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及使用方法

    专利查询2025-07-27  66


    本发明涉及乳腺癌术后锻炼,具体为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对于乳腺癌疾病,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式,因为手术的创伤较大,易造成正常血管、神经、肌肉受损,引起术后患侧肢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症状,使肢体活动受限,这些症状完全可以通过功能锻炼得到一定的恢复;与此同时,合理的术后康复锻炼可使病人很大程度的恢复生理功能和自信心,尽快从癌症的生理、心理打击中走出来,投入新的生活。

    2、但是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目前的锻炼装置功能较为简单,而且多数的锻炼设备,不便于调节其角度,来控制手指与小臂之间的距离,降低其康复效果,且传统的爬墙器仅能进行手指爬墙训练,训练项目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加快患者康复。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训练项目比较单一及不便于调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万向轮,所述底座上端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攀爬板,所述攀爬板的前端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滑软垫。

    3、优选的,所述攀爬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滑动套块,所述滑动套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丝杆。

    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调节钮,所述调节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涡轮,所述第一主动涡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主动涡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从动涡轮。

    5、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转钮,所述转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涡轮,所述第二主动涡轮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第二从动涡轮,所述第二从动涡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升降套块,所述升降套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力绳,所述拉力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环。

    6、优选的,所述支撑槽的数量为多组,所述握把的两侧分别与支撑槽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移动丝杆活动位于底座的上端,所述第一主动涡轮分别固定位于连接杆的两侧,所述第一从动涡轮的一侧与移动丝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二从动涡轮的外沿与第二主动涡轮的外沿相互啮合,所述升降丝杆活动位于支撑板的两侧,所述拉力绳的数量为两组。

    9、优选的,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通过设置的定位万向轮,便于装置的移动,减少人工的劳动力,通过攀爬板患者进行手指爬墙训练;

    11、s2、通过握把与防滑软垫的设置,便于患者手部的支撑,手指能够放置在支撑槽内,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在爬墙时,手部容易出现疲劳时无法得到支撑的情况;

    12、s3、通过设置的滑动套块、移动丝杆、调节钮、第一主动涡轮、连接杆、第一从动涡轮的相互配合下,便于调节攀爬板的倾斜角度,实现角度的改变;

    13、s4、通过调节钮带动第一主动涡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从动涡轮转动,使移动丝杆带动滑动套块滑动,从而调节攀爬板的角度,手指在爬墙时能够附着在斜面上,减轻爬墙时的疲劳感,能够控制手指与小臂之间的角度,提高上肢运动自主运动,保证康复的效果;

    14、s5、通过设置的转钮、第二主动涡轮、第二从动涡轮、升降丝杆、升降套块、固定块、拉力绳、拉环的相互配合下,患者可以通过拉力绳进行多角度的肢体开合训练;

    15、s6、通过转钮带动第二主动涡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从动涡轮转动,使升降丝杆带动升降套块上下移动,使固定块带动拉力绳上下移动,从而能够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定位万向轮,便于装置的移动,减少人工的劳动力,通过攀爬板患者进行手指爬墙训练,通过握把与防滑软垫的设置,便于患者手部的支撑,手指能够放置在支撑槽内,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在爬墙时,手部容易出现疲劳时无法得到支撑的情况,通过设置的滑动套块、移动丝杆、调节钮、第一主动涡轮、连接杆、第一从动涡轮的相互配合下,便于调节攀爬板的倾斜角度,实现角度的改变,通过调节钮带动第一主动涡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从动涡轮转动,使移动丝杆带动滑动套块滑动,从而调节攀爬板的角度,手指在爬墙时能够附着在斜面上,减轻爬墙时的疲劳感,能够控制手指与小臂之间的角度,提高上肢运动自主运动,保证康复的效果。

    18、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转钮、第二主动涡轮、第二从动涡轮、升降丝杆、升降套块、固定块、拉力绳、拉环的相互配合下,患者可以通过拉力绳进行多角度的肢体开合训练,通过转钮带动第二主动涡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从动涡轮转动,使升降丝杆带动升降套块上下移动,使固定块带动拉力绳上下移动,从而能够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这样更有利于腋窝皮瓣下积液的排出,能更好、更快的恢复患肢功能,减轻手术带来的痛苦,实现一机多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万向轮(2),所述底座(1)上端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前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动轴(4),所述活动轴(4)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攀爬板(5),所述攀爬板(5)的前端开设有支撑槽(6),所述支撑槽(6)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握把(7),所述握把(7)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滑软垫(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板(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滑动套块(9),所述滑动套块(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丝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调节钮(11),所述调节钮(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涡轮(12),所述第一主动涡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第一主动涡轮(1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从动涡轮(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转钮(15),所述转钮(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涡轮(16),所述第二主动涡轮(16)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第二从动涡轮(17),所述第二从动涡轮(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丝杆(18),所述升降丝杆(18)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升降套块(19),所述升降套块(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力绳(21),所述拉力绳(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环(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6)的数量为多组,所述握把(7)的两侧分别与支撑槽(6)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丝杆(10)活动位于底座(1)的上端,所述第一主动涡轮(12)分别固定位于连接杆(13)的两侧,所述第一从动涡轮(14)的一侧与移动丝杆(10)的一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涡轮(17)的外沿与第二主动涡轮(16)的外沿相互啮合,所述升降丝杆(18)活动位于支撑板(3)的两侧,所述拉力绳(21)的数量为两组。

    8.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乳腺癌术后锻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肩关节康复的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万向轮,所述底座上端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在使用本装置时,可以通过设置的握把与防滑软垫的设置,便于患者手部的支撑,手指能够放置在支撑槽内,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在爬墙时,手部容易出现疲劳时无法得到支撑的情况,通过设置的调节结构,便于调节攀爬板的倾斜角度,减轻爬墙时的疲劳感,能够控制手指与小臂之间的角度,提高上肢运动自主运动,通过设置的拉力绳,有利于腋窝皮瓣下积液的排出,能更好、更快的恢复患肢功能,减轻手术带来的痛苦,实现一机多用,可以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李研,高振明,王嘉,秦红梅,张宇婷,吴楠,王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07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