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及空调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7-24  44


    本发明涉及空调,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及空调。


    背景技术:

    1、移动空调作为整体式空调器,将传统分体式空调的内机和外机集成到一个壳体中,由于壳体空间限制,冷凝器的设计无法如分体式室外机一样将冷凝器面积及管路数量大于室内机。

    2、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此设计缺陷导致移动空调在高温下过负荷能力差,高温下无法连续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移动空调高温下过负荷能力差、高温下无法连续运行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对移动空调冷凝器进行降温;

    4、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判断移动空调在常规制冷模式时是否触发连续多次外管温保护停机;

    6、当判断结果为多次触发外管温停机保护时,获取接水盘中液位高度w;

    7、当获取的液位高度w≥预设水位高度wd时,执行短时制热冷却降温处理;

    8、当获取的液位高度w<最低水位高度wl时,执行外接补水冷却降温处理。

    9、本发明控制方法中的移动空调,通过外接取水通路,配合移动空调本身自带的液位检测、冷凝器温度检测等传感器,实时控制移动空调接水盘的水量,使移动空调本身的自带的打水电机扬起的冷凝水达到最佳扬程打水面积,使冷凝器达到最佳的降温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具有两种冷区降温模式,分别为正常工作模式,无外接冷凝水以及水降温模式,在高温工况下引入外接冷凝水,可解决在高温工况下,移动空调制冷系统在无冷凝水降温情况下无法正常开启运行,频繁保护停机问题。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执行短时制热冷却降温处理,包括:

    11、控制移动空调开启压缩机、四通阀切换到制热模式;

    12、开启打水电机、关闭风机,对冷凝器和接水盘中冷凝水进行降温;

    13、持续运行制热时间t_run_h后,停机,待停机第一设定时间后,重新开启进入常规制冷模式。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执行外接补水冷却降温处理,包括:

    15、将移动空调与外接水源通过接水回路连接,进行接水盘补水;

    16、判断是否完成补水;

    17、当判断结果为补水完毕后,控制移动空调启动进入常规制冷模式。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判断是否完成补水,包括:

    19、获取接水盘中液位高度w;

    20、若液位高度w≥预设水位高度wd时,则补水完成。

    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进行接水盘补水过程中,还包括:

    22、计算间隔补水时间t1内,接水盘中液位上升高度;

    23、当液位上升高度<预设上升高度l1时,则判断为补水异常;

    24、当判断为补水异常时,则提示代码,以进行接水回路检测。

    2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执行外接补水冷却降温处理之后,还包括:

    26、实时获取接水盘中液位高度w;

    27、若液位高度w<最低水位高度wl,则再次执行外接补水冷却降温处理。

    2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常规制冷模式,包括:

    29、开启压缩机、风机、打水电机;

    30、判断是否达到外管温保护停机条件;

    31、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移动空调停机,进入外管温保护停机;

    32、判断是否达到退出外管温保护停机条件;

    33、如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移动空调重新启动进入常规制冷模式。

    3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温保护停机条件为:

    35、冷凝器温度touttube>冷凝器管温保护进入第一温度touttubepro1;或者是,

    36、压缩机运行开启运行设定时间touttubeompon后及冷凝器文图touttube>冷凝器管温保护进入第二温度touttubepro2;

    37、其中:冷凝器管温保护进入第一温度touttubepro1>冷凝器管温保护进入第二温度touttubepro2。

    3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退出外管温保护停机条件为:

    39、冷凝器温度touttube<冷凝器管温保护退出温度tproout;

    40、压缩机停机时间>压缩机停机第二设定时间touttubeompoff。

    41、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为一种双模式降温的控制方法,通过外管温判断整机是否能连续运行,如不能则判断接水盘冷水水位,如无水则通过接水阀、接水管从外接引入冷凝水降温,如有水则先控制四通阀冷媒换向,将接水盘冷凝水先冷却,后转入制冷模式运行,尽可能让整机维持连续的制冷运行。

    4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43、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空调在常规制冷模式时是否触发连续多次外管温保护停机;

    44、采集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多次触发外管温停机保护时,获取接水盘中液位高度w;

    45、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当获取的液位高度w≥预设水位高度wd时,执行短时制热冷却降温处理;

    46、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当获取的液位高度w<最低水位高度wl时,执行外接补水冷却降温处理。

    47、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所述方法。

    48、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方法。

    49、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为双模式冷却降温的移动空调,用于执行所述方法。

    50、本发明的空调,在原有的移动机上增加一套引入外部冷凝水的系统,正常工作时把现有移动空调分为两种工作模式,正常工作模式下无需外接冷凝水,增加使用的便易性,在高温工况下切换为水降温模式,在该模式下移动空调通过自身增加的外接冷凝水系统从外部获取冷凝水,并配合移动空调本身的水位检测功能,冷凝器温度检测功能实时调节外接水源的水量,在接水盘有水情况下调整冷媒循环流向,先将接水盘水降温后再开启制冷运行,以此方式让移动空调系统降温,提高移动空调在高温工况下的连续运行能力,解决高温工况下蒸发器冷凝水蒸发过快,在缺水状态下温度过高保护,无法连续运行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移动空调冷凝器进行降温;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短时制热冷却降温处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外接补水冷却降温处理,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完成补水,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接水盘补水过程中,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外接补水冷却降温处理之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制冷模式,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温保护停机条件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出外管温保护停机条件为:

    10.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为双模式冷却降温的移动空调,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及空调,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移动空调高温下过负荷能力差、高温下无法连续运行的技术问题。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移动空调在常规制冷模式时是否触发连续多次外管温保护停机;当判断结果为多次触发外管温停机保护时,获取接水盘中液位高度W;当获取的液位高度W≥预设水位高度Wd时,执行短时制热冷却降温处理;当获取的液位高度W<最低水位高度Wl时,执行外接补水冷却降温处理。本发明为一种双模式降温的控制方法,通过外管温判断整机是否能连续运行,如不能则判断接水盘水位,如无水则通过外接引入水降温,如有水则先将接水盘冷凝水冷却,后转入制冷模式,尽可能让整机维持连续的制冷。

    技术研发人员:田涛,华洪香,刘超,周麟捷,金德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05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