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流速自动调节装置以及二氧化碳输送管道。
背景技术:
1、二氧化碳的输送方式主要有罐车运输、船舶运输和管道运输,其中管道运输是二氧化碳长距离输送最经济高效的方式。二氧化碳传输时的流速通常由人工调节控制阀来实现,在远距离传输的过程中,有可能在某一段管路中会出现流速不稳定的情况,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而且在传输的过程中,有可能会由于管道与控制阀之间的衔接处密封不严而发生泄漏,就会导致输送压力降低。例如在井下进行瓦斯驱替时,如果管路出现跑气的情况,会导致注气时的气压不足,进而影响到驱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速自动调节装置以及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可对二氧化碳的流速自动调节,同时减少泄漏的可能性。
2、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流速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阀体、驱动装置、球体与流速传感器,所述阀体具有用于安装驱动装置的安装孔,阀体的两端适于密封连接管体;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安装孔处,驱动装置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调节驱动装置的旋转角度;所述球体设于阀体内,球体通过阀杆连接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球体具有用于流体穿过的流道,通过驱动装置控制球体的旋转角度来调节流体穿过球体时的流速;所述流速传感器设于流道内,流速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将流速传感器感应到的流速传送至控制器内,以控制球体的旋转角度。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手动两用驱动装置。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体与阀体的内壁之间旋转密封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在与球体相接处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圈槽,圈槽内安装第一密封圈。
6、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包括上述的流速自动调节装置,还包括管体,管体与阀体之间密封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的端部具有用于连接管体的第一法兰,管体的端部具有用于连接阀体的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连接,并通过螺栓将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紧固。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具有第一环形槽,第二法兰具有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的尺寸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相扣合后形成用于放置第二密封圈的空间,第二密封圈插入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所形成的空间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栓设有若干个且围绕第二法兰的外周均布设置,每个螺栓均配制有螺母进行锁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的外径与第二法兰的外径相等,第一法兰的外周与第二法兰的外周连接有密封罩,密封罩包覆于第一法兰的外周与第二法兰的外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为环形结构,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1.一种流速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速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手动两用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速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旋转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速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在与所述球体相接处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圈槽,所述圈槽内安装第一密封圈。
5.一种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流速自动调节装置,还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与所述阀体之间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端部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管体的第一法兰,所述管体的端部具有用于连接所述阀体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连接,并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紧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具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法兰具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尺寸相同且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相扣合后形成用于放置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空间,所述第二密封圈插入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所形成的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设有若干个且围绕所述第二法兰的外周均布设置,每个所述螺栓均配制有螺母进行锁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的外径与所述第二法兰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一法兰的外周与所述第二法兰的外周连接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包覆于所述第一法兰的外周与所述第二法兰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为环形结构,采用橡胶材质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