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8-02  28


    本发明涉及电缆制作,尤其涉及一种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信号电缆大多是以纯铜线作为导体、屏蔽,外部包覆绝缘材料对内部的金属线提供保护,达到传输信号的目的,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随着我国航空、通讯、通信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提高信号、视屏传输的稳定传输,提高整个电缆的耐弯折性能成了氶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包括:

    4、将硬铜丝进行轧扁形成铜带后,进行充气co2软化,将软化后的铜带绕包在纤维丝上,再与圆铜线束合,构成传输电信号的导体结构;

    5、在导体结构外包裹第一屏蔽层,形成屏蔽线芯;所述第一屏蔽层为组合丝编织构成;

    6、根据需求,将多个屏蔽线芯与绝缘线芯按照预设节距加衬加强纤维成缆后,采用电隔离纸绕包,形成绕包缆芯;

    7、绕包缆芯外包裹第二屏蔽层和隔离层,形成电缆芯。

    8、所述组合丝制备过程为:

    9、将硬铜丝轧扁成铜带,经过抽真空,使炉内压力至-0.1mpa后,向炉内充入co2气体,加压至0.2~0.3mpa;

    10、采用退火温度160~180℃加热保温3h,炉内气体膨胀后压力不超过0.45mpa,将炉体吊出,冷却不小于12h使其软化;

    11、根据抗拉强度要求,将铜带绕在纤维丝上,构成金皮纤维丝;

    12、将金皮纤维丝与纯铜丝组合为组合丝,取四组组合丝与12组铜丝按照预设节距编织,形成组合丝。

    13、所述镀锡圆铜线或裸圆铜线的直接为0.05~0.10mm。

    14、所述硬铜丝的直接为0.03~0.10mm。

    15、所述圆铜线的直径为:0.03~0.05mm,数量为100~200根。

    16、所述屏蔽线芯外还包裹有第一电隔离纸,形成隔离线芯。

    17、所述隔离层为第二电隔离纸。

    18、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通过对导线结构、绝缘材料、屏蔽层多个结构进行制备,增加电缆的电气绝缘性能、弯折性能,也能使电缆在剥离护套时不损伤屏蔽网或绝缘线芯构成电缆芯,再在电缆芯外挤制护套,使信号电缆在承受拉力20n的情况下,±90°来回弯折,经受3.5万次的不断路、短路的耐弯折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丝制备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锡圆铜线或裸圆铜线的直接为0.05~0.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s所述硬铜丝的直接为0.03~0.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铜线的直径为:0.03~0.05mm,数量为100~200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线芯外还包裹有第一电隔离纸,形成隔离线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为第二电隔离纸。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弯折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包括:将硬铜丝进行轧扁形成铜带后,进行充气CO<subgt;2</subgt;软化,将软化后的铜带绕包在纤维丝上,再与圆铜线束合,构成传输电信号的导体结构;在导体结构外包裹第一屏蔽层,形成屏蔽线芯;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金皮线编织构成;根据需求,将多个屏蔽线芯与绝缘线芯按照预设节距加衬加强纤维成缆后,采用电隔离纸绕包,形成绕包缆芯;绕包缆芯外包裹第二屏蔽层和隔离层,形成电缆芯。通过对导线结构、绝缘材料、屏蔽层多个结构进行制备,增加电缆的电气绝缘性能、弯折性能,也能使电缆在剥离护套时不损伤屏蔽网或绝缘线芯构成电缆芯。

    技术研发人员:尚娟琴,高琛辉,周海涛,张建波,吕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鸡烽火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08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