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及储能变流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8-01  17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储能,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及储能变流器。


    背景技术:

    1、以风光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快速发展,在全社会发电总量中占有的比例不断上升,其中储能系统作为新能源的配套系统,在错峰用电、削峰填谷、调峰调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储能变流器是储能系统的重要设备,起到了连通电池储能系统和电网的作用。近些年,储能变流器逐渐从户内走向户外,因此人们对储能变流器的防水防尘要求也越来越高。

    2、现有的储能变流器进风口多采用传统百叶窗结构防水,在百叶窗内部设置一层防尘棉用于防尘,一般紧邻进风百叶。一方面,虽然百叶窗的进风口朝下,但是进风口窄,进风速度快,会导致部分水沿着钣金被风机吸入,进而被防尘棉吸附,随着被吸入的水不断增加,超过防尘棉的吸附能力,多余的水会以水汽的形式进入柜内,并重新凝结成水珠,成为安全隐患,造成危险。另一方面,百叶窗的进风口虽然数量较多,但单个面积小,整体上看,有效进风面积依然不足,而且这种设计会增大风阻,影响风机风量,进而对散热产生不利影响。最后,防尘棉的更换也比较繁琐,需要拆下整个百叶窗,不便于售后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及储能变流器,以提高现有户外储能变流器防水、防尘、散热的能力,延长户外储能变流器的使用寿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包括:进风罩,所述进风罩上设置有泄水孔,且在所述进风罩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组件以及导风组件;

    3、所述进风罩包括防水壳体,所述防水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储能变流器的机柜上,且在所述防水壳体与机柜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4、所述防水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朝下设置,且在所述进风口部位嵌入安装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多层防水滤网,多层所述防水滤网均以相同的弯折结构重叠布置;

    5、所述进风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水壳体上的敞口结构,所述防水组件水平安装在所述防水壳体的内部;

    6、所述防尘组件以及所述导风组件竖向安装在所述防水壳体的侧部,所述防水壳体的底部连接有底板,所述泄水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百叶框架,所述百叶框架上设置有滤网骨架,所述防水滤网安装在所述滤网骨架上,所述滤网骨架包括层叠布设的多层,且所述滤网骨架的设置层数与所述防水滤网的设置层数相同。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网骨架的竖向截面为w型,且在所述滤网骨架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泄水孔,每层所述滤网骨架的结构相同,多层所述滤网骨架在竖向上间隔布设,所述防水滤网跟随所述滤网骨架的弯折方向,且依附焊接在所述滤网骨架上。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百叶框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滤网骨架连接在所述百叶框架上,所述滤网骨架的中部设置有加强筋。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组件包括防尘棉,所述防尘棉通过压棉铁丝安装在防尘棉固定板上,所述压棉铁丝包括间隔设置的多道,每道所述压棉铁丝横跨整个防尘棉固定板并以锯齿状弯折设置。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棉固定板包括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防尘棉的内凹面,所述内凹面朝向所述防水壳体的腔体凹陷设置,所述压棉铁丝的两端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固定框板的两侧边沿,所述固定框板的底部设置有泄水孔。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框板包括多个立梁,多个所述立梁在所述固定框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框板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连接在所述固定框板朝向进风方向的侧部。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所述防尘组件与所述导风板之间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导风板朝向进风方向的侧部连接有多个限位卡接块。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板朝向出风方向的侧部连接有接水斗,所述接水斗横跨整个导风板且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防水壳体的侧部;

    15、所述接水斗包括位于横向两侧的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端板之间的侧板,所述端板以及所述侧板均突出于所述防水壳体的侧部;

    16、所述侧板包括弯折板,所述弯折板的底沿与所述通风口的底沿平齐;

    17、所述机柜上设置有横梁,所述密封条粘接在所述防水壳体的边沿且与所述横梁贴合对接,所述接水斗设置在贴合对接部位的正下方。

    1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变流器,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

    19、通过本发明中的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能够从各个角度防止水的进入,可以使从进风罩进风口通入的空气,先经防水组件去掉绝大部分水,再经防尘组件以及导风组件去掉其中含有的灰尘和水分,起到了防水防尘的作用,而且气体流通顺畅,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20、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罩,所述进风罩上设置有泄水孔,且在所述进风罩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组件以及导风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百叶框架,所述百叶框架上设置有滤网骨架,所述防水滤网安装在所述滤网骨架上,所述滤网骨架包括层叠布设的多层,且所述滤网骨架的设置层数与所述防水滤网的设置层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骨架的竖向截面为w型,且在所述滤网骨架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泄水孔,每层所述滤网骨架的结构相同,多层所述滤网骨架在竖向上间隔布设,所述防水滤网跟随所述滤网骨架的弯折方向,且依附焊接在所述滤网骨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框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滤网骨架连接在所述百叶框架上,所述滤网骨架的中部设置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包括防尘棉,所述防尘棉通过压棉铁丝安装在防尘棉固定板上,所述压棉铁丝包括间隔设置的多道,每道所述压棉铁丝横跨整个防尘棉固定板并以锯齿状弯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棉固定板包括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防尘棉的内凹面,所述内凹面朝向所述防水壳体的腔体凹陷设置,所述压棉铁丝的两端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固定框板的两侧边沿,所述固定框板的底部设置有泄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板包括多个立梁,多个所述立梁在所述固定框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框板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连接在所述固定框板朝向进风方向的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所述防尘组件与所述导风板之间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导风板朝向进风方向的侧部连接有多个限位卡接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朝向出风方向的侧部连接有接水斗,所述接水斗横跨整个导风板且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防水壳体的侧部;

    10.一种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及储能变流器,其中储能变流器进风结构包括:进风罩,所述进风罩上设置有泄水孔,且在所述进风罩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组件以及导风组件;所述进风罩包括防水壳体,所述防水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储能变流器的机柜上,且在所述防水壳体与机柜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进风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水壳体上的敞口结构,所述防水组件水平安装在所述防水壳体的内部;所述防尘组件以及所述导风组件竖向安装在所述防水壳体的侧部,所述防水壳体的底部连接有底板,所述泄水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本发明能够提高现有户外储能变流器防水、防尘、散热的能力,延长户外储能变流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秦志健,李杨,张洪涛,刘耘甫,王锦泽,齐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英博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08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