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8-03  60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


    背景技术:

    1、正确的良肢位设置是确保患者舒适和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在医院、康复中心还是家庭护理中,正确的良肢位设置都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患者经济负担,良肢位,又称为“保护位”或“抗痉挛体位”,简单来说,良肢位是一种为脑损伤患者设计的体位,有助于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压疮等并发症,同时促进患者肢体的康复,良肢位的设置,要求有三种体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

    2、健侧卧位,主要要求包括:头、颈、躯干取中立位基本呈一条直线,并与床边平行;患侧肩胛向前方伸出,整个上肢置于垫子上,肩关节屈曲约90度,肘关节、腕、手指呈放松伸展放置于垫上处于同一平面即可;健侧上肢可以自由设置;髋关节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约90度,置于垫子上处于同一平面。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患者自己取舒适位放置;避免腕及手悬空,手悬空出现腕屈曲,不易抑制痉挛的产生;避免足悬空,足悬空出现足内翻,不利于以后的步行。

    3、仰卧位时,主要要求包括:头部放在枕头上,呈中立位,或鼓励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适当,避免颈部和胸椎不得出现屈曲过度屈曲;患者整体躯干与床边平行,不可过分歪斜,有助于患者对自身身体位置的感知;患侧肩胛骨稍前突,肩胛骨下方垫一块小毛巾使肩胛骨充分贴合胸壁;预防肩周肌肉萎缩以及翼状肩,高度不宜过高,使双侧肩膀持平即可。整个上肢抬高置于枕头上,预防上肢回流不畅引发手肿,肩关节稍外展外旋,避免胸大肌胸小肌短缩限制肩关节活动度,肘关节伸展,避免肱二头肌短缩,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抑制上肢曲肌张力。患侧臀部下方垫一块浴巾卷使患侧骨盆向前突,以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从骼前上棘至大腿外侧从外向内掖一条浴巾,使髋关节伸展,下肢位于中立位。下肢胭窝处垫一块浴巾卷,使下肢微屈,防止膝过伸;患足用“8”字缠绕法固定,使足呈中立位,防止跟腱短缩导致足下垂、足内翻,将浴巾对折折成8cm宽度,从前脚掌开始固定,避免刺激足心,在小腿前交叉,尾端置于胭窝下,预防膝过伸,通过两端相互牵拉,避免足内翻。

    4、患侧卧位,主要要求包括:头、颈、躯干取中立位基本呈一条直线,并与床边平行,在躯干后垫一枕头,使其躯干靠在枕上,取放松体位,避免压迫患侧肢体;患侧上肢肩胛带向前伸(避免患侧肩受压)、肩关节屈曲约9o°、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在其下方垫一垫子防止压迫患侧下肢。

    5、目前主要是通过枕头﹑抱枕等辅助物品来实现上述三种体位的设置,但是这种临时的组合往往无法准确地限制设置位,造成手部悬空或者腿部悬空等情况,良肢位设置操作麻烦,患者不舒适,影响睡觉,影响康复,支撑力不够,床上需设置数量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包括两个垫板,每个所述垫板内部均开设有安装腔,两个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海绵垫,每个所述垫板及海绵垫均对应开设有三个通槽,十二个所述通槽两两一组且六组通槽分别与两个肩枕、两个上肢枕及两个下肢枕套接;

    3、两个所述肩枕、两个上肢枕及两个下肢枕底部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安装腔连接,两个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前端均固定设置有头枕。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垫板的底面均开设有两个安装凹槽,右侧两个所述安装凹槽内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左端均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滚动轴承同时与左侧两个安装凹槽转动连接。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前端固定设置与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蜗杆左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固定槽的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槽开设在左侧垫板的底面。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蜗杆的左侧光轴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连接,所述锥齿轮二固定设置在固定轴的后端,所述固定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左侧垫板前侧面转动连接。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肩枕、上肢枕及下肢枕底部均与四个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伸缩杆的底端均与安装腔底面固定连接。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面与安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腔的左右侧面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丝杠的两端光轴转动连接,所述丝杠的一端光轴通过滚动轴承穿过垫板侧面并且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为十字型设置。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杠上开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槽,且两段螺纹槽分别与两个螺母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母的底面均与固定架内侧面搭接,两个所述螺母的上表面通过铰接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

    11、多个所述调节机构中的两个连接杆上端通过铰接座分别与两个肩枕、两个上肢枕及两个下肢枕的底面转动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垫板的右侧面前端与托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板上表面与握持架的上侧内侧面搭接,所述握持架的上侧内侧面同时与两个插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插杆分别与两个插孔插接,两个所述插孔均开设在托板内,所述握持架的底端与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也为十字型设置并且与调节机构中设置的驱动槽相适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调节机构分别与肩枕、上肢枕及下肢枕连接,在使用本装置时可以利用多个调节机构分别对肩枕、上肢枕及下肢枕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本装置采用整体式的结构保证床面的整洁度,也能同时满足三种良肢位的设置需求,并且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姿势及不同提醒患者的需求对相应部位的支撑厚度进行调整,以保证护理效果。

    16、2、本发明通过设置安装凹槽、连接板及转轴将两个垫板之间进行连接,在不使用本装置时可以转动固定轴利用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蜗杆、蜗轮带动转轴、连接板及右侧垫板顺时针转动一百八十度,从而将两个垫板对向折叠放置,有效减少装置整体体积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携带转运及存放。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包括两个垫板(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垫板(1)内部均开设有安装腔(19),两个所述垫板(1)的上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海绵垫(2),每个所述垫板(1)及海绵垫(2)均对应开设有三个通槽(7),十二个所述通槽(7)两两一组且六组通槽(7)分别与两个肩枕(5)、两个上肢枕(6)及两个下肢枕(8)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垫板(1)的底面均开设有两个安装凹槽(10),右侧两个所述安装凹槽(10)内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2)的左端均与转轴(13)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3)通过滚动轴承同时与左侧两个安装凹槽(1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3)的前端固定设置与蜗轮(25),所述蜗轮(25)与蜗杆(15)啮合连接,所述蜗杆(15)左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固定槽(11)的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槽(11)开设在左侧垫板(1)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5)的左侧光轴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一(14),所述锥齿轮一(14)与锥齿轮二(17)啮合连接,所述锥齿轮二(17)固定设置在固定轴(16)的后端,所述固定轴(16)通过滚动轴承与左侧垫板(1)前侧面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肩枕(5)、上肢枕(6)及下肢枕(8)底部均与四个伸缩杆(18)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伸缩杆(18)的底端均与安装腔(19)底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机构(9)均包括固定架(91),所述固定架(91)的底面与安装腔(19)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腔(19)的左右侧面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丝杠(92)的两端光轴转动连接,所述丝杠(92)的一端光轴通过滚动轴承穿过垫板(1)侧面并且开设有驱动槽(95),所述驱动槽(95)为十字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92)上开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槽,且两段螺纹槽分别与两个螺母(94)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母(94)的底面均与固定架(91)内侧面搭接,两个所述螺母(94)的上表面通过铰接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93)的底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的右侧面前端与托板(23)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板(23)上表面与握持架(22)的上侧内侧面搭接,所述握持架(22)的上侧内侧面同时与两个插杆(20)的上端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杆(20)分别与两个插孔(24)插接,两个所述插孔(24)均开设在托板(23)内,所述握持架(22)的底端与电机(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驱动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21)也为十字型设置并且与调节机构(9)中设置的驱动槽(95)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脑损伤患者良肢位设置的专用体位装置,涉及患者体位装置领域,包括两个垫板,每个所述垫板内部均开设有安装腔,两个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海绵垫,每个所述垫板及海绵垫均对应开设有三个通槽。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调节机构分别与肩枕、上肢枕及下肢枕连接,在使用本装置时可以利用多个调节机构分别对肩枕、上肢枕及下肢枕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本装置采用整体式的结构保证床面的整洁度,也能同时满足三种良肢位的设置需求,并且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姿势及不同提醒患者的需求对相应部位的支撑厚度进行调整,以保证护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丽,关维维,王玉霞,孙维维,倪月,杨春晓,田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09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