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温可调的照明灯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7-20  45


    本发明涉及车辆照明灯,具体涉及一种色温可调的照明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纯电动汽车的问世,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圈子里越来越受到普通用户的喜爱和认可。新能源汽车的前/后顶灯(阅读灯)不但在设计功能上越来越高级,而且在造型尺寸也比传统燃油汽车大了许多。其中照明灯的照明范围需求已经覆盖了整个座舱区域,考虑到不同群体客户及使用场景下对光线色温需求不同,色温可调照明灯逐渐成为顶灯设计新趋势。

    2、现有色温可调照明灯的光源选取常规方案都是考虑大功率的双色温led(如图1所示),导光体结构由单条导光斜柱+薄透镜组成,透镜的底面设计有光学花纹,这种设计虽然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照度要求,但是因混光距离限制在座舱空间被照区域存在很明显色差问题,且调节色温时照射区域不稳定会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避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色温可调的照明灯,可有效改善照明区域色差问题。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色温可调照明灯,包括壳体、电路板、光源、导光体和外镜片,导光体包括第一导光柱部、第二导光柱部和出光部,光源包括第一led灯珠和第二led灯珠,第一led灯珠内具有一个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第二led灯珠内具有一个第二色温发光芯片,第一色温发光芯片和第二色温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的色温不同;第一导光柱部的进光面贴近第一led灯珠,第一导光柱部的结构被设置为使得第一led灯珠的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的光线通过第一导光柱部和出光部后照射在第一预设被照区域;第二导光柱部的进光面贴近第二led灯珠,第二导光柱部的结构被设置为使得第二led灯珠的第二色温发光芯片的光线通过第二导光柱部和出光部后同样照射在第一预设被照区域。

    3、进一步的,第一led灯珠内还具有一个第二色温发光芯片,第二led灯珠内还具有一个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第一导光柱部的结构被设置为使得第一led灯珠的第二色温发光芯片的光线通过第一导光柱部和出光部后照射在第二预设被照区域;第二导光柱部的结构被设置为使得第二led灯珠的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的光线通过第二导光柱部和出光部后同样照射在第二预设被照区域。

    4、进一步的,第一led灯珠内的第一色温发光芯片和第二led灯珠的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的亮度始终相同且同时点亮或熄灭,第一led灯珠内的第二色温发光芯片和第二led灯珠的第二色温发光芯片的亮度始终相同且同时点亮或熄灭。

    5、进一步的,第一led灯珠的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第二色温发光芯片以及第二led灯珠的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第二色温发光芯片4个发光芯片呈直线排布,且中间两个发光芯片为相同色温发光芯片。

    6、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色温可调照明灯。

    7、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可有效解决可调双色温照明灯的色差问题和照射区域不稳定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色温可调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路板、光源、导光体和外镜片,所述导光体包括第一导光柱部、第二导光柱部和出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温可调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灯珠内还具有一个第二色温发光芯片,所述第二led灯珠内还具有一个第一色温发光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色温可调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灯珠内的第一色温发光芯片和所述第二led灯珠的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的亮度始终相同且同时点亮或熄灭,所述第一led灯珠内的第二色温发光芯片和所述第二led灯珠的第二色温发光芯片的亮度始终相同且同时点亮或熄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色温可调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灯珠的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第二色温发光芯片以及所述第二led灯珠的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第二色温发光芯片4个发光芯片呈直线排布,且中间两个发光芯片为相同色温发光芯片。

    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色温可调照明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温可调照明灯及车辆,包括壳体、电路板、光源、导光体和外镜片,导光体包括第一导光柱部、第二导光柱部和出光部,光源包括内部具有一个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的第一LED灯珠和内部具有一个第二色温发光芯片的第二LED灯珠,两个色温发光芯片的光线的色温不同;第一导光柱部的进光面贴近第一LED灯珠且其结构被设置为使得第一色温发光芯片的光线通过第一导光柱部和出光部后照射在第一预设被照区域;第二导光柱部的进光面贴近第二LED灯珠且其结构被设置为使得第二色温发光芯片的光线通过第二导光柱部和出光部后同样照射在第一预设被照区域。发明有益效果在于可有效解决可调双色温照明灯点亮时被照区域出现的色差问题和被照区域不稳定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晶晶,宋金永,陈吴斌,郑高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尔达(宁波)智能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04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