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控制网平差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10-06  8


    本发明属于控制网平差,具体涉及一种三维控制网平差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建立的大型水电站施工控制网,多采用全站仪常规布网或gnss布网方法,高程控制则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即平面网和高程网分开平差计算方式。抽水蓄能电站具有上、下水库间平距小、高差大,控制网点间通视困难、难以形成理想图形等特点,常规方法通常以增加过渡点的办法来解决通视问题和图形强度问题,因此在蓄能电站控制网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1)高差大,网型条件差,水准线路单一,造成控制网高程可靠性低;2)为组成理想网型,部分控制网点被迫选在交通困难位置,带来野外作业难度大、外业工作量成倍增加的问题。3)对现有测绘仪器及技术水平下可较便捷获取的天顶距、gnss基线向量等观测量,在平差计算时未能做到有效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控制网平差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控制网平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s1,建立三维独立坐标系统:

    5、在控制网中选定中心点作为控制网起算点,以与控制网起算点的垂线方向相反的方向作z轴的正方向,即为高程方向;以选定的某正常高水准面作为平面坐标的投影面,从而建立三维独立坐标系统;

    6、步骤s2,确定五种观测量,分别为:水平角观测量、斜距观测量、天顶距观测量、水准高差观测量和gnss基线观测量;

    7、对于控制网中的控制点i,相对于照准点k,测量得到以下五种观测量的观测值中的一种或多种:水平角观测值uik、斜距观测值sik、天顶距观测值bik、水准高差观测值hik和gnss基线观测值gik;

    8、步骤s3,对每个观测值进行归算改正处理,得到每个观测值的改正数:

    9、分别对水平角观测值uik、斜距观测值sik、天顶距观测值bik、水准高差观测值hik和gnss基线观测值gik进行归算改正处理,得到水平角改正数vuik、斜距改正数vsik、天顶距改正数vbik、水准高差改正数vhik和gnss基线改正数vgik;

    10、步骤s4,确定每个观测值的近似值:

    11、分别确定每个水平角观测值uik、斜距观测值sik、天顶距观测值bik、水准高差观测值hik和gnss基线观测值gik的近似值,得到水平角近似值斜距近似值天顶距近似值水准高差近似值和gnss基线近似值

    12、步骤s5,确定每个观测值的平差值:

    13、采用公式(1)到公式(5),分别确定每个水平角观测值uik、斜距观测值sik、天顶距观测值bik、水准高差观测值hik和gnss基线观测值gik的平差值,得到水平角平差值斜距平差值天顶距平差值水准高差平差值和gnss基线平差值

    14、

    15、其中:θi为控制点i的方位角,和分别为水平角近似值斜距近似值天顶距近似值水准高差近似值和gnss基线近似值的改正数;

    16、步骤s6,建立误差方程:

    17、采用公式(6)到公式(10),分别建立得到每个水平角观测值uik、斜距观测值sik、天顶距观测值bik、水准高差观测值hik和gnss基线观测值gik的误差方程:

    18、

    19、vhik=dzi+dzk-lhik (9)

    20、

    21、其中:ρ为大气密度;和分别为控制点i和照准点k在x方向偏差、y向偏差和z向偏差;

    22、为平距近似值;luik为水平角常数项;lsik为斜距常数项;lbik为天顶距常数项;lhik为水准高差常数项;lgik为gnss基线常数项;

    23、xi,yi和zi,为控制点i的待求解的三维坐标;

    24、xk,yk和zk,为照准点k的三维坐标,为已知值;

    25、步骤s7,控制网中布设多个控制点,待求解三维坐标的控制点数量为m1,因此,待求的未知参数数量m=3m1;

    26、统计所有控制点的每类观测值的数量,设共得到n1个水平角观测值uik,n2个斜距观测值sik,n3个天顶距观测值bik,n4个水准高差观测值hik,以及n5个gnss基线观测值gik;因此,一共得到总观测值数量为n=n1+n2+……+n5;

    27、由此得到步骤s6建立的误差方程组的矩阵表示为:

    28、

    29、其中:v为n行1列的改正数矩阵;a为n行m列的系数矩阵;e为m行1列的三维坐标(x,y,z)矩阵;l为n行1列的常数项矩阵;

    30、步骤s8,求解各个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31、步骤s8.1,水平角观测量、斜距观测量、天顶距观测量、水准高差观测量和gnss基线观测量的观测量权分别表示为:p1,p2,p3,p4,p5;给定观测量权p1,p2,p3,p4,p5的初始值;

    32、步骤s8.2,根据公式(11)示出的误差方程组的矩阵表示,得到公式(12)所示的法方程系数阵n和公式(13)所示的法方程常数阵w:

    33、方程系数阵n为:

    34、

    35、其中,上标t代表矩阵的转秩;a1,a2,a3,a4,a5,分别代表系数矩阵a中,关于水平角观测量、斜距观测量、天顶距观测量、水准高差观测量和gnss基线观测量的系数矩阵分量;

    36、n1,n2,n3,n4,n5,分别代表水平角观测量、斜距观测量、天顶距观测量、水准高差观测量和gnss基线观测量的系数阵;

    37、方程常数阵w为:

    38、

    39、其中:l1,l2,l3,l4,l5分别代表常数项矩阵l中,关于水平角观测量、斜距观测量、天顶距观测量、水准高差观测量和gnss基线观测量的常数项分量;

    40、w1,w2,w3,w4,w5,分别代表水平角观测量、斜距观测量、天顶距观测量、水准高差观测量和gnss基线观测量的常数阵;

    41、步骤s8.3,因此得到未知参数e=(x,y,z)的解向量为:其中:qxx为协因素矩阵;

    42、由此得到每个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43、步骤s8.4,采用公式(14),得到平差值单位权方差

    44、

    45、其中,p=[p1,p2,p3,p4,p5],为观测量权矩阵;v=[vuik,vsik,vbik,vhik,vgik],为观测值改正数矩阵;r为总的多余观测数;

    46、步骤s8.5,采用公式(15),计算得到每种观测量j的验后方差其中,j=1,2,3,4,5,分别代表水平角观测量、斜距观测量、天顶距观测量、水准高差观测量和gnss基线观测量;

    47、

    48、其中:pj代表观测量j的观测量权;vj代表观测量j的改正数;rj为观测量j的多余观测数;

    49、步骤s8.6,判断每种观测量j的验后方差是否与每种观测量j的先验方差的偏差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是,则结束流程,输出步骤s8.3解算到的每个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否则,调节各个观测量的观测量权p1,p2,p3,p4,p5,返回步骤s8.2进行循环。

    50、优选的,步骤s3中,水平角改正数vuik为0;gnss基线改正数vgik为0;

    51、对于斜距观测值sik,分别进行尺长改正、气象改正、波道弯曲改正,从而归算到标志中心;

    52、对于天顶距观测值bik,分别进行将天顶距观测值bik化归到标志中心的改正和球气差改正;

    53、对于水准高差观测值hik,如果hik大于500m,进行标尺的长度改正、水准面不平行改正和重力异常改正。

    54、优选的,步骤s4中,采用以下方法,获得每个观测值的近似值:

    55、将需要获得近似值的控制网点,与已知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联测,每个已知点作为一个联测位置,因此,联测位置不少于三点,且均匀分布在整个测区,然后进行相似变换,使各点坐标分量残差的平方和极小,从而得到控制网点的各种近似值。

    5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维控制网平差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57、1)以几何水准控制整个网的高程精度,而用三角高程的多余观测量增强高程控制的可靠性;2)控制网点点位选择更自由,不必单纯因为网型及通视要求选择在交通困难且不便使用位置,从而减少外业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3)可以利用水平角观测量、斜距观测量、天顶距观测量、水准高差观测量和gnss基线观测量,这5种观测量进行控制网平差,提高控制网精度,增强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控制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控制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水平角改正数vuik为0;gnss基线改正数vgik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控制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步骤s4中,采用以下方法,获得每个观测值的近似值: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控制网平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三维独立坐标系统;确定五种观测量,分别为:水平角观测量、斜距观测量、天顶距观测量、水准高差观测量和GNSS基线观测量;建立误差方程并求解;修正各个观测量的观测量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以几何水准控制整个网的高程精度,而用三角高程的多余观测量增强高程控制的可靠性;2)控制网点点位选择更自由,不必单纯因为网型及通视要求选择在交通困难且不便使用位置,从而减少外业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3)可以利用水平角观测量、斜距观测量、天顶距观测量、水准高差观测量和GNSS基线观测量,这5种观测量进行控制网平差,提高控制网精度,增强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高明,杨海军,刘晓波,刘绍英,翟明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13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