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网状g-C3N4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9-13  40


    本发明涉及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三维网状g-c3n4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光催化技术基于光催化剂在光照的条件下具有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可以达到净化污染物等目的。在光照下,催化剂吸收光能,产生活性的电子和空穴对,这些电子和空穴对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将污染物分子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如水和二氧化碳。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具有高效、无污染、无需外部添加化学药剂等优点,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和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光催化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光催化剂的成本较高、光源选择性较强、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小等。

    2、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近似石墨烯的平面二维片层结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对环境友好,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这使其能够成为非常优秀的催化剂材料。g-c3n4本身在催化领域应用广泛,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组成和π共轭电子结构,具有较强的亲核能力、易形成氢键以及bronsted碱功能和lewis碱功能。与传统的tio2光催化剂相比,g-c3n4具备更宽的吸收光谱范围,不需要紫外光仅在普通可见光下就能起到光催化作用;同时,其更能有效活化分子氧,产生超氧自由基以有效降解污染物。但普通g-c3n4的光催化活性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3、对于g-c3n4粉末的改性,常用的溶剂剥离法、热剥离法以及模板法,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试剂,而且制备繁琐复杂,生产效率较低,产物最终效果难以控制。

    4、为了提高g-c3n4的光催化性能,目前研究一般分为四个方向,分别是元素掺杂、g-c3n4共聚合、构筑异质结结构及微观形貌调整。其中,微观形貌调整就是基于g-c3n4的性能与其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有着密切重要关系发展的,通常采用溶剂剥离和热剥离来增大比表面积,采用模板法来引入多孔结构。但这些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试剂,制备过程繁琐复杂,生产效率也较低,难以控制产物最终效果,在制备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网状g-c3n4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取酸刻蚀的策略稳定得到三维网状多孔g-c3n4光催化材料,不仅提高了光催化性能,而且制备方法安全简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三维网状g-c3n4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使用热缩聚法制备块状g-c3n4

    5、取5-50g三聚氰胺加入带盖的瓷舟内,将瓷舟置于马弗炉中,升温至550-700℃,煅烧3-6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黄色块状的g-c3n4,研磨成粉末;

    6、步骤二、酸刻蚀g-c3n4制备三维网状g-c3n4光催化剂

    7、取2-10g步骤一所制备的g-c3n4粉末和1-5g nano3缓慢加入到40-200ml的浓硫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在冰浴条件下继续磁力搅拌溶液,搅拌转速为150-300r/min,并将4-20g kmno4药剂缓慢均匀加入到溶液中,控制加药时间为8-12min,加药结束后持续搅拌2-4h,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深绿色;

    8、再将深绿色溶液在40-60℃下磁力搅拌反应40-70min,转速200-220r/min;反应结束后保持搅拌,缓慢滴加20-100ml的去离子水到溶液中,控制加水时间为3-5min,随后迅速加入150-750ml去离子水降低溶液温度,并继续搅拌20-30min,溶液颜色变为红褐色;

    9、再将红褐色溶液在40-50℃下磁力搅拌,转速150-250r/min,缓慢加入200-1000ml去离子水稀释溶液,控制加水时间为5-8min;然后再缓慢加入40-200ml浓度为5wt%的h2o2溶液,控制加药时间为4-5min,得到白色悬浮液;

    10、待反应结束后将白色悬浮液过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直到白色悬浮液ph值为中性,再过滤一次并收集悬浮固体,将收集到的固体在75-85℃下干燥20-26h,得到白色块状的g-c3n4,研磨,得到三维网状g-c3n4粉末。

    11、优选的,所述马弗炉的升温速度为2-6℃/min。

    12、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浓硫酸的浓度为98wt%。

    13、一种三维网状g-c3n4光催化材料的应用,用于光催化降解含四环素废水。

    14、步骤一中,三聚氰胺随着温度的升高首先会发生脱氨缩聚反应,形成更复杂的中间聚合物,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中间聚合物会进一步重排和聚合,形成g-c3n4聚合物,由于温度过高会导致g-c3n4聚合物的分解,因此必须控制反应温度在550-700℃。

    15、步骤二中,首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将g-c3n4粉末、nano3、浓硫酸混合均匀,使g-c3n4粉末均匀处于酸性环境中;nano3提供的no3-具有强氧化性,辅助进行氧化反应;浓硫酸作为反应介质和强质子酸,有助于进入g-c3n4层间;控制温度条件下加入kmno4药剂,其与g-c3n4粉末反应,使块状g-c3n4边缘开始氧化产生细小孔隙,后续升高温度并保持搅拌,使氧化反应开始向块状g-c3n4中间进行;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控制氧化反应持续向块状g-c3n4中间进行,使氧化反应充分进行,块状g-c3n4整体出现细小孔隙。后续先加去离子水稀释反应溶液,后加h2o2溶液还原残留的kmno4等氧化剂,使溶液变为白色。过滤后使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稀释去除残留的硫酸,使其为中性。最后干燥研磨得到产物三维网状g-c3n4粉末。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发明使用氧化刻蚀法将块状g-c3n4引入多孔结构,制备过程简单,在简单的实验条件下,通过简便的步骤,不需要复杂设备和技术,就能够获得理想的产物;

    18、(2)产率高,通过控制g-c3n4粉末与浓硫酸的重量比、kmno4的加入量、反应温度等参数,制备三维网状g-c3n4粉末的产率最好能够达到90%以上;

    19、(3)安全性较高,该方法在低温下进行氧化反应,避免了高温高压条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合理控制实验条件,可以进一步降低浓硫酸等试剂对设备的腐蚀风险;

    20、(4)易于工业化,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简单安全,所需试剂常见易获取,产物产率高且质量好,这使得其易于在工业上实现大规模生产;

    21、(5)可调控性强,本发明所述方法在制备过程中,药品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程度等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调整,可以有效控制氧化程度和氧化速度,进而控制产物状态,为制备不同性能的三维网状g-c3n4粉末提供了可能。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网状g-c3n4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弗炉的升温速度为2-6℃/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浓硫酸的浓度为98wt%。

    4.一种三维网状g-c3n4光催化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光催化降解含四环素废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网状g‑C<subgt;3</subgt;N<subgt;4</subgt;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使用热缩聚法在制备得到黄色块状g‑C<subgt;3</subgt;N<subgt;4</subgt;;然后使用酸刻蚀处理块状g‑C<subgt;3</subgt;N<subgt;4</subgt;,得到白色悬浮液后洗涤至中性,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三维网状多孔结构的g‑C<subgt;3</subgt;N<subgt;4</subgt;,可用于光催化降解含四环素医药废水。本发明利用酸刻蚀提高了典型光催化材料g‑C<subgt;3</subgt;N<subgt;4</subgt;的光催化活性,通过构建三维网状多孔结构,不仅增大比表面积可以接受更多光照,而且能够更加充分的接触污染物加强吸附提高降解效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洁方便、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原料丰富易得、可放大量产,具备工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孔春才,王斐,王童,黄荣敏,朱浩,邓柏松,冯东华,吴欢,张蕊,杨志懋,张文,张栋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12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