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7-22  25


    本发明涉及绝缘轴承测试,具体的,涉及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绝缘轴承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轴承,其内部的部件被绝缘材料包裹或处理,以防止电流在轴承内部流动,这种设计常见于需要防止电流通过轴承传导的应用场景,例如电机或发电机系统中,绝缘轴承的主要作用是隔离轴承内的金属部件,防止电流流经轴承,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在绝缘轴承的生产阶段,外圈动平衡测试通常是确保轴承质量的一部分,通过对绝缘轴承的外圈进行动平衡测试,以确保其在出厂时符合规定的平衡要求,这有助于减少制造缺陷和确保轴承在投入使用之前达到标准性能,避免不平衡的绝缘轴承外圈增加额外的摩擦和磨损,如果绝缘轴承外圈的绝缘漆被磨损或损坏,其绝缘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电流在轴承内部流动的风险。

    2、而现有的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116380342b的一种轴承动平衡测试辅助装置,其在工作过程中,虽能够对轴承外圈的动平衡进行测试,但其只能够对绝缘轴承外圈水平方向的动平衡进行测试,不能够对绝缘轴承外圈水平方向的动平衡和竖直方向的动平衡同时测试,实用性较差,并且其采用记号笔和贴纸进行测试,会造成多余的资源消耗;而且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能够提前对绝缘轴承的内外圈进行自动高效的清洁处理,因此绝缘轴承内外圈上的灰尘、杂质和油污极易导致后续固定不稳,同时容易导致后续测试结果出现偏差,实用性较差,因此需要提供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不能够对绝缘轴承外圈水平方向的动平衡和竖直方向的动平衡同时测试,且不能够提前对绝缘轴承的内外圈进行自动高效的清洁处理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面上安装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安装有多功能处理组件,所述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透明防护框,所述透明防护框的底部侧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工作台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框内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上焊接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底端面上,所述连接轴的顶端焊接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框内,所述转盘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固定框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贯穿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内限位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焊接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固定框的侧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固定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橡胶轮,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多方位测试组件,所述多方位测试组件包括透明安装框,所述透明安装框安装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顶端面上,所述透明安装框的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弹簧,所述第三连接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上固定连接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上开设有第一测量槽,所述透明安装框的另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透明套筒,所述透明安装框的顶部安装有动平衡检测仪,所述接触板内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线缆与动平衡检测仪相连接。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多功能处理组件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安装固定在所述液压杆的顶端,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的底端连接有输送筒,所述输送筒焊接固定在所述储液箱的底端面上,所述输送筒内转动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输送筒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上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第二导液管上安装固定有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一衔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液箱的底部,所述第一衔接板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柔性毛刷,所述第一衔接板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衔接板,所述第二衔接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衔接板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焊接固定在所述螺旋杆的端部,所述液压杆对称分布在所述储液箱的两侧,所述储液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衔接板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所述第二衔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衔接板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等角度分布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通过所述螺旋杆与所述输送筒一一对应,所述雾化喷头等距分布在所述第二导液管上,所述柔性毛刷等角度分布在所述第一衔接板的底端面上。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衔接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储液箱的底端面上,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内卡合连接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底部焊接固定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卡合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处理框,所述主动轴贯穿滑动连接在所述处理框内,所述处理框内壁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主动轴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架和连接网框,所述固定板内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内,所述支撑杆连接在所述第二衔接板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横截面、第二定位块的横截面、第一定位块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横截面均呈矩形,所述主动轴设置在所述处理框内部中心部位,所述主动轴的长度大于所述处理框的长度,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呈倾斜状,所述滑动杆的端部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顶杆的端部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侧端点和所述滑动杆的侧端面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塞杆,所述第一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滑动连接在第一储气筒内,所述第一储气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套框,所述第一伸缩套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处理框内,所述第一伸缩套框内部两端分别与第一橡胶气囊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橡胶气囊上连接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顶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储气筒的底部,所述固定架上焊接固定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贯穿滑动连接在所述处理框内,所述第一伸缩套框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伸缩套框等角度分布在所述处理框上,所述第一伸缩套框与所述第一储气筒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储气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活塞的侧端面相贴合。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架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第二塞杆,所述第二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滑动连接在第二储气筒内,所述第二储气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套框,所述第二伸缩套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处理框内,所述第二伸缩套框内部两端分别与第二橡胶气囊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气囊上连接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底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储气筒的顶部,所述第二伸缩套框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网框的底部,所述连接网框的内壁上安装固定有电加热管,所述主动轴上焊接固定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上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上焊接固定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网框的内壁上,所述从动轴上焊接固定有排风扇,所述处理框上焊接固定有固定网板,所述第二伸缩套框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二伸缩套框等角度分布在所述处理框上,所述第二伸缩套框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一伸缩套框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四锥形齿轮设置有四个,四个第四锥形齿轮等角度分布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上,所述第四锥形齿轮通过所述从动轴与所述排风扇一一对应,所述排风扇分别与所述固定网板和所述电加热管一一对应,所述电加热管呈螺旋状。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处理框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所述透明防护框的内壁与所述橡胶板的侧端面相贴合,所述橡胶板呈漏斗状,所述橡胶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伸缩套框的高度,所述第一螺纹杆连接在所述固定框的底部中间部位,所述第一导向槽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导向槽等角度分布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第一导向槽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导向槽通过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导向槽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板对称分布在所述导向杆顶部的上下两侧,下侧定位板的底端面与所述固定盘的顶端面相贴合,所述定位板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测量杆贯穿滑动连接在所述透明安装框上,所述透明套筒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滑动连接在所述透明套筒内,所述第一卡杆的端部卡合连接在所述第一测量槽内,所述光电传感器上的线缆贯穿滑动连接在透明套筒内,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接触板内部中心部位,所述光电传感器的端面与接触板的端面平齐。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测量杆固定在所述接触板的侧端中心部位,所述第一测量槽等距分布在所述测量杆的两侧,所述透明套筒上设置有刻度,所述第一测量槽与所述透明套筒上的刻度相对应,所述测量杆滑动连接在所述透明套筒内,所述第一卡杆对称分布在所述透明套筒的两侧。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透明安装框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测量槽,所述透明安装框内限位滑动连接有测量板,所述测量板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杆,所述第二卡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量板内,所述第二卡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量板内,所述牵引绳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测量板对称分布在所述测量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卡杆对称分布在所述测量板的两侧,所述第二测量槽等距分布在所述测量板的两侧,所述透明安装框上设置有刻度,所述第二测量槽与所述透明安装框上的刻度相对应。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螺纹杆连接在所述安装架的中间部位,所述安装架的底端面与所述工作台的顶端面相贴合,所述橡胶轮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接触板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靠近橡胶轮一侧导向杆的顶部两个定位板之间的中心点位于所述橡胶轮的水平中心线上。

    1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4、1、本发明中设置有多功能处理组件,利用第一马达上的主动轴能够驱动储液箱转动,配合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能够带动各个输送筒内的螺旋杆进行自动转动,配合雾化喷头和柔性毛刷能够同时对绝缘轴承的内圈和外圈进行自动清洁处理,进而能够便捷高效的清除绝缘轴承内圈和外圈上的灰尘和油污,有助于防止这些杂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可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并且通过重复按压第一定位块,利用固定杆、滑动杆和顶杆的配合,能够便捷稳定的完成固定板和固定架的上下移动,利用气压驱动便能够便捷完成第一伸缩套框和第二伸缩套框的交替收缩伸展,进而能够便捷完成绝缘轴承的逐步下料,因此绝缘轴承在进行清灰去油污后,下落至第二伸缩套框上,利用电加热管和排风扇的配合,能够对绝缘轴承进行高效烘干处理,同理,绝缘轴承烘干后继续下料,能够稳定落至固定框上,保证其后续定位检测工作的便捷和高效,通过重复按压第一定位块便能够高效完成绝缘轴承内外圈的清灰、去油污、烘干处理和自动上料工作,进而能够保证绝缘轴承后续测试工作的准确和便捷。

    15、2、本发明中设置有导向杆和定位板,利用蜗杆和蜗轮的啮合驱动,通过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的配合,能够驱动各个导向杆同时向边侧运动,结合定位板的倾斜面,能够便捷稳定的对上料至固定框上的绝缘轴承的内圈进行撑起固定,同时能够将其自动定位至多方位测试组件的中间线位置,保证后续测试工作的准确,有效提高了测试装置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同时提升了测试装置的工作效率。

    16、3、本发明中设置有多方位测试组件,在对绝缘轴承进行动平衡检测时,利用橡胶轮能够带动绝缘轴承的外圈进行稳定转动,如果绝缘轴承外圈存在不平衡,会导致轴承外圈的质量分布不均匀,轴承外圈的转动则会偏离轴心,进而能够推动贴合轴承外圈侧端面的接触板以及贴合轴承外圈上下端面的测量板进行自动位移,利用第一卡杆和第一测量槽能够对位移后的接触板进行自动卡合,同理,利用第二卡杆和第二测量槽能够对位移后的测量板进行自动卡合,工作人员只需观察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的测试前和测试后的位移量,便能够对绝缘轴承外圈的水平方向的动平衡和竖直方向的动平衡进行同时测试,与此同时,通过观察对比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的测试前和测试后的位移量,便能够便捷准确的得出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的测试结果,并且可进行便捷稳定的重复使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而且可通过动平衡检测仪和光电传感器的配合,可对不合格的绝缘轴承进行进一步精确测试,提高了轴承的测试效率。


    技术特征:

    1.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面上安装固定有液压杆(2),所述液压杆(2)的顶部安装有多功能处理组件(3),所述液压杆(2)上固定连接有透明防护框(4),所述透明防护框(4)的底部侧端连接有排水管(6),所述工作台(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框(8),所述固定框(8)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固定框(8)内转动连接有蜗杆(9),所述蜗杆(9)上啮合连接有蜗轮(10),所述蜗轮(10)上焊接固定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框(8)的内部底端面上,所述连接轴(11)的顶端焊接固定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框(8)内,所述转盘(12)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3),所述固定框(8)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盘(16),所述固定盘(16)上贯穿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7),所述第一导向槽(13)和第二导向槽(17)内限位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4),所述导向杆(14)上焊接固定有定位板(15),所述固定框(8)的侧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所述第二螺纹杆(18)上螺纹连接有安装架(19),所述安装架(19)上安装固定有第二马达(20),所述第二马达(2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橡胶轮(21),所述工作台(1)上安装有多方位测试组件(22),所述多方位测试组件(22)包括透明安装框(2201),所述透明安装框(2201)安装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面上,所述透明安装框(2201)的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弹簧(2202),所述第三连接弹簧(22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板(2203),所述接触板(2203)上固定连接有测量杆(2204),所述测量杆(2204)上开设有第一测量槽(2205),所述透明安装框(2201)的另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透明套筒(2206),所述透明安装框(2201)的顶部安装有动平衡检测仪(2216),所述接触板(2203)内安装有光电传感器(2215),所述光电传感器(2215)通过线缆与动平衡检测仪(221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处理组件(3)包括储液箱(301),所述储液箱(301)安装固定在所述液压杆(2)的顶端,所述储液箱(30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导液管(302),所述第一导液管(302)的底端连接有输送筒(303),所述输送筒(303)焊接固定在所述储液箱(301)的底端面上,所述输送筒(303)内转动连接有螺旋杆(304),所述输送筒(30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导液管(305),所述第二导液管(305)上安装有雾化喷头(306),所述第二导液管(305)上安装固定有第一衔接板(307),所述第一衔接板(307)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液箱(301)的底部,所述第一衔接板(307)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柔性毛刷(308),所述第一衔接板(307)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衔接板(309),所述第二衔接板(309)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310),所述第二衔接板(309)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31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11)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31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12)焊接固定在所述螺旋杆(304)的端部,所述液压杆(2)对称分布在所述储液箱(301)的两侧,所述储液箱(30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衔接板(307)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所述第二衔接板(309)位于所述第一衔接板(307)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12)等角度分布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11)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12)通过所述螺旋杆(304)与所述输送筒(303)一一对应,所述雾化喷头(306)等距分布在所述第二导液管(305)上,所述柔性毛刷(308)等角度分布在所述第一衔接板(307)的底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衔接板(30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13),所述支撑杆(313)的顶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储液箱(301)的底端面上,所述支撑杆(31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314),所述第二定位槽(314)内卡合连接有第二定位块(315),所述第二定位块(315)的底部焊接固定有主动轴(318),所述主动轴(318)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定位块(316),所述第一定位块(316)卡合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槽(310)内,所述第一定位块(316)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强力弹簧(317),所述强力弹簧(317)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处理框(319),所述主动轴(318)贯穿滑动连接在所述处理框(319)内,所述处理框(319)内壁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杆(320),所述固定杆(320)上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21),所述主动轴(318)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322)、固定架(331)和连接网框(340),所述固定板(322)内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23),所述复位弹簧(3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324),所述顶杆(324)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322)内,所述支撑杆(313)连接在所述第二衔接板(309)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二定位槽(314)的横截面、第二定位块(315)的横截面、第一定位块(316)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一定位槽(310)的横截面均呈矩形,所述主动轴(318)设置在所述处理框(319)内部中心部位,所述主动轴(318)的长度大于所述处理框(319)的长度,所述固定杆(320)的顶部呈倾斜状,所述滑动杆(321)的端部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顶杆(324)的端部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固定杆(320)的顶部侧端点和所述滑动杆(321)的侧端面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22)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塞杆(325),所述第一塞杆(3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326),所述第一活塞(326)滑动连接在第一储气筒(327)内,所述第一储气筒(32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套框(328),所述第一伸缩套框(328)固定连接在所述处理框(319)内,所述第一伸缩套框(328)内部两端分别与第一橡胶气囊(329)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橡胶气囊(329)上连接有第一导气管(330),所述第一导气管(330)的顶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储气筒(327)的底部,所述固定架(331)上焊接固定有第一马达(332),所述第一马达(332)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轴(31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31)贯穿滑动连接在所述处理框(319)内,所述第一伸缩套框(328)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伸缩套框(328)等角度分布在所述处理框(319)上,所述第一伸缩套框(328)与所述第一储气筒(327)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储气筒(327)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活塞(326)的侧端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31)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第二塞杆(333),所述第二塞杆(33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334),所述第二活塞(334)滑动连接在第二储气筒(335)内,所述第二储气筒(33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套框(336),所述第二伸缩套框(336)固定连接在所述处理框(319)内,所述第二伸缩套框(336)内部两端分别与第二橡胶气囊(337)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气囊(337)上连接有第二导气管(338),所述第二导气管(338)的底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储气筒(335)的顶部,所述第二伸缩套框(336)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限位杆(339),所述限位杆(339)贯穿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网框(340)的底部,所述连接网框(340)的内壁上安装固定有电加热管(341),所述主动轴(318)上焊接固定有第三锥形齿轮(342),所述第三锥形齿轮(342)上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343),所述第四锥形齿轮(343)上焊接固定有从动轴(344),所述从动轴(344)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网框(340)的内壁上,所述从动轴(344)上焊接固定有排风扇(345),所述处理框(319)上焊接固定有固定网板(346),所述第二伸缩套框(336)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二伸缩套框(336)等角度分布在所述处理框(319)上,所述第二伸缩套框(336)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一伸缩套框(328)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四锥形齿轮(343)设置有四个,四个第四锥形齿轮(343)等角度分布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342)上,所述第四锥形齿轮(343)通过所述从动轴(344)与所述排风扇(345)一一对应,所述排风扇(345)分别与所述固定网板(346)和所述电加热管(341)一一对应,所述电加热管(341)呈螺旋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框(319)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板(5),所述透明防护框(4)的内壁与所述橡胶板(5)的侧端面相贴合,所述橡胶板(5)呈漏斗状,所述橡胶板(5)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伸缩套框(336)的高度,所述第一螺纹杆(7)连接在所述固定框(8)的底部中间部位,所述第一导向槽(13)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导向槽(13)等角度分布在所述转盘(12)上,所述第一导向槽(13)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导向槽(13)通过所述导向杆(14)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7)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板(15)对称分布在所述导向杆(14)顶部的上下两侧,下侧定位板(15)的底端面与所述固定盘(16)的顶端面相贴合,所述定位板(15)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2204)贯穿滑动连接在所述透明安装框(2201)上,所述透明套筒(220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2207),所述第一连接弹簧(220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2208),所述第一卡杆(2208)滑动连接在所述透明套筒(2206)内,所述第一卡杆(2208)的端部卡合连接在所述第一测量槽(2205)内,所述光电传感器(2215)上的线缆贯穿滑动连接在透明套筒(2206)内,所述光电传感器(2215)安装在接触板(2203)内部中心部位,所述光电传感器(2215)的端面与接触板(2203)的端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2204)固定在所述接触板(2203)的侧端中心部位,所述第一测量槽(2205)等距分布在所述测量杆(2204)的两侧,所述透明套筒(2206)上设置有刻度,所述第一测量槽(2205)与所述透明套筒(2206)上的刻度相对应,所述测量杆(2204)滑动连接在所述透明套筒(2206)内,所述第一卡杆(2208)对称分布在所述透明套筒(2206)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安装框(2201)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测量槽(2209),所述透明安装框(2201)内限位滑动连接有测量板(2210),所述测量板(2210)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2211),所述第二连接弹簧(22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杆(2212),所述第二卡杆(2212)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量板(2210)内,所述第二卡杆(22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2213),所述牵引绳(2213)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测量板(2210)内,所述牵引绳(221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214),所述测量板(2210)对称分布在所述测量杆(2204)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卡杆(2212)对称分布在所述测量板(2210)的两侧,所述第二测量槽(2209)等距分布在所述测量板(2210)的两侧,所述透明安装框(2201)上设置有刻度,所述第二测量槽(2209)与所述透明安装框(2201)上的刻度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8)连接在所述安装架(19)的中间部位,所述安装架(19)的底端面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面相贴合,所述橡胶轮(21)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接触板(2203)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靠近橡胶轮(21)一侧导向杆(14)的顶部两个定位板(15)之间的中心点位于所述橡胶轮(21)的水平中心线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绝缘轴承测试技术领域,提出了绝缘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面上安装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安装有多功能处理组件,所述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透明防护框,所述透明防护框的底部侧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工作台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框内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上焊接固定有连接轴,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多方位测试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外圈动平衡测试装置不能够对绝缘轴承外圈水平方向的动平衡和竖直方向的动平衡同时测试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霍建仁,陈松,荣震,滕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机凯博表面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05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