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矿用车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炮孔填塞车。
背景技术:
1、在各矿区进行地面爆破作业时,炮孔填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完成炸药装填后,必须对炮孔进行填塞封堵,以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与效率。然而,目前这一步骤大多依赖人工进行,操作人员需手动搬运土石等材料进行填塞,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极高的劳动强度,这无疑增加了作业成本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人工填塞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行业内急需一种可以替代人工进行炮孔填塞的设备,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人员安全。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机械化的填塞设备。然而,这些设备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如自动化程度不高,仍需大量的人工干预和操作;填塞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大规模、高效率的爆破作业需求;设备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增加了培训和使用的成本。
3、鉴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炮孔填塞车。通过精心设计和优化,该填塞车不仅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填塞效率,还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使得填塞作业更加简单、快捷和安全。该发明的应用将有利于矿区等行业的减员增效,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优化了矿区的生产作业环境,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传统炮孔填塞工程中人工填塞效率低下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炮孔填塞车。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炮孔填塞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炮孔填塞车,包括车体、箱体、传送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箱体内设有储存区和传送区,其中靠近车头一侧为储存区,远离车头的一侧为传送区;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输带,所述传输带设置在所述储存区的底部;所述传送区内设有第一限位门和第二限位门,所述第一限位门位于所述传送区和所述储存区之间,当所述第一限位门闭合时,能够将所述传送区和所述储存区分隔开;所述第二限位门位于所述传送区内远离所述储存区的一侧;所述箱体在所述传送区内一侧的侧壁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门由转动门和滑门组成,所述转动门与所述箱体内侧壁铰接,所述滑门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当所述转动门转动至与所述箱体内侧壁平行且所述滑门滑动至远离所述转动门一端时,所述第一限位门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二限位门由主动门和从动门组成,所述主动门为伸缩板,所述主动门的顶面与所述箱体内的顶板铰接,所述从动门的底面与所述箱体内的底板铰接,所述主动门与所述从动门铰接,所述主动门位于所述从动门上方,且所述主动门的高度大于所述从动门的高度,所述主动门为伸缩门;所述主动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门一侧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传送板,所述传送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门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用于为所述滑门和所述传送板的滑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二气缸用于为所述转动门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二气缸用于为所述主动门的转动提供动力。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箱体并且将箱体设为储存区和传送区,待填塞的砂石料能够储存在储存区内,且能够在传送区内进行传送;通过设置传送组件,能够将储存区内的砂石料运输至所需要填塞的炮孔内;通过传输带的设置,能够将储存区内储存的砂石料运输至传送区内;通过第一限位门和第二限位门的设置,能够通过第一限位门将传送区和储存区分隔开来,能够通过第二限位门将传送区内的砂石料挡住,从而使得砂石料能够从传送区开口的一侧排出箱体外,传送至所需要填塞的炮孔内;通过转动门和滑门的设置,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将转动门旋转,滑门滑动,将第二限位门打开,使储存区和传送区连通,使得储存区内的砂石能够运输至传送区内;通过主动门和从动门的设置,能够使得主动门能够倾斜,当砂石料投放时,能够对待填塞的砂石料起一个延缓导向的作用,提高其填塞的稳定性;通过传送板的设置,能够将主动门在箱体的宽度方向上延长,从而能够使得砂石料在箱体外也有结构支撑导流,进一步提高了填塞的稳定性和效率;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设置,能够通过第一气缸为传送板和滑门的滑动提供动力,能够通过第二气缸对转动门的转动提供动力,能够通过第三气缸为主动门的转动提供动力;工作时,先启动第三气缸带动主动门转动,使得主动门处于倾斜状态,然后启动第二气缸带动转动门转动打开,然后启动第一气缸带动传送板和滑门移动,此时第一限位门打开状态,最后启动传输带,带动砂石从储存区移动至传送区,在主动门和传送板的辅助作用下,向炮孔进行填塞。
5、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滑槽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转动门靠近所述滑门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板内,且位于所述储存区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滑块用于带动所述转动门开启或闭合。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滑槽的设置,能够在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第一滑块;通过第一滑块的设置,能够将第一滑块与转动门连接;通过以铰接的方式连接第一滑块和转动门,使得第一滑块在滑动时,能够带动转动门一同转动,当第二气缸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朝向远离储存区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转动门打开,当第二气缸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朝向靠近储存区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转动门闭合。
7、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滑槽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结构,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顶部与所述滑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传送区下方的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气缸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气缸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滑门开启或闭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滑槽的设置,能够在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第二滑块;通过第二滑块的设置,并且将第二滑槽设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结构,能够将第二滑块的顶部与滑门连接,第二滑块的底部与第一气缸的活动端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滑块能够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同时能够带动滑门滑动;通过第一连接杆的设置,能够将第二滑块和第一气缸的活动端滑动;当第一气缸带动第二滑块朝向远离转动门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滑门也朝向远离转动门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滑门打开,当第一气缸带动第二滑块朝向靠近转动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滑门也朝向靠近转动门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滑门闭合。
9、可选的,所述第三气缸设置在所述箱体远离所述车头的一侧,所述第三气缸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主动门远离所述储存区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第四滑块转动连接,当所述主动门底端位于所述箱体底板上时,所述主动门伸长至最长状态,当所述主动门与所述从动门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时,所述主动门处于最短状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气缸的设置,能够为主动门的转动提供动力,当主动门在第三气缸的作用下朝向靠近储存区的方向移动时,主动门同时伸长,直至主动门底端位于箱体底板上时,此时主动门伸长至最长状态,并且从动门处于水平状态;当主动门需要复位时,第三气缸带动主动门朝向远离储存区的方向移动,主动门同时缩短,直至主动门处于竖直状态,此时从动门也处于竖直状态,主动门处于最短状态。
11、可选的,所述传送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气缸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气缸的长度方向垂直,且位于所述第一气缸远离所述储存区的一侧,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传送板远离所述储存区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滑块转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主动门远离储存区一侧的侧壁上滑动设置传送板,使得传送板能够在箱体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滑动,从而能够对主动板进行延长,便于砂石从主动板移动至传送板上,进一步对砂石提供导向的作用;通过在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上固定连接伸缩杆,使得第一气缸能够驱动伸缩杆沿第一气缸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在伸缩杆远离第一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使得第一气缸的活动端在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杆一同移动;通过将第二连接杆远离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五滑块转动连接,当伸缩杆在第一气缸的带动下移动时,能够带动传送板也一同移动;从而实现了,第一气缸活动端移动时,同时带动滑门、传送门一同移动。
13、可选的,所述箱体在所述传送区内靠近所述第一滑槽一侧的侧壁上铰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为伸缩板,所述箱体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结构,所述第三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与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箱体侧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板的设置,能够将待填塞的砂石进一步导向至炮孔内;通过第三滑槽的设置,能够在第三滑槽内滑动设置第三滑块,通过将第三滑槽设置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结构,使得第三滑块的顶部能够与导向板转动连接,第三滑块的底部能够与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气缸的活动端在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三滑块移动,同时能够带动导向板进行转动,当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伸长至最长状态时,此时导向板处于导流效果最好的倾斜状态;从而实现了通过第一气缸能够同时带动传送板移动、导向板转动以及滑门移动,三个部件同时移动的效果。
15、可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对应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同,每个所述限位槽内均滑动设置有一个限位块,每个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三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避免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在滑动的过程中或静止状态下掉落,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导流板,所述传送板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导流板滑动设置在所述传送板内,所述导流板为多级电动伸缩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送板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移动至箱体外,位于待填塞的炮孔上方时,能够通过伸长导流板,在竖直方向上对传送板的长度进行延长,使得砂石在填塞前能够有更高的运输行程,进一步提高了炮孔填塞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传送板远离所述第三气缸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所在平面与所述传送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挡板也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挡板内滑动设置有与所述导流板一体设置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也为多级电动伸缩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待填塞的砂石在传送板和导流板上移动时,能够避免从传送板和导流板远离导向板的一侧滑落至炮孔外,进一步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精确性。
21、可选的,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电动雨蓬,所述电动雨蓬配合设置有能够控制其开启和闭合的手持遥控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车顶雨蓬的开启和闭合。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车体、箱体、传送组件和动力组件的设置,能够将待填塞炮孔的砂石储存在箱体中,能够通过动力组件带动传送组件将箱体内的砂石传送至待填塞的炮孔的位置,能够通过动力组件为传送组件提供动力,提高了填塞炮孔的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传统炮孔填塞工程中填塞效率低下的缺陷;
25、2.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设置,使得第一滑块在滑动时,能够带动转动门一同转动,当第二气缸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朝向远离储存区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转动门打开,当第二气缸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朝向靠近储存区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转动门闭合;
26、3.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设置,当第一气缸带动第二滑块朝向远离转动门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滑门也朝向远离转动门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滑门打开,当第一气缸带动第二滑块朝向靠近转动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滑门也朝向靠近转动门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滑门闭合;
27、4.通过传送板、导向板、第三滑槽和第三滑块的设置,当第一气缸的活动端移动时,能够同时带动传送板移动、导向板转动以及滑门移动,实现了同一个动力来源同时驱动三个部件实现各自功能的效果。
1.一种炮孔填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箱体(2)、传送组件(3)和动力组件(4);所述箱体(2)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箱体(2)内设有储存区(21)和传送区(22),其中靠近车头一侧为储存区(21),远离车头的一侧为传送区(22);所述传送组件(3)包括传输带(31),所述传输带(31)设置在所述储存区(21)的底部;所述传送区(22)内设有第一限位门(5)和第二限位门(6),所述第一限位门(5)位于所述传送区(22)和所述储存区(21)之间,当所述第一限位门(5)闭合时,能够将所述传送区(22)和所述储存区(21)分隔开;所述第二限位门(6)位于所述传送区(22)内远离所述储存区(21)的一侧;所述箱体(2)在所述传送区(22)内一侧的侧壁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门(5)由转动门(51)和滑门(52)组成,所述转动门(51)与所述箱体(2)内侧壁铰接,所述滑门(52)沿所述车体(1)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当所述转动门(51)转动至与所述箱体(2)内侧壁平行且所述滑门(52)滑动至远离所述转动门(51)一端时,所述第一限位门(5)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二限位门(6)由主动门(61)和从动门(62)组成,所述主动门(61)为伸缩板,所述主动门(61)的顶面与所述箱体(2)内的顶板铰接,所述从动门(62)的底面与所述箱体(2)内的底板铰接,所述主动门(61)与所述从动门(62)铰接,所述主动门(61)位于所述从动门(62)上方,且所述主动门(61)的高度大于所述从动门(62)的高度,所述主动门(61)为伸缩门;所述主动门(61)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门(5)一侧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传送板(7),所述传送板(7)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门(52)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和第三气缸(43),所述第一气缸(41)用于为所述滑门(52)和所述传送板(7)的滑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二气缸(42)用于为所述转动门(51)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二气缸(42)用于为所述主动门(61)的转动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孔填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3),所述第一滑槽(2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箱体(2)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滑槽(23)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24),所述第一滑块(24)与所述转动门(51)靠近所述滑门(52)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气缸(42)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底板内,且位于所述储存区(21)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4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24)在所述第一滑槽(23)内滑动,所述第一滑块(24)用于带动所述转动门(51)开启或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炮孔填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5)和第二滑块(26),所述第二滑槽(2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箱体(2)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滑槽(25)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结构,所述第二滑槽(25)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26),所述第二滑块(26)顶部与所述滑门(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4),所述第一连接杆(44)远离所述第二滑块(2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41)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41)设置在所述传送区(22)下方的所述车体(1)上,所述第一气缸(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滑槽(25)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气缸(4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滑块(26)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滑门(52)开启或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炮孔填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43)设置在所述箱体(2)远离所述车头的一侧,所述第三气缸(4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箱体(2)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主动门(61)远离所述储存区(21)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第四滑块(63),所述第三气缸(43)的活动端与所述第四滑块(63)转动连接,当所述主动门(61)底端位于所述箱体(2)底板上时,所述主动门(61)伸长至最长状态,当所述主动门(61)与所述从动门(62)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时,所述主动门(61)处于最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炮孔填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板(7)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气缸(4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气缸(41)的活动端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5),所述伸缩杆(4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气缸(4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位于所述第一气缸(41)远离所述储存区(21)的一侧,所述伸缩杆(45)远离所述第一气缸(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6),所述传送板(7)远离所述储存区(21)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第五滑块(71),所述第二连接杆(46)远离所述伸缩杆(45)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滑块(7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炮孔填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在所述传送区(22)内靠近所述第一滑槽(23)一侧的侧壁上铰接有导向板(35),所述导向板(35)为伸缩板,所述箱体(2)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三滑槽(27),所述第三滑槽(27)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结构,所述第三滑槽(27)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23)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滑槽(27)内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28),所述第三滑块(28)的顶部与所述导向板(35)远离所述箱体(2)侧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28)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气缸(41)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炮孔填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25)和所述第三滑槽(27)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9),所述限位槽(29)的长度方向与对应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同,每个所述限位槽(29)内均滑动设置有一个限位块(8),每个所述第二滑块(26)和所述第三滑块(2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块(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炮孔填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3)还包括导流板(33),所述传送板(7)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导流板(33)滑动设置在所述传送板(7)内,所述导流板(33)为多级电动伸缩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炮孔填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板(7)远离所述第三气缸(4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72),所述第一挡板(72)所在平面与所述传送板(7)所在平面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挡板(72)也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挡板(72)内滑动设置有与所述导流板(33)一体设置的第二挡板(34),所述第二挡板(34)也为多级电动伸缩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孔填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顶部设有电动雨蓬(9),所述电动雨蓬(9)配合设置有能够控制其开启和闭合的手持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