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

    专利查询2025-10-08  1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1、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介入治疗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能够准确地直接到达病变局部,同时又没有大的创伤,因此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性广、并发症少等优点,大部分病人只需要进行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如公开号:cn208910416u中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旋转推药杆,从而带动送药活塞进行运动,进而将药物送入病人体内,但是在手动旋转推药杆进行注药时针头并不固定,旋转推药杆的同时增大对病人产生的创伤,以及在注射完成后,旋转推药杆没有锁死,从而导致刚注入病人体内的药物沿针头回流,使得反向抽取病人体内的药物。这样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会使患者受到多余的痛苦,以及在进行治疗时,轻易就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能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减轻患者受到的痛苦,以及在进行治疗时,避免轻易就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注射腔和无菌腔,所述注射腔设有螺纹支脚,所述无菌腔设有螺纹槽,所述注射腔和无菌腔通过螺纹支脚和螺纹槽之间的螺纹配合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注射腔和无菌腔内依次安装有注射组件、穿刺组件和伸缩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包括外气囊、内气囊、活塞、药腔、齿轮一和压环,所述外气囊和内气囊内腔相互连通,所述外气囊固定套装于注射腔内壁,所述药腔固定安装于外气囊和内气囊外壁之间,所述活塞活动插接于药腔内,所述内气囊滑动连接于药腔内并且紧贴于活塞顶部,所述注射腔侧壁设有滑槽一,所述压环滑动连接于滑槽一内并且紧贴于外气囊外壁;所述穿刺组件包括引流管、穿刺针和针管,所述,药腔底部设有安装孔一,所述针管固定连接于安装孔一内部,所述无菌腔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针管贯穿分隔板至无菌腔底部,所述穿刺针滑动连接于针管内,所述针管侧壁设有安装孔三,所述引流管活动插接于安装孔三内,所述穿刺针侧壁设有安装孔二,所述引流管固定安装于安装孔二上;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转换齿轮组、中间齿轮组、输出齿轮组、无菌垫板和齿轮二,所述无菌垫板顶部分别设有圆筒一、转台三和转台四,所述中间齿轮组转动套装于转台三外侧,所述输出齿轮组转动安装于圆筒一外侧,所述齿轮二转动安装于转台四外侧,所述转换齿轮组滑动安装于无菌垫板顶部。

    4、在上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中,所述注射组件还包括拨杆一,所述注射腔侧壁设有滑槽二,所述拨杆一滑动安装于滑槽二内,所述拨杆一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一,所述电动机一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压环侧壁设有齿条,所述齿条和齿轮一相啮合。

    5、在上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中,所述压环侧壁设有单向齿二,所述注射腔侧壁分别设有单向齿一和液体刻度,所述单向齿一和单向齿二进行单向滑动啮合同时反向锁死,使得防止注射药液回抽,所述压环侧壁设有零刻线,所述零刻线滑动连接于液体刻度侧面。

    6、在上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中,所述穿刺组件还包括积液抽取泵和单向叶阀,所述积液抽取泵固定安装于分隔板顶部,所述引流管固定连接于积液抽取泵侧面并且贯穿无菌腔至外部,所述针管内周壁设有转孔一,所述单向叶阀侧壁设有转台二,所述转台二转动安装于转孔一内部。

    7、在上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中,所述输出齿轮组转动连接于穿刺针外侧,所述穿刺针外壁设有压纹,所述输出齿轮组内部设有凸纹,所述无菌腔底部开设有针孔,所述穿刺针通过凸纹和压纹之间的转动配合进行伸缩穿刺并贯穿无菌垫板和针孔。

    8、在上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中,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拨杆二和电动机二,所述无菌腔内部侧壁设有电机槽,所述电动机二固定安装于电机槽内部,所述电机槽顶部设有转台一,所述拨杆二设有转孔二,所述转孔二转动安装于转台一上。

    9、在上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中,所述拨杆二设有滑杆,所述转换齿轮组固定安装于滑杆外侧,所述无菌垫板顶部设有滑槽三和圆锥孔,所述圆锥孔位于穿刺针下方,所述拨杆二绕转台一摆动,使得滑杆滑动安装于滑槽三内,所述拨杆二贯穿无菌腔侧壁至外部。

    10、在上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中,所述转换齿轮组设有齿轮三和齿轮四,所述中间齿轮组设有齿轮五和齿轮六,所述输出齿轮组设有齿轮七和齿轮八,所述齿轮四始终和齿轮二相啮合,所述齿轮四和齿轮八相啮合,所述齿轮三和齿轮六相啮合,所述齿轮五和齿轮七相啮合。

    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中,的优点在于:

    12、1、本发明通过压环和拨杆一之间的配合,在启动电动机一后,拨动拨杆一使得齿轮一和齿条相啮合,通过齿轮一和齿条的啮合,使得压环挤压气囊从而推动活塞进行注射,同时利用单向齿一和单向齿二的配合,使得注射过程中无反向抽取的风险,解决了治疗时会增大对病人产生的创伤以及病人体内的药物沿针头回流,使得反向抽取病人体内的药物的问题。

    13、2、本发明设计了穿刺针的压纹和输出齿轮组的凸纹,在进行肿瘤介入治疗时,拨动拨杆二使得输出齿轮组正转,并通过凸纹和压纹的转动配合,使得穿刺针通过针孔进入患者体内,以及肿瘤介入治疗结束后,拨动拨杆二使得输出齿轮组反转,利用凸纹和压纹的转动配合,使得穿刺针缩回至无菌腔内,解决了患者进行治疗时会增大对病人产生的创伤,以及在进行治疗时,轻易就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14、3、本发明设计了穿刺针、引流管和针管,在进行肿瘤介入治疗时,引流管位于针管和穿刺针内部,通过穿刺针进入肿瘤内部,并利用积液抽取泵平稳的抽取肿瘤积液,以及在肿瘤介入治疗结束后,通过穿刺针缩回至无菌腔内,解决了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会受到多余的痛苦以及使用过程中轻易就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注射腔(11)和无菌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腔(11)设有螺纹支脚(115),所述无菌腔(12)设有螺纹槽(125),所述注射腔(11)和无菌腔(12)通过螺纹支脚(115)和螺纹槽(125)之间的螺纹配合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注射腔(11)和无菌腔(12)内依次安装有注射组件(2)、穿刺组件(3)和伸缩组件(4);所述注射组件(2)包括外气囊(211)、内气囊(212)、活塞(22)、药腔(23)、齿轮一(241)和压环(25),所述外气囊(211)和内气囊(212)内腔相互连通,所述外气囊(211)固定套装于注射腔(11)内壁,所述药腔(23)固定安装于外气囊(211)和内气囊(212)外壁之间,所述活塞(22)活动插接于药腔(23)内,所述内气囊(212)滑动连接于药腔(23)内并且紧贴于活塞(22)顶部,所述注射腔(11)侧壁设有滑槽一(111),所述压环(25)滑动连接于滑槽一(111)内并且紧贴于外气囊(211)外壁;所述穿刺组件(3)包括引流管(31)、穿刺针(33)和针管(34),所述,药腔(23)底部设有安装孔一(231),所述针管(34)固定连接于安装孔一(231)内部,所述无菌腔(12)内部设有分隔板(123),所述针管(34)贯穿分隔板(123)至无菌腔(12)底部,所述穿刺针(33)滑动连接于针管(34)内,所述针管(34)侧壁设有安装孔三(342),所述引流管(31)活动插接于安装孔三(342)内,所述穿刺针(33)侧壁设有安装孔二(331),所述引流管(31)固定安装于安装孔二(331)上;所述伸缩组件(4)包括转换齿轮组(42)、中间齿轮组(43)、输出齿轮组(44)、无菌垫板(45)和齿轮二(461),所述无菌垫板(45)顶部分别设有圆筒一(451)、转台三(452)和转台四(453),所述中间齿轮组(43)转动套装于转台三(452)外侧,所述输出齿轮组(44)转动安装于圆筒一(451)外侧,所述齿轮二(461)转动安装于转台四(453)外侧,所述转换齿轮组(42)滑动安装于无菌垫板(45)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2)还包括拨杆一(24),所述注射腔(11)侧壁设有滑槽二(114),所述拨杆一(24)滑动安装于滑槽二(114)内,所述拨杆一(24)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一(242),所述电动机一(242)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41),所述压环(25)侧壁设有齿条(251),所述齿条(251)和齿轮一(241)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25)侧壁设有单向齿二(252),所述注射腔(11)侧壁分别设有单向齿一(113)和液体刻度(112),所述单向齿一(113)和单向齿二(252)进行单向滑动啮合同时反向锁死,使得防止注射药液回抽,所述压环(25)侧壁设有零刻线(253),所述零刻线(253)滑动连接于液体刻度(112)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组件(3)还包括积液抽取泵(32)和单向叶阀(35),所述积液抽取泵(32)固定安装于分隔板(123)顶部,所述引流管(31)固定连接于积液抽取泵(32)侧面并且贯穿无菌腔(12)至外部,所述针管(34)内周壁设有转孔一(341),所述单向叶阀(35)侧壁设有转台二(351),所述转台二(351)转动安装于转孔一(34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组(44)转动连接于穿刺针(33)外侧,所述穿刺针(33)外壁设有压纹(332),所述输出齿轮组(44)内部设有凸纹(443),所述无菌腔(12)底部开设有针孔(124),所述穿刺针(33)通过凸纹(443)和压纹(332)之间的转动配合进行伸缩穿刺并贯穿无菌垫板(45)和针孔(1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4)还包括拨杆二(41)和电动机二(46),所述无菌腔(12)内部侧壁设有电机槽(121),所述电动机二(46)固定安装于电机槽(121)内部,所述电机槽(121)顶部设有转台一(122),所述拨杆二(41)设有转孔二(411),所述转孔二(411)转动安装于转台一(1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二(41)设有滑杆(412),所述转换齿轮组(42)固定安装于滑杆(412)外侧,所述无菌垫板(45)顶部设有滑槽三(454)和圆锥孔(455),所述圆锥孔(455)位于穿刺针(33)下方,所述拨杆二(41)绕转台一(122)摆动,使得滑杆(412)滑动安装于滑槽三(454)内,所述拨杆二(41)贯穿无菌腔(12)侧壁至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齿轮组(42)设有齿轮三(421)和齿轮四(422),所述中间齿轮组(43)设有齿轮五(431)和齿轮六(432),所述输出齿轮组(44)设有齿轮七(441)和齿轮八(442),所述齿轮四(422)始终和齿轮二(461)相啮合,所述齿轮四(422)和齿轮八(442)相啮合,所述齿轮三(421)和齿轮六(432)相啮合,所述齿轮五(431)和齿轮七(441)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注射腔和无菌腔,所述注射腔设有螺纹支脚,所述无菌腔设有螺纹槽,所述注射腔和无菌腔通过螺纹支脚和螺纹槽之间的螺纹配合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注射腔和无菌腔内依次安装有注射组件、穿刺组件和伸缩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包括外气囊、内气囊、活塞、药腔、齿轮一和压环。本发明通过压环和拨杆一之间的配合,解决了治疗时会增大对病人产生的创伤的问题,通过凸纹和压纹的转动配合,解决了在进行治疗时,轻易就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通过引流管和穿刺针的配合,解决了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会受到多余的痛苦以及使用过程中轻易就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曹一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13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