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防,涉及一种草莓生防内生真菌jsnl-zj66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草莓灰霉病是由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真菌引起的,该病原菌除了侵染草莓外,还可侵染番茄、黄瓜、葡萄、蓝莓、韭菜、茄子、辣椒、丝瓜等1400多种重要经济作物。灰霉病分布广、扩展速度快、危害严重,给全球果蔬的产量和品质带来巨大损失。草莓灰霉病是草莓开花后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害主要侵染果实,也侵染叶片、果梗、花萼、花瓣及叶柄,造成花及果实腐烂,危害果实时发病率高达13.2%-78%,严重时甚至绝收,给草莓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2、草莓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真菌引起的,该病是近几年草莓的主要病害,在草莓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危害,主要发生在草莓育苗期和定植初期。炭疽菌寄主范围广,除了可侵染草莓,还可侵染葡萄、香蕉、苹果、辣椒、芒果、柑橘、桃、梨和铁皮石斛等植物。草莓炭疽病发生时,草莓叶片、叶柄、托叶、匍匐茎、花瓣和果实均可受害。该病一般造成草莓减产25%-30%,严重时达80%,甚至造成整棚死苗,给草莓育苗和生产带来毁灭性的危害。
3、草莓枯萎病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 spp.)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该病原菌不仅危害草莓,还可危害番茄、西瓜、黄瓜、甜瓜、茄子、马铃薯、棉花、烟草等多种植物。草莓植株感染枯萎病菌后,发病初期心叶颜色变为黄色或黄绿色,有的卷曲畸形,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停止,随着病情的加重,叶柄和根部的维管束颜色变为褐色或黑褐色,植株地下根系变为黑褐色,少长或不长新根,导致整个植株萎蔫死亡。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死苗、果实品质低劣,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
4、现有技术中草莓灰霉病、炭疽病和根腐病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方式:1、培育优质抗病种苗,该方式是草莓生产中防控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由于该法目前难以大量投入生产使用,相关机理也相对不明确,暂时无法进行广泛推广应用。2、化学防治,该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草莓灰霉病、炭疽病和根腐病,但是大量使用化学药剂给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还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不断增强。
5、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物防治已成为病害防治研究的重点方向。植物内生真菌可以帮助植物获得营养物质,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提高植物在生物胁迫或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由于植物内生真菌来源于植物,对植物安全、对环境友好且不易产生抗药性,使用这些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因此,植物内生真菌是促进有机农业的新型生物防治手段。
6、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还缺少一种预防草莓灰霉病、炭疽病和根腐病的绿色、高效的益生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能够有效防治草莓灰霉病、炭疽病和根腐病的生防菌株aspergillus qilianyuensis jsnl-zj66及其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所述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的分类命名为aspergillus qilianyuensis,分离自镇江市句容市边城镇健康草莓根部。该菌株已于2024年04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号为cgmccno.41157,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4、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草莓灰霉病、炭疽病和根腐病的生防菌剂,所述生防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所述的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的菌丝或分生孢子、或胞外代谢物。
5、进一步地,所述胞外代谢物为将所述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在pda培养基中培养数天后,去除菌丝和分生孢子得到的培养物。
6、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的保藏号为cgmcc no.41157的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接种在无菌培养基中置于22-28℃黑暗条件下培养数天。
7、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炭疽病和根腐病的微生物农药,所述微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包含第一方面所述的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生防菌剂。
8、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第二方面所述的生防菌剂或第四方面所述的微生物农药在防治草莓灰霉病、炭疽病和根腐病中的应用。
9、进一步地,所述灰霉病、炭疽病和枯萎病分别为灰葡萄孢菌引起的草莓灰霉病、暹罗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引起的草莓炭疽病、尖孢镰刀菌引起的草莓枯萎病。
10、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草莓灰霉病、炭疽病和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植物生长环境中施用第一方面所述的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第二方面所述的生防菌剂或第四方面所述的微生物农药。
11、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叶部。
12、进一步地,所述植物优选为草莓。
13、进一步地,所述灰霉病、炭疽病和枯萎病分别为灰葡萄孢菌引起的草莓灰霉病、暹罗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引起的草莓炭疽病、尖孢镰刀菌引起的草莓枯萎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5、本发明提供的生防菌aspergillus qilianyuensis jsnl-zj66与对照相比,对灰葡萄孢菌(b.cinerea)、暹罗炭疽菌(c.siamense)、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的抑制率分别为52.73%、49.11%、42.14%和53.64%。同时,菌株aspergillus qilianyuensis jsnl-zj66分泌的胞外代谢物对b.cinerea、c.siamense、c.gloeosporioides和f.oxysporum也均有较高的抑制效果。
1.一种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的分类命名为aspergillus qilianyuensis,保藏号为cgmcc no.41157,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2.一种植物灰霉病、炭疽病和枯萎病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的菌丝或分生孢子、或胞外代谢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胞外代谢物为将所述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在pda培养基中培养数天后,去除菌丝和分生孢子得到的培养物。
4.一种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保藏号为cgmcc no.41157的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接种在无菌培养基中置于22-28℃黑暗条件下培养数天。
5.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炭疽病和枯萎病的微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防菌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防菌剂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农药在防治灰霉病、炭疽病和枯萎病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灰霉病、炭疽病和枯萎病分别为灰葡萄孢菌引起的草莓灰霉病、暹罗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引起的草莓炭疽病、尖孢镰刀菌引起的草莓枯萎病。
8.一种草莓灰霉病、炭疽病和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植物生长环境中施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内生真菌jsnl-zj66、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防菌剂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