方式应用于任何类型的隔热屏障,包括限定板之间的空间的隔绝板,诸如根据规则图案或以其他方式并置的增强聚氨酯泡沫隔离块。
[0100]
此外,间隔件22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并具有多种形状,以实现将第一隔绝密封件16的内部部分19和第二隔绝密封件17分开的功能,从而将所述内部部分19压靠在隔绝板4的一个隔绝板的侧壁7上,并将第二隔绝密封件17压靠在另一个隔绝板4上。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件22可以由复合材料制成。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件同样可以由可膨胀的隔绝材料制成,从而能够改善隔热屏障1的隔热性能。此外,由可膨胀的隔绝材料制成的这种间隔件22可以采用除了上述“v”形之外的多种形状。间隔件22的形状优选地使得当所述间隔件22容纳在壳体21中时,其内边缘的宽度大于通道15的宽度,因此,间隔件22通过所述内边缘邻接在盖板6的限定通道15的边缘上而保持固定,从而防止在密封膜3的方向上移动。
[0101]
使用动词“包括”或“包含”及其词形变化形式并不排除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元件或步骤之外的元件或步骤的存在。
[0102]
在权利要求中,括号之间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解释为权利要求的限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