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换发冷却,尤其涉及一种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通过依次将三相交流电压连接到直流端得到期望的直流电压和实现对功率的控制,换流阀由晶闸管、阻尼电容、均压电容、阻尼电阻、均压电阻、饱和电抗器、晶闸管控制单元等零部件组成。其中,晶闸管是换流阀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换流阀的通流能力(目前国内已研制出6英寸晶闸管,额定通流能力4000安培),通过将多个晶闸管元件串联可得到希望的系统电压。
2、但是晶闸管在实际使用时会产生热量,所以需要冷却系统为晶闸管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高发生事故,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冷却水循环系统为晶闸管进行降温,冷却水循环系统往往包括多个散热器,多个散热器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进行冷却水流通,并联式散热器需要一根总给水管以及总回水管,总给水管上设置多个分支分别与多个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总回水管上设置多个分支分别与多个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并联式结构分支管路设置较多,分支管路的两端均为接头端,泄露风险大,但是进入每个散热器内的初始水温是相同,可以保证散热效果;串联式散热器需要多根连通管,连通管分别连接不同的散热器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完成散热器的串联,相较于并联式散热器,接头较少,泄露风险低,但是串联路径的末端的散热器的初始水温会较高,影响散热效果。
3、因此人们亟需一种在减少接头,降低泄露风险的基础上,提高散热效果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存在接头较多、泄露风险较大的问题,通过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将多个散热筒体并联,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减少接头的存在,降低泄露风险。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组以及冷却水循环供给系统,所述散热器组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以及多个散热筒体,多个所述散热筒体依次间隔设置,相邻所述散热筒体间形成安装晶闸管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向两侧,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对应所述散热筒体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相匹配,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密封插设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均中空设置,所述环形槽的中部开设有连通压板内腔与所述散热筒体内腔的通口,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循环供给系统的给水管路和回水管路相连通。
4、优选的,所述散热筒体内设置有多个与阻尼电阻相匹配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两端均贯穿所述散热筒体。
5、优选的,所述散热筒体内设置有多个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一端与所述散热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通道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沿散热筒体的开口方向上,多个所述阻挡板于所述安装通道的径向两侧交错设置,多个阻挡板将所述散热筒体的内腔阻隔成为蛇形通道。
6、优选的,所述散热筒体对应晶闸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翅片。
7、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槽口为扩口结构。
8、优选的,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倒圆角设置。
9、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嵌设有环形密封圈,两个所述环形密封圈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厚度。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压板对应所述散热筒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二压板的底部开设有排污通道。
11、优选的,所述散热筒体、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均为铝合金铸造件。
12、优选的,所述散热筒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与所述散热筒体端口的距离与所述环形槽的深度相同。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通过环形槽与散热筒体密封插接的形式,避免设置分支管路时接头较多的问题,减少接头的数量,有效降低泄露风险,同时利用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将多个散热筒体并联起来,初始进入散热筒体的水温是相同的,保证多个散热筒体的散热效果;
15、2、安装通道可以为阻尼电阻提供安装空间,同时完成对阻尼电阻的降温;
16、3、阻挡板的设置可以延长散热筒体内的冷却水流动路径,以提高换热效果。
1.一种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组以及冷却水循环供给系统,所述散热器组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以及多个散热筒体,多个所述散热筒体依次间隔设置,相邻所述散热筒体间形成安装晶闸管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向两侧,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对应所述散热筒体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相匹配,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密封插设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均中空设置,所述环形槽的中部开设有连通压板内腔与所述散热筒体内腔的通口,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循环供给系统的给水管路和回水管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体内设置有多个与阻尼电阻相匹配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两端均贯穿所述散热筒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体内设置有多个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一端与所述散热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通道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沿散热筒体的开口方向上,多个所述阻挡板于所述安装通道的径向两侧交错设置,多个阻挡板将所述散热筒体的内腔阻隔成为蛇形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体对应晶闸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槽口为扩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倒圆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嵌设有环形密封圈,两个所述环形密封圈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对应所述散热筒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二压板的底部开设有排污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体、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均为铝合金铸造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与所述散热筒体端口的距离与所述环形槽的深度相同。
