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爆破作业有毒气体净化,具体是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制装一体化设备及co消除方法。
背景技术:
1、浅孔爆破作业后,产生的co毒害气体及粉尘在冲击波的作用下会随着岩石抛掷到巷道空间中,容易造成炮后巷道内co浓度过高的情况,同时,也会使巷道内粉尘的浓度急剧增大,进而会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水炮泥以及局部通风措施是用于浅孔爆破作业的常规处置措施,在炸药爆炸时会冲破水炮泥袋,产生的液滴能够起到消焰降尘的作用,但是,这种处置方式在co消除方面的作用较为有限;局部通风措施主要是通过局部通风机和风筒来向工作面进行送风,进而达到稀释co浓度和降尘的作用,但在浅孔爆破作业过程中,岩石的抛掷容易击打,甚至会压住风筒,从而严重削弱了通风措施的降毒除尘作用。综上,现有的处置措施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无法实现co以及粉尘的同时消除作业,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同时实现浅孔爆破时co消除及降尘消烟的措施,以保障爆破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制装一体化设备及co消除方法,该浆液卷具有双重的保护结构,其能实现从源头上消除有毒有害气体的目的,同时,其还能在爆破作业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消焰、消烟以及降尘的作用;该设备能以现场压风管道中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较为自行化地实现co消除浆液卷的快速制备,在简化制备流程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该方法实施过程简单、co去除效果理想,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炮孔原位实现co消除、消焰、消烟以及降尘四位一体的效果,其在有效提高co消除作业的效率的同时,还能有效保障工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所述co消除浆液卷包括消除浆液卷主体和co消除悬浮浆液;所述消除浆液卷主体包括呈筒形的外壳体、硬质底板、支撑格栅、防凝球、卡扣件、外连接块、内连接块、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
3、所述外壳体为柔性壳体;
4、所述硬质底板固定封装在外壳体的首端,其外侧面上环绕轴心地固定连接有多个外连接块,其内侧面上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内连接块;
5、所述支撑格栅呈十字状支撑件,其上遍布有漏孔,其插装于外壳体的内腔中,且其首端中心与内连接块固定连接,支撑格栅用于支撑外壳体的筒形状态,并将外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四个扇形腔体;
6、若干防凝球装配在外壳体的内部,并分布于四个扇形腔体中;
7、所述卡扣件位于支撑格栅末端的外侧,其径向收缩地扣合在外壳体的外部,并将外壳体的末端封闭;在卡扣件、硬质底板和外壳体之间形成浆液充填空间;
8、所述第一保护机构设置在外壳体首端的外侧,其包括多根连接支撑杆、支撑框架和吸震弧形板;多根连接支撑杆的数量与多个外连接块的数量相对应,且多根连接支撑杆的末端分别对应地固定连接在多个外连接块上;所述支撑框架的末端与多根连接支撑杆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吸震弧形板的末端与支撑框架的首端固定连接,其首端具有向末端方向凹陷的弧形凹槽一,并于弧形凹槽一中覆盖有柔性垫层;
9、所述第二保护机构设置在外壳体末端的外侧,其包括连接板和弹性框;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外壳体的末端;所述弹性框呈伞状,其首端通过销轴与连接板的中心区域铰接,其末端具有向首端方向凹陷的弧形凹槽二;
10、所述co消除悬浮浆液充填在浆液充填空间中。
11、进一步,为了有效提高co消除悬浮浆液的流动性,以免发生凝结的情况,所述支撑格栅包括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
12、所述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的长度均小于外壳体的长度,二者的宽度均小于外壳体的内径;第一格栅宽度方向的中心区域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第二格栅通过的条形槽;第二格栅的宽度方向的中段插装于条形槽中,并与第一格栅相垂直;
13、所述第一格栅上的漏孔为遍布其表面分布的若干个矩形孔,其首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并通过连接轴与内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二格栅上的漏孔为遍布其表面分布的若干个圆孔。
1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壳体采用阻燃材料制成;所述吸震弧形板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吸震弧形板和柔性垫层上遍布表面地开设有若干个圆形分散孔;所述连接支撑杆为刚性杆件,其采用阻燃材料制成。
1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防凝球为实心球,其表面光滑,用于增强co消除悬浮浆液的流动性,以防止过度黏合的情况出现。
16、进一步,为了能有效减少co消除剂的使用量,同时,为了能提高co的消除效果和消除效率,且还能使所形成的co消除悬浮浆液具有一定的降尘减尘作用,所述co消除悬浮浆液按如下方法制成:
17、s1:制备第一悬浮液;
18、先通过水热法、共沉淀法或微观形貌调控法合成高效co消除剂,所述co消除剂是由铁、铜、锰和铈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合而成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再将co消除剂研磨至微小粉末,然后向其中添加液态无机矿物黏合剂,并将其进行充分搅拌成浆液状,形成第一悬浮液;
19、s2:制备第二悬浮液;
20、将制备好的第一悬浮液搅拌分散,并向其中逐滴加入表面活性剂,添加完成后进行充分搅拌,形成第二悬浮液;
21、s3:制备co消除悬浮浆液;
22、向第二悬浮液中添加设定量的去离子水及辅助溶剂,再进行第二次搅拌分散,继而形成co消除悬浮浆液。
23、进一步,为了确保制备出的co消除悬浮浆液具有更好的co消除效果,同时,还能确保co消除悬浮浆液具有较好的吸热能力和降尘去尘能力,在s1中,所述co消除剂的粒径大小为0.01~0.075mm,其质量浓度为1%~15%,以co消除悬浮浆液总质量为基准;所述液态无机矿物黏合剂成分为一种或多种硅酸盐质材料,且co消除剂与液态无机矿物黏合剂的质量比为1:1~1.4;在s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为0.0001%~0.03%,以co消除悬浮浆液总质量为基准;在s3中,所述辅助溶剂为有机酸盐中的一种,且去离子水和辅助溶剂的体积比为20~35:1。
24、本发明中,使外壳体为柔性壳体,并于内部充填co消除悬浮浆液,这样,当炸药爆炸后,可以确保外壳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能快速地破裂,并有利于高温高压迅速地作用到co消除浆液卷上,并使消除浆液迅速分散、蒸发并与co气体充分进行接触,实现了co的同步消除的效果,同时,还能利用浆液液滴吸收爆炸环境中的高温,并起到消焰除尘的作用,有效降低了爆破作业co毒气和微细粉尘的危害。将呈十字状的支撑格栅插装于外壳体的内部,可以利用支撑格栅的支撑作用使柔性的外壳体能始终维持筒形的状态,同时,还能利用支撑格栅将外壳体内部的空间分隔为四个扇形腔体,从而既能通过支撑格栅来对后续充入的co消除悬浮浆液起到一定的隔离的作用,又能通过支撑格栅自身上的漏孔来促进不同扇形腔体内co消除悬浮浆液的交互流动,从而能有利于避免co消除悬浮浆液发生凝结的情况,确保了后续的使用效果。通过在外壳体的内腔中装入若干个防凝球,同时,使若干个防凝球分布于四个扇形腔体中,可以在后期co消除浆液充入后,通过防凝球的搅拌作用起到防凝结的作用,同时,可以配合支撑格栅上的漏孔来增强co消除悬浮浆液的流动性,进一步确保了后续的使用效果。在确保co消除悬浮浆液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有利于显著减少co消除剂的使用量,并可以确保co消除悬浮浆液能更快速地被高温高压的环境所蒸发,进而显著提高了co的消除效果和消除效率,同时,还能利用部分浆液液滴来及时吸收爆炸后环境中的高温,并浇灭环境中的明火,利用部分浆液液滴起到降尘去尘的作用。在外壳体的末段外部装配卡扣件,可以利用卡扣件来迅速地将外壳体的末端进行封闭,从而使co消除悬浮浆液能够存储于一个密闭的空间中,有利于在爆破过程中使内部的co消除悬浮浆液能更快速更集中地被蒸发,进一步提高了对co消除效果,同时,也能更好地起到降尘减尘的作用。在硬质底板的内部安装有内连接块,可以便于利用内连接块来对支撑格栅进行定位连接,从而可以避免支撑格栅与外壳体发生脱离的情况,另外,与外壳体相固定连接的支撑格栅有利于促进不同扇形腔体内co消除悬浮浆液的流动性,进一步避免了co消除悬浮浆液发生凝结的情况。对于第一保护机构,使支撑框架通过多根支撑杆与硬质底板进行连接,可以利用支撑杆的长度来隔离出较长的一段缓冲空间一,这样,能有效防止第一保护机构一侧的co消除浆液卷因意外而产生破裂的情况。另外,由于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保护机构是与炸药卷相接触的,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段缓冲空间一来有效减小爆炸初始时刻产生的冲击力,以避免在爆炸初始时刻发生co消除浆液卷被冲击力推远的情况,确保了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能迅速有效地作用于co消除浆液卷,使外壳体快速破裂,并使内部的co消除悬浮浆液迅速地蒸发,进而可以及时充分地与产生的co气体进行接触,从而能高效地实现co的消除作业,显著提高了co原位消除的效果。使吸震弧形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上,再于其内表面覆盖有柔性垫层,一方面可以利用柔性垫层来形成较短一段柔性缓冲空间,另一方面,能利用吸震弧形板中的凹陷空间来包覆炸药卷端部,进而能起到对炸药卷进行定位的作用。对于第二保护结构,将连接板连接在外壳体的末端,再将呈伞状的弹性框通过销轴与连接板铰接,这样,可以在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弹性框和卡扣件之间形成一段缓冲空间二,能有效防止第二保护机构一侧的co消除浆液卷因意外而产生破裂的情况。另外,弹性框铰接的连接方式,能使其具有一定的摆动幅度,在外壳体为柔性壳体的情况下,能使弹性框在安装过程中通过灵活摆动的方式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确保了缓冲空间二的缓冲效果。本发明能便于随炸药卷一同地布置于炮孔中,其作用过程通过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触发,进而具备了co原位消除的能力,能在较少co消除剂使用量的前提下,实现co的高效消除作业。
25、该浆液卷具有双重的保护结构,其不仅能够减少co消除剂的使用量,而且实现了从源头上消除浅孔爆破作业产生的co有毒有害气体的目的,同时,其还能在爆破作业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消焰、消烟以及降尘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炮孔原位实现co消除、消焰、消烟以及降尘四位一体的效果,其提高了co消除作业的效率,有效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2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的制装一体化设备,所述制装一体化设备包括支撑平台、第一混合罐、第二混合罐、第三混合罐、定量注浆机构和封口机构;
27、所述支撑平台水平设置在底部;
28、所述第一混合罐、第二混合罐和第三混合罐沿长度方向依次相间隔地竖向支设在支撑平台的上方;
29、所述第一混合罐的轴心处设有第一搅拌机构,其顶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料口,其底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浆口;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第一驱动器固定安装在第一混合罐顶部的轴心处;第一搅拌组件设置在第一混合罐内腔的轴心处,其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上端可转动地穿出第一混合罐并与第一驱动器连接;多个第一搅拌叶片周向均匀地固定连接在第一搅拌轴的外部;
30、所述第二混合罐的轴心处设有第二搅拌机构,其顶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料口,其罐体的上部开设有第一进浆口,其底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出浆口;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二驱动器固定安装在第二混合罐顶部的轴心处;第二搅拌组件设置在第二混合罐内腔的轴心处,其包括第二搅拌轴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上端可转动地穿出第二混合罐并与第二驱动器连接;多个第二搅拌叶片周向均匀地固定连接在第二搅拌轴的外部;所述第一进浆口通过第一输液管路与第一出浆口连接;所述第一输液管路的上游侧串接有第一液路控制阀,其下游侧串接有第一输送器;所述第一输送器的气动接口通过第一输气管路与供风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管路上串接有第一气路控制阀;
31、所述第三混合罐的轴心处设有第三搅拌机构,其顶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进料口,其罐体的上部开设有第二进浆口,其底部一侧开设有第三出浆口;第三搅拌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器和第三搅拌组件,所述第三驱动器固定安装在第三混合罐顶部的轴心处;第三搅拌组件设置在第三混合罐内腔的轴心处,其包括第三搅拌轴和第三搅拌叶片;所述第三搅拌轴的上端可转动地穿出第三混合罐并与第三驱动器连接;多个第三搅拌叶片周向均匀地固定连接在第三搅拌轴的外部;所述第二进浆口通过第二输液管路与第二出浆口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路的上游侧串接有第二液路控制阀,其下游侧串接有第二输送器;所述第二输送器的气动接口通过第二输气管路与供风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路上串接有第二气路控制阀;所述第三出浆口与第三输液管路的进液端连接;
32、所述定量注浆机构包括金属壳体、第三输送器、注浆嘴和注浆控制阀;所述第三输送器安装在金属壳体的内部,其气动接口与穿入金属壳体内部的第三输气管路的出气端;所述第三输气管路的进气端位于金属壳体的外部,并与供风连接管路连接,同时,第三输气管路上串接有第三气路控制阀;所述第三输液管路的上游侧串接有第三液路控制阀,其出液端穿入金属壳体的内部,并第三输送器的进液端连接;所述注浆嘴的进液端穿入金属壳体的内部,并与第三输送器的出液端连接,其出液端位于金属壳体外部,且呈细长型,其外径逐渐缩小;所述注浆控制阀安装在金属壳体上,并串接在注浆嘴上;
33、所述供风连接管路的进风端通过连接风管与压风管连接,所述连接风管上串接有压风控制阀;
34、所述封口机构设置在注浆嘴出液端的一侧,并用于完成封口作业。
35、本发明中,利用第一输液管路连接第一混合罐的第一出浆口和第二混合罐的第一进浆口,同时,将第一输送器串接于第一输液管路上,并使第一输送器的气动接口通过第一输气管路与供风连接管路连接,可以便于利用压风管中的压缩空气作为浆液的输送动力,从而能较为自动地将第一混合罐中制备好的第一悬浮液输送至第二混合罐中。利用第二输送管路连接第二混合罐的第二出浆口和第三混合罐的第二进浆口,同时,将第二输送器串接于第二输液管路上,并使第二输送器的气动接口通过第二输气管路与供风连接管路连接,可以便于利用压风管中的压缩空气作为浆液的输送动力,从而能较为自动地将第二混合罐中制备好的第二悬浮液输送至第三混合罐中。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输液管路上分别设置第一、第二和第三液路控制阀,可以便于实现对输液管路通断的控制,同时,也能便于实现对输液管路中液体流量的调节。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输气管路上分别设置第一、第二和第三气路控制阀,可以便于实现对输气管路通断的控制,同时,也能便于实现对输气管路中气流流量的调节。通过定量注浆机构的设置,能便于实现定量的注浆作业。在注液嘴的进液端串接注浆控制阀,可以便于对注浆的通断过程及流量进行控制。使供风连接管路通过连接风管与压风管连接,可以便于直接利用现场中压风管道中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
36、该制装一体化设备能较为自行化地实现co消除浆液卷的快速制备,其能以现场压风管道中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在节约了能耗的同时,充分利用了现场压风管道实现了不同混合罐之间的浆液输送,同时,该设备能实现现场浆液的定量化注装,简化了制备流程,另外,该设备能充分利用现场环境中的条件,减少了电气设备使用,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同时,保障了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3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混合罐通过第一竖向支撑机构支设在支撑平台的上方;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机构包括第一上连接块、第一下连接块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上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第一混合罐下端的中心处,所述第一下连接块与第一上连接块相对应地固定连接在支撑平台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上连接块和第一下连接块固定连接;
38、所述第二混合罐通过第二竖向支撑机构支设在支撑平台的上方;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机构包括第二上连接块、第二下连接块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上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第二混合罐下端的中心处,所述第二下连接块与第二上连接块相对应地固定连接在支撑平台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上连接块和第二下连接块固定连接;
39、所述第三混合罐通过第三竖向支撑机构支设在支撑平台的上方;所述第三竖向支撑机构包括第三上连接块、第三下连接块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上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第三混合罐下端的中心处,所述第三下连接块与第三上连接块相对应地固定连接在支撑平台的上端,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三上连接块和第三下连接块固定连接。
40、进一步,为了保证能获得更好的搅拌混合效果和搅拌效率,第一搅拌组件中的多个第一搅拌叶片之间的夹有为90~120°,且第一搅拌叶片上遍布叶面地开设有若干个六边形孔,且靠下部区域的孔密度大于靠上部区域的孔密度;第二搅拌组件中的多个第二搅拌叶片之间的夹有为90~120°,且第一搅拌叶片上遍布叶面地开设有若干个六边形孔,且靠下部区域的孔密度大于靠上部区域的孔密度;第三搅拌组件中的多个第三搅拌叶片之间的夹有为90~120°,且第一搅拌叶片上遍布叶面地开设有若干个六边形孔,且靠下部区域的孔密度大于靠上部区域的孔密度。
4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方法,包括co消除浆液卷和制装一体化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42、步骤一:co消除浆液卷的预制作;
43、a1:预先将制装一体化设备布置到合适位置,并使制装一体化设备中的连接风管与压风管连接,同时,打开压风控制阀;
44、a2:通过第一进料口向第一混合罐中加入合适粒径的co消除剂,再向其中加入液态无机矿物黏合剂,然后,控制第一搅拌机构启动工作,将第一混合罐内的混合物充分搅拌,形成第一悬浮液;
45、a3:打开第一液路控制阀和第一气路控制阀,将压风管中的压缩空气引入第一输送器中作为驱动力,使第一混合罐中的第一悬浮液通过第一输液管路输入至第二混合罐中;
46、a4:通过第二进料口向第二混合罐中滴加表面活性剂,再控制第二搅拌机构启动工作,将第二混合罐内的混合物充分搅拌,形成第二悬浮液;
47、a5:打开第二液路控制阀和第二气路控制阀,将压风管中的压缩空气引入第二输送器中作为驱动力,使第二混合罐中的第二悬浮液通过第二输液管路输入至第三混合罐中;
48、a6:通过第三进料口向第三混合罐中添加去离子水及辅助溶剂,再控制第三搅拌机构启动工作,将第三混合罐内的混合物充分搅拌,制成co消除悬浮浆液;
49、a7:将未安装卡扣件和第二保护机构的消除浆液卷主体套设在注浆嘴出液端的外部,打开第三液路控制阀和第三气路控制阀,将压风管中的压缩空气引入第三输送器中作为驱动力,再打开注浆控制阀,使第三混合罐中的co消除悬浮浆液充入至消除浆液卷主体中,充液过程中,确保液面不超过支撑格栅的高度,然后,利用封口机构将卡扣件扣合在外壳体末端的外部,将外壳体的末端封闭;接着,再将第二保护机构安装在外壳体的末端,完成co消除浆液卷的封装成型;最后,对成型后的co消除浆液卷进行充分摇晃,使内部的若干个防凝球较为均匀地分布于co消除悬浮浆液中;
50、步骤二:浅孔爆破作业炮孔填装;
51、b1:在预订爆破位置完成炮孔的钻孔作业,并准备与炮孔尺寸相适配的推送装置,其中,推送装置主要由推送管、推送板和推杆组成,所述推送板轴向中滑动安装于推送管中,所述推杆的一端伸入至推送管中,并与推送板的中心区域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位于推送管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手柄;
52、b2:将第一个co消除浆液卷装入推送管中,并使该co消除浆液卷的第一保护机构靠近推送板的一侧,将推送装置置于炮孔中,通过手柄及推杆的推动作用,将该co消除浆液卷推送到炮孔的底部,并使该co消除浆液卷的第二保护机构与孔底相接触;
53、b3:将所需要数量的炸药卷一一装入推送管中,并利用推送装置将炸药卷一一推送到炮孔内,同时,确保里端炸药卷的端部与第一个co消除浆液卷上第一保护机构中的吸震弧形板相接触;其中,位于外端的一节炸药卷埋设有雷管,在推送外端的一节炸药卷时,确保雷管上所连接的炮线沿着炮孔的边缘延伸到孔口的外侧;
54、b4:将第二个co消除浆液卷装入推送管中,并使该co消除浆液卷的第二保护机构靠近推送板的一侧,然后,利用推送装置将该co消除浆液卷推入炮孔中,同时,确保第二个co消除浆液卷的第一保护机构中的吸震弧形板与外端炸药卷的端部相接触,然后移除推送装置;
55、b5:利用黄泥将炮孔进行堵塞,使炮孔的内部形成co消除浆液卷-炸药卷-co消除浆液卷顺序的装药结构,完成炮孔的填装作业;
56、步骤三:浅孔爆破作业co的消除及减尘作业;
57、c1:待完成所有炮孔的填装作业之后,将炮线引出,并连接好爆破网络,然后,使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外侧,再利用炮线起爆雷管,通过雷管起爆的方式引爆炸药卷;
58、c2:利用炸药爆炸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于co消除浆液卷,使co消除悬浮浆液蒸发并与co毒害气体充分接触,以实现co的消除作业,同时,利用蒸发后的co消除悬浮浆液吸收爆炸空间内的高温,并消除明火,再者,利用部分co消除悬浮浆液的液滴将部分粉尘带走,最终实现co的消除及降尘减尘作业。
59、本方法实施过程简单、co去除效果理想,其在炮孔内部形成了co消除浆液卷-炸药卷-co消除浆液卷的装药结构,通过这种装药结构配合co消除浆液卷自身的结构,能在有效减少co消除剂使用量的前提下,充分实现了从源头上高效消除浅孔爆破作业产生的co有毒有害气体的目的,同时,还能利用co消除悬浮浆液来吸收爆炸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并能利用浆液带走爆炸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进而起到了降尘减尘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炮孔原位实现co消除、消焰、消烟以及降尘四位一体的效果,从而有效保障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1.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所述co消除浆液卷(1)包括消除浆液卷主体(80)和co消除悬浮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浆液卷主体(80)包括呈筒形的外壳体(2)、硬质底板(3)、支撑格栅(4)、防凝球(5)、卡扣件(6)、外连接块(7)、内连接块(8)、第一保护机构(9)和第二保护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格栅(4)包括第一格栅(18)和第二格栅(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采用阻燃材料制成;所述吸震弧形板(13)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吸震弧形板(13)和柔性垫层(14)上遍布表面地开设有若干个圆形分散孔;所述连接支撑杆(11)为刚性杆件,其采用阻燃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球(5)为实心球,其表面光滑,用于增强co消除悬浮浆液的流动性,以防止过度黏合的情况出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其特征在于,所述co消除悬浮浆液按如下方法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co消除剂的粒径大小为0.01~0.075mm,其质量浓度为1%~15%,以co消除悬浮浆液总质量为基准;所述液态无机矿物黏合剂成分为一种或多种硅酸盐质材料,且co消除剂与液态无机矿物黏合剂的质量比为1:1~1.4;在s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为0.0001%~0.03%,以co消除悬浮浆液总质量为基准;在s3中,所述辅助溶剂为有机酸盐中的一种,且去离子水和辅助溶剂的体积比为20~35:1。
7.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的制装一体化设备,所述制装一体化设备(76)包括支撑平台(25),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装一体化设备(76)还包括第一混合罐(22)、第二混合罐(23)、第三混合罐(24)、定量注浆机构(26)和封口机构(2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的制装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罐(22)通过第一竖向支撑机构支设在支撑平台(25)的上方;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机构包括第一上连接块(51)、第一下连接块(48)和第一支撑杆(54),所述第一上连接块(51)固定安装在第一混合罐(22)下端的中心处,所述第一下连接块(48)与第一上连接块(51)相对应地固定连接在支撑平台(25)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撑杆(5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上连接块(51)和第一下连接块(48)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浆液卷的制装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搅拌组件中的多个第一搅拌叶片(41)之间的夹有为90~120°,且第一搅拌叶片(41)上遍布叶面地开设有若干个六边形孔,且靠下部区域的孔密度大于靠上部区域的孔密度;第二搅拌组件中的多个第二搅拌叶片(44)之间的夹有为90~120°,且第一搅拌叶片(41)上遍布叶面地开设有若干个六边形孔,且靠下部区域的孔密度大于靠上部区域的孔密度;第三搅拌组件中的多个第三搅拌叶片(47)之间的夹有为90~120°,且第一搅拌叶片(41)上遍布叶面地开设有若干个六边形孔,且靠下部区域的孔密度大于靠上部区域的孔密度。
10.一种浅孔爆破co消除方法,包括co消除浆液卷(1)和制装一体化设备(76),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