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8-06  24


    本发明涉及三极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贴片三极管基本作用是放大,它可以把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到一定强度。

    2、当前的贴片三极管的结构通常仅包括全封闭式的封装体以及一端固定在封装体内部,一端露出封装体外部,用于进行接线的引脚。该封闭的结构设计使得贴片三极管的散热效果不佳,且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热量,影响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

    3、除此之外,当前的贴片三极管受上述封闭的结构设计影响,引脚位置固定,在对不同接点位置进行连接时只能采用不同规格的贴片三极管,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及其制备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贴片三极管散热效果更好,且可以实现对引脚位置的调节,从而使得贴片三极管能够使用与各种规格限定的情况。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包括:

    3、上封装体,内部设置有导热管件和导热架,所述导热管件的端部贯通至所述上封装体的侧面,所述导热架表面位于所述上封装体的顶面;

    4、下封装体,位于所述上封装体的下方,且与所述上封装体一体成型;

    5、引脚,活动安装在所述下封装体的侧面,并与所述下封装体内电元件连接,所述引脚可沿所述下封装体侧面进行横向移动;

    6、活动卡块,活动安装在所述下封装体侧面,所述活动卡块的端部可沿纵向移动,并抵接在所述引脚背面,对所述引脚进行限位。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封装体内部开设有横向贯通孔、纵向贯通孔和第一安装槽;

    8、所述横向贯通孔位于所述上封装体内,且所述横向贯通孔的两端贯通至所述上封装体的同一侧面,所述纵向贯通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纵向贯通孔的一端贯通至所述横向贯通孔,另一端贯通至所述上封装体顶面,所述第一安装槽开设在所述上封装体顶面。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件包括横向导热管、弧形导热管和纵向导热管;

    10、所述横向导热管相对设置有两个,且固定在所述横向贯通孔贯通至所述上封装体同一侧面的部分,所述弧形导热管设置在所述横向贯通孔位于所述上封装体内部的部分,且所述弧形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向导热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纵向导热管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纵向导热管沿所述弧形导热管弯曲方向分布在多个所述纵向贯通孔内,并与所述弧形导热管内部连通。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导热架包括纵向导热片、弧形导热片和横向导热片;

    12、所述纵向导热片沿所述横向导热管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纵向导热片底面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所述弧形导热片,所述弧形导热片内表面贴合在所述横向导热管上,所述横向导热片水平设置在所述纵向导热片顶面。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导热片底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切口,所述纵向导热片底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切口,所述弧形导热片与所述横向导热管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封装体相对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底面开设有异向贯通槽,所述异向贯通槽的另一端贯通至所述下封装体的侧面,所述引脚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活动卡块安装在所述异向贯通槽内,所述活动卡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异向贯通槽的长度。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异向贯通槽沿所述第二安装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异向贯通槽两端的夹角大于90度。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脚底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两端贯通所述引脚的两侧面,所述第一卡槽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凸出,所述活动卡块表面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活动卡块端部插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时,所述限位凸出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封装体上表面还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且间隔处的封装体部分受力时可产生弯曲。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的制备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所述方法包括:

    19、将导热管件和导热架预设在上封装体成型部分;

    20、在上封装体和下封装体成型后将引脚插入下封装体侧面;

    21、将活动卡块同步安装在所述下封装体侧面,并对活动卡块进行推动,使活动卡块端部对引脚进行限位。

    22、上述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对贴片三极管进行制备时,首先将导热管件和导热架预设在上封装体的成型部分,并在下封装体处设置所需限位结构,以使成型后的上封装体和下封装体在结构上满足要求,相对于传统的贴片三极管散热效果更好,随后将引脚一端插入到下封装体侧面,并使引脚与下封装体内的电元件连接,在此过程中根据该贴片三极管的实际安装需要可对引脚位于下封装体侧面的位置进行推动,以使引脚位置满足特定安装需要,此时将活动卡块同步安装在下封装体侧面,并对活动卡块进行推动,使活动卡块端部抵接在引脚的背面,对引脚进行限位,该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对引脚位置的调节,从而使得贴片三极管能够使用与各种规格限定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装体内部开设有横向贯通孔、纵向贯通孔和第一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件包括横向导热管、弧形导热管和纵向导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导热架包括纵向导热片、弧形导热片和横向导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热片底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切口,所述纵向导热片底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切口,所述弧形导热片与所述横向导热管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装体相对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底面开设有异向贯通槽,所述异向贯通槽的另一端贯通至所述下封装体的侧面,所述引脚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活动卡块安装在所述异向贯通槽内,所述活动卡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异向贯通槽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向贯通槽沿所述第二安装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异向贯通槽两端的夹角大于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底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两端贯通所述引脚的两侧面,所述第一卡槽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凸出,所述活动卡块表面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活动卡块端部插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时,所述限位凸出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装体上表面还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且间隔处的封装体部分受力时可产生弯曲。

    10.一种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的制备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三极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散热性能的贴片三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封装体、下封装体、引脚和活动卡块;上封装体内部设置有导热管件和导热架,导热管件的端部贯通至上封装体的侧面,导热架表面位于上封装体的顶面;下封装体位于上封装体的下方,且与上封装体一体成型;引脚活动安装在下封装体的侧面,并与下封装体内电元件连接,引脚可沿下封装体侧面进行横向移动;活动卡块活动安装在下封装体侧面,活动卡块的端部可沿纵向移动,并抵接在引脚背面,对引脚进行限位。相对于传统的贴片三极管散热效果更好,该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对引脚位置的调节,从而使得贴片三极管能够使用与各种规格限定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苏桦军,韩致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桦沣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10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