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
背景技术:
1、在康复医学领域,针对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开发有效的康复训练设备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伤病导致下肢活动受限的患者,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显著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然而,传统的康复训练往往依赖于治疗师的手动辅助,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难以精确控制训练强度和进度,难以满足不同恢复阶段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这些设备通常设计有固定机构,用于稳定地支撑和定位患者的下肢,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3、然而,现有的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在助力机构的设计上仍存在不足。具体来说,它们往往无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程度动态调整辅助力度。这导致在训练过程中,要么辅助力度过大,使得患者无需费力即可完成动作,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要么辅助力度过小,使得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感到吃力,甚至可能因力竭而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以解决现有装置不易智能调整辅助力度的问题。
2、为了缓解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一种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一端定轴摆动设置,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上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转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与所述第二放置槽的铰接部位,所述第二放置槽上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固定设置的导向槽;
4、所述滑杆沿所述导向槽上滑,所述第一放置槽与所述第二放置槽的铰接处上移;
5、还包括助力机构和变阻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包括拉绳,所述拉绳连接于所述转杆,所述变阻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矩形筒,所述第一矩形筒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杆座,所述矩形杆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拉绳传动连接于所述导向轮,所述第一矩形筒的底端开设有排放口,所述第一矩形筒内的介质通过所述排放孔排出;
6、所述排放孔的排放阻力可变,从而所述排放孔排放阻力增加时,所述矩形杆座下移于所述第一矩形筒的阻力增加,以使得所述拉绳绷紧力维持,以及,所述排放孔排放阻力降低时,所述矩形杆座下移于所述第一矩形筒的阻力降低,以使得所述拉绳绷紧力降低。
7、更进一步地,所述变阻机构包括第二矩形筒,所述第二矩形筒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矩形筒的侧壁,且所述排放孔连通于所述第二矩形筒;
8、所述第二矩形筒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连接有变阻板,所述变阻板与所述第二矩形筒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可变,从而所述第一矩形筒排放于所述第二矩形筒内介质的流动阻力可变。
9、更进一步地,所述变阻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变阻板上表面的第一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内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一活塞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10、所述第一活塞杆向所述第一活塞筒的外部方向滑动时,所述顶杆抵接于所述第二矩形筒的压力增加,以使得所述变阻板与所述第二矩形筒之间摩擦力增加,以及,所述第一活塞杆向所述第一活塞筒的内部方向滑动时,所述顶杆抵接于所述第二矩形筒的压力降低,以使得所述变阻板与所述第二矩形筒之间摩擦力降低。
11、更进一步地,所述变阻机构还包括转柱,所述转柱定轴转动于所述矩形杆座且位于所述导向轮上部,所述拉绳穿插于所述转柱与所述导向轮之间。
12、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二放置槽之间连接有弧形液压杆,所述弧形液压杆上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弧形液压杆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第一活塞筒;
13、所述压块摆动角度增加时,所述弧形液压杆缩短距离增加,从而所述第一活塞杆向所述第一活塞筒的内部方向滑动距离增加,以使得所述变阻板的滑动阻力降低程度增加,以及,所述压块摆动角度降低时,所述弧形液压杆缩短距离降低,从而所述第一活塞杆向所述第一活塞筒的内部方向滑动距离减少,以使得所述变阻板的滑动阻力降低程度减少。
14、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座椅机构,所述座椅机构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部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上铰接有腿托,所述腿托与所述支座之间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放置槽铰接于所述座板。
15、更进一步地,所述助力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收纳轮,所述拉绳缠绕于所述收纳轮,所述转杆上转动连有圆环,所述拉绳远离所述收纳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圆环。
16、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底端的第二活塞筒,所述第二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筒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二活塞杆插接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滑杆滑动至所述导向槽底端时推动所述第二活塞杆向所述第二活塞筒内滑动;
17、所述矩形杆座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矩形杆座,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所述第二活塞筒之间连通有油管。
18、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齿轮、齿条以及发电机,所述齿轮通过两个单向轴承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杆以及所述发电机的转子,所述齿条连接于所述导向槽且与所述齿轮啮合;
19、所述滑杆沿所述导向槽上滑时,所述齿轮相对于所述发电机转动,以及,所述滑杆沿所述导向槽下滑时,所述齿轮带动所述发电机的转子转动。
20、更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上连接有基座,所述导向槽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基座滑动于所述滑槽。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22、一种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包括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的一端定轴摆动设置,第一放置槽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上连接有转杆,转杆转动于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的铰接部位,第二放置槽上连接有滑杆,滑杆上滑动连接有固定设置的导向槽;滑杆沿导向槽上滑,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的铰接处上移;还包括助力机构和变阻机构,助力机构包括拉绳,拉绳连接于转杆,变阻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矩形筒,第一矩形筒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杆座,矩形杆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拉绳传动连接于导向轮,第一矩形筒的底端开设有排放口,第一矩形筒内的介质通过排放孔排出;排放孔的排放阻力可变,从而排放孔排放阻力增加时,矩形杆座下移于第一矩形筒的阻力增加,以使得拉绳绷紧力维持,以及,排放孔排放阻力降低时,矩形杆座下移于第一矩形筒的阻力降低,以使得拉绳绷紧力降低。
23、患者的小腿腿肚肌肉以及大腿下侧肌肉共同发力时,能够直接驱动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之间相对摆动,当患者恢复程度低时,患者的腿部发力力度较低,此时矩形杆座相对第一矩形筒的滑动阻力增加,或不可滑动,此时患者无需施加较大的力即可完成屈膝恢复训练,反之,患者恢复程度好,已经能够施加较大的力,从而导向轮易于下移,第一放置槽相对第二放置槽的摆动辅助力降低,此时不仅能够锻炼患者的关节,同时也有助于患者的肌肉恢复锻炼;另外变阻机构的设置使得辅助力自适应的施加,保证患者在做康复训练时不会因力竭而造成二次伤害。
1.一种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200),所述固定机构(200)包括第一放置槽(210),所述第一放置槽(210)的一端定轴摆动设置,所述第一放置槽(210)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放置槽(220),所述第二放置槽(220)上连接有转杆(260),所述转杆(260)转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210)与所述第二放置槽(220)的铰接部位,所述第二放置槽(220)上连接有滑杆(250),所述滑杆(250)上滑动连接有固定设置的导向槽(2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阻机构(400)包括第二矩形筒(450),所述第二矩形筒(4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矩形筒(410)的侧壁,且所述排放孔连通于所述第二矩形筒(4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阻机构(4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变阻板(480)上表面的第一活塞筒(490),所述第一活塞筒(490)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491),所述第一活塞杆(491)内滑动连接有顶杆(492),所述顶杆(492)与所述第一活塞杆(49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9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阻机构(400)还包括转柱(440),所述转柱(440)定轴转动于所述矩形杆座(420)且位于所述导向轮(430)上部,所述拉绳(330)穿插于所述转柱(440)与所述导向轮(4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00)还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二放置槽(220)的压块(270),所述压块(270)与所述第二放置槽(220)之间连接有弧形液压杆(280),所述弧形液压杆(280)上套接有第三弹簧(290),所述弧形液压杆(280)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第一活塞筒(4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椅机构(100),所述座椅机构(100)包括支座(120),所述支座(120)的顶部连接有座板(110),所述座板(110)上铰接有腿托(130),所述腿托(130)与所述支座(120)之间连接有第一液压杆(140),所述第一放置槽(210)铰接于所述座板(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300)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双轴电机(310),所述双轴电机(310)的输出端连接有收纳轮(320),所述拉绳(330)缠绕于所述收纳轮(320),所述转杆(260)上转动连有圆环(340),所述拉绳(330)远离所述收纳轮(3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圆环(3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机构(500),所述复位机构(500)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槽(240)底端的第二活塞筒(510),所述第二活塞筒(510)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520),所述第二活塞杆(520)与所述第二活塞筒(510)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530),所述第二活塞杆(520)插接于所述导向槽(240)内,所述滑杆(250)滑动至所述导向槽(240)底端时推动所述第二活塞杆(520)向所述第二活塞筒(510)内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机构(600),所述减速机构(600)包括齿轮(610)、齿条(620)以及发电机(630),所述齿轮(610)通过两个单向轴承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杆(250)以及所述发电机(630)的转子,所述齿条(620)连接于所述导向槽(240)且与所述齿轮(610)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肢康复智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630)上连接有基座(640),所述导向槽(240)上设置有滑槽(650),所述基座(640)滑动于所述滑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